楠木軒

解讀三季報|丸美淨利下滑,珀萊雅、貝泰妮大漲,功效護膚難是美妝品牌的“靈丹妙藥”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當功效護膚成為風口,各品牌也開始看準機會佈局或押注,然而,從各品牌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不是所有品牌都可以享受到功效護膚紅利。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0月31日,珀萊雅、丸美股份、貝泰妮等本土化妝品企業均已披露三季報。靠抗衰大單品走天下的珀萊雅營收淨利雙增,聚焦敏感肌膚的貝泰妮也實現營收淨利的雙增。而發力重組膠原蛋白的丸美股份則延續了上半年淨利潤下滑。

根據財報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珀萊雅營業收入為39.62億元,同比增長31.53%,淨利潤4.95億元,同比增長35.96%;貝泰妮營收為28.95億元,同比增長37.05%,淨利潤5.17億元,同比增長45.62%。與珀萊雅、貝泰妮的高增長不同,丸美股份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丸美股份營收為11.44億元,同比增長0.5%;淨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15.5%。

丸美股份業績的下滑不是首次出現。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丸美股份淨利潤下滑9.81%;2021年下滑46.61%,2022年上半年下滑38.11%。

就此次業績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對珀萊雅、丸美股份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不過,從過往披露的財報中,丸美股份多次提及受疫情影響,物流、供應鏈、線上線下銷售受到影響。此外,品牌宣傳和廣告投入也成為影響丸美業績的因素之一。根據丸美股份披露的財報信息,“丸美堅持長期主義戰略,為保障品牌影響力和發展的可持續,持續進行了必要的品牌宣傳和廣告推廣等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利潤受到影響”。

如果説,業績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導致,那麼查看業績大漲的幾個品牌發展情況可以瞭解到,或多或少與發力功效護膚有關。

2020年,珀萊雅實施大單品策略,相繼推出了抗衰產品紅寶石精華、雙抗精華,打造出“早C晚A”的護膚概念,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有數據顯示,2021年,珀萊雅在天貓渠道的大單品業績佔比60%左右。

貝泰妮不斷營銷強化薇諾娜聚焦敏感肌的定位,推動該品牌營收佔比達到90%以上,成為貝泰妮主要營收來源。根據天貓數據,今年“雙11”預售首日,薇諾娜預售成交額破10億元。

反觀丸美股份,雖同樣押注功效護膚,涉足重組膠原蛋白的研發,但似乎還未享受到功效護膚帶來的紅利。據瞭解,2022年10月丸美股份舉辦第二屆重組膠原蛋白抗衰老論壇,其發佈三大新品重組膠原蛋白奢顏霜(膠原奶油霜)、重組膠原蛋白麪膜(膠原綿綿杯)、重組膠原蛋白凍乾麪膜(脆皮凍乾麪膜)。

在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看來,功效護膚確實火爆,但需要不斷的研發投入及產品創新去推動。同時功效護膚下的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需要長期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短期內很難見到效果。

此外,説起功效護膚,外資大牌的競爭力並不弱。根據今年“雙11”預售情況,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外資大牌依然佔據前三的位置,而這些品牌不論是在抗衰、美白,還是敏感肌等領域都進行了多品牌佈局。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功效護膚是化妝品企業轉型發力不錯的方向,但關鍵要看企業如何把握核心業務。對於產品,研發是關鍵,如果沒有研發優勢,很難提升產品力增強競爭。國產化妝品企業最大的問題主要還是研發投入不足,產品力不足。

事實上,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本土化妝品企業也在逐漸增加研發投入。有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珀萊雅研發費用投入同比增長94.66%。2022年前三季度,貝泰妮的研發費用佔比增長至4.4%。

北京商報記者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