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咖啡市場變天?瑞幸門店數反超星巴克中國!新挑戰者出現了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財經

瑞幸去年淨收入近80億,門店數量超越星巴克!

  記者/王紫薇 楊昕怡(實習)

  編輯/劉雪梅 盧祥勇 蓋源源

  瑞幸財報公佈,讓原本就火熱的咖啡市場開始有了硝煙味。

  3月24日晚間,瑞幸咖啡官宣了未經審計的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1財年的財務業績。從經營上來看,2021財年,瑞幸總淨收入為79.653億元人民幣(12.499億美元),較2020財年的40.33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97.5%。

  更重要的信息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瑞幸門店總數達6024家,這讓瑞幸持續反超星巴克中國(5557家),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之一。

  經歷離低谷,瑞幸已經重新坐回“牌桌”。今年以來,咖啡玩家們戰略調整緊鑼密鼓,這也讓咖啡市場熱浪翻滾。

  3月初Tims中國在新消費一片沉寂中宣佈獲得了1.945億美元融資,目前其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超過了410家。3月,一向以線下為主的Manner咖啡,不僅官宣將在國內10座城市同時新開超過200家門店,還發布了“開放外賣”的消息。開始了全渠道銷售。同樣主打精品咖啡的品牌Seesaw Coffee也在兩年內獲得了數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喜茶、黑蟻資本。而瑞幸宣佈2022年1月新開門店360家,刷新了瑞幸單月新開店總數紀錄。

  融資是補充“彈藥”的常規操作,發展線上業務,則是拓展門店覆蓋能力之外的一個好選擇。據星巴克2021財年年報顯示,其中國市場年收入37億美元,若按照此前公佈的專星送外賣訂單銷售額佔比15%推算,每年星巴克的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經約為35億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負面事件纏身的星巴克也在不斷調整應對中國市場的策略。年初,星巴克宣佈與美團達成合作,在美團外賣上線專星送業務,星巴克的線下“臻選系列”也首次登陸專星送。3月中旬,星巴克的靈魂人物,霍華德·舒爾茨再次迴歸擔任CEO。

  這一系列的變化讓咖啡市場看點十足。

  星巴克緊急換帥,中國市場想要怎麼“翻盤”?

  從咖啡“最卷之都”上海發展壯大的Manner被市場稱為“小瑞幸”,其線上業務的發展能助其彎道超車麼?

  Manner、Tims等一眾新玩家們在新的大混戰下機會幾何?籌碼幾何?

  瑞幸重返牌局

  從此次財報數字來看,瑞幸無論是規模、還是營收表現,都顯示出重返牌局的意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財報顯示,2021年瑞幸實現淨收入79.65億元,較2020年的40.33億元增長97.5%;四季度淨收入24.32億元,同比增長80.7%。Q4瑞幸的自營店收入為18.37億元,同比增長61%。

  在2021年第四季度,瑞幸淨虧損為9.213億元人民幣(1.446億美元),其中包括衝回在2020年第四季度對11.465億元人民幣(1.779億美元)SEC和解費用計提。對比2020年同期,該數據為23.366億元人民幣。2021年第四季度,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淨收益為2730萬元人民幣(430萬美元),而2020年同期的淨收益為1.868億元人民幣。

  在第四季度,瑞幸實現了收入增長、虧損幅度縮窄兩項亮眼的表現。瑞幸對此表示,這得益於其平均售價上漲以及月活用户增加:在第四季度,瑞幸的月活用户數高達1620萬,同比大漲67.1%。

  用户數量的大漲與瑞幸在Q4季度大力做線上渠道的銷售有一定關係。在第四季度,瑞幸首次將配送費用從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中獨立成項。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第四季度的配送費2.33億元,同比增長83.8%。瑞幸表示,配送費用的增加主要源配送訂單數量增多。

  門店擴張、消費者數量增加、平均售價等多項指標高漲,促使瑞幸自營門店的前端利潤率在第四季度達到20.9%,與去年的8.7%相比呈大幅提高的態勢。這也使得去年Q4瑞幸Non-GAAP下的經營虧損大幅收窄至2360萬元,而2020年同期為虧損3.69億元,這意味着,瑞幸已經站在了盈利的門前。

  從市場表現上來看,瑞幸已開始與國內外玩家“同題競爭”。在資本市場上,今年初已有傳言瑞幸將重回納斯達克。

  欠下的債,瑞幸也在慢慢償還。今年1月27日,瑞幸咖啡宣佈大鉦資本聯合國際頂級投資機構IDG和Ares SSG,完成對陸正耀及其管理團隊所持有的3.83億股瑞幸股份的收購。這次交易完成後,大鉦資本成為瑞幸咖啡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超過50%投票權。

  這次交易完成後,大鉦資本基本掌握了原管理層股權。

  “小瑞幸”挑戰瑞幸:Manner還需要做到哪些?

  就在瑞幸即將奔向盈利的同時,Manner Coffee(以下簡稱Manner)也在這個春天大踏步前行。

  選擇外賣業務,也是Manner全面加速搶佔市場的表現之一。不僅如此,2015~2018年,Manner只在上海開出了8家門店。隨後在資本的加持下,Manner不再以“小而美”為策略,也不再駐守上海大本營,開始全國性跑馬圈地。

  3月1日,Manner發佈公告稱,將在國內10座城市同時新開超過200家門店,其中包括上海、武漢、南寧、海口、成都等城市。其中上海開設門店數量最多,高達110餘家。

  刷新速度的拓店計劃,配合上解決多場景、線上化用户需求的服務,這一切在咖啡賽道上似曾相識。

  在外界很多人的眼中,Manner的成長軌跡和“大前輩”瑞幸的經歷有異曲同工之處。

  凌雁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嶽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Manner的確是朝着瑞幸的模式去搶食市場的,Manner的融資速度、開店速度都頗有奮起直追的野心。”

上海,南京西路街頭的MANNER COFFEE。圖片來源:IC photo-1375501832588361743

  那麼,和擴張模式相仿的瑞幸相比,當下的Manner還相差幾何?

  首先,從新消費品牌們最重視的產品來看,Manner和瑞幸的產品價格均在15~30元這同一個價格帶上,這意味着它們擁有相同的目標客户羣體。

  在產品種類上,Manner主要有意式、手衝、冰爽、桂花等系列咖啡,在部分門店有面包售賣。而瑞幸在各家門店都有更為豐富的產品佈局,涵蓋了絲絨拿鐵、生椰家族、大師咖啡、瑞納冰、甜品、烘焙輕食等多個品類,其中還有現象級明星單品生椰拿鐵的出現。

  不過,和產品品類的缺口相比,Manner在門店規模上的劣勢似乎更為明顯。

  回望Manner的發展歷程,據相關數據顯示,繼2015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佔地約2平方米的小店之後,此後4年裏,Manner僅在上海新開了13家門店。直到2021年6月初,Manner的門店數量增長至140餘家,當月11日起,Manner又陸續在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和廈門等5座城市開設了超50家新店。而這次,即便一舉開200家門店的飛速擴店之後,Manner的線下門店規模依然難以和擁有6024家門店的瑞幸相提並論。

  值得注意的是,在Manner此次的擴張計劃裏,上海依舊是它的主戰場。據Manner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此輪新拓展的200餘家門店中,143家將落地上海,佔比超70%。

  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從門店數量來看,Manner已經成為了上海第三大咖啡連鎖品牌,僅次於星巴克和瑞幸。

  在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李心怡看來,上海是中國咖啡接受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咖啡消費水平已經與國外成熟的咖啡消費市場水平相當,因此在上海拓店一方面有助於穩固Manner的基本盤,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比較謹慎的擴張方式。

  “如果能在上海這種咖啡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站穩腳跟,本身也對Manner的品牌有一定的加持。”她説,“不過Manner在上海本土打磨出來的單店模型在其他城市和區域能否完全適用,或許也要打個問號。”

  除了在新店區域分配上的潛在問題,李心怡還向記者指出了Manner在此輪拓店後將面臨的更大考驗,“最大的壓力可能來自於供應鏈以及品控”。

  她表示,Manner店內使用的並不是全自動咖啡機,所以大步幅擴張開店對咖啡師人才、供應鏈管理、財務開支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

  與此同時,在銷售渠道方面,由於部分地區的疫情反撲,Manner順勢上線了外賣業務。3月13日,Manner官方微信公眾號稱,Manner推出了外賣服務,以應對疫情帶來的不便,併力求滿足更多消費者的日常咖啡需求,覆蓋更多消費場景。

  對於誕生7年卻首次接觸外賣業務的Manner,灼識諮詢總監張辰愷坦言,瑞幸、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早前都無一例外地開通了外賣業務,對於Manner來説,保持線下自提的零售模式或致其線上外賣市場份額流失。

  在外送經驗上不及瑞幸,而定位高品質咖啡的產品又對配送有着更高的條件,Manner註定在外賣業務上困難不少。張辰愷還表示,外賣配送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咖啡口感,這也將是Manner面臨的挑戰。

  由此可見,目前從產品品類、門店規模、銷售渠道方面來看,要想成為下一個瑞幸,Manner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咖啡市場新老混戰

  在上海疫情期間,小區暫時解封期間,有居民殺進超市購物,竟然有人喊:“我要買咖啡啊!”這條微博一度成功登頂熱搜第一。

  一位長期觀察咖啡與新茶飲賽道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2022年這一輪咖啡集體漲價、新茶飲頭部品牌帶頭降價的顯現,從供需關係上來看,前者這麼有底氣的原因,在於玩家們已經不需要教育市場:足夠體量的消費者已經將咖啡視為剛需。

  “供應鏈原材料的成本,我倒認為不是最主要原因,因為不少品牌,比如星巴克的ROI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敢於在市場環境不太好的時候提價,背後的心理博弈就是,賭消費者還是會買。”這位人士如此告訴記者。

  朱丹蓬表示,未來幾年內,玩家們羣雄逐鹿,很難判斷誰輸誰贏,國內的咖啡市場的鹿死誰手,或許在2025年會有分曉。

圖片來源:艾媒諮詢

  CIC灼識諮詢總監張辰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是從消費者需求的增長還是投融資規模來看,中國的咖啡市場都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市場仍然有廣闊的空間。

  “對於頭部玩家來説,未來規模化效應將會越來越凸顯,從下游環節到整個上中游產業鏈的不斷打通,以及品牌效應將會逐漸構建競爭壁壘。”張辰愷告訴記者。

  他認為,未來咖啡品牌將主要圍繞價格帶和地域區間進行激烈競爭。“在價格帶競爭上,精品獨立咖啡市場仍然佔據較高的價格區間,對於平價區間來説,將逐漸形成以星巴克、瑞幸、Tims、Manner等連鎖咖啡為首的格局,同時跨界咖啡(便利店、快餐店等)也會佔據重要地位。”張辰愷説。

  林嶽表示,在中西方品牌的競爭中,西方的老牌玩家,如星巴克、Tims還是有其先入為主的優勢,其品牌影響力仍會對其有所加持。他同時認為,隨着國內品牌的崛起,西方品牌也將被逼着做出改變。

  “西方的品牌不會放棄這麼大一個市場,但是面對國內品牌的圍剿,他們也需要拿出創新、變革的勇氣來,比如新品的研發、營銷的配合、周邊和跨界的延伸,否則就很難。”林嶽説。

  此外,從地域上來看,目前的咖啡市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尤其是以上海為主導。張辰愷認為,未來三四線城市或許會孕育區域化的咖啡品牌,但頭部品牌將以連鎖的形式深入下沉城市。記者瞭解到,在2021年,瑞幸已經深入到了三四線城市。

  “在區域競爭中,我判斷頭部咖啡品牌的連鎖化率將進一步提升,華東、華南的一、二線城市仍然是市場競爭的主要戰場,而三四線城市將逐漸被試水滲透。”張辰愷認為。

原標題:咖啡市場變天?瑞幸門店數反超星巴克中國!新挑戰者出現了,價格和模式都像瑞幸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