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樂
理財“只能是一個輔修的愛好和手段,錦上添花。”
“大家只聊漲,不聊跌”,“所謂“穩賺”都是大家在閒談中描繪的美麗泡沫
投資理財後,釐清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能夠更加冷靜理智地進行投資理財
在經歷了今年初“過山車”一般的起伏後,新基民進入蟄伏期。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聯合螞蟻集團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家庭財富指數報告,2020年新進入基金市場的羣體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52.9%。另據蛋卷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1日,蛋卷基金持倉用户中,18歲至30歲用户佔36.2%。新入場的基民更加年輕化,他們的加入,給基金相關的討論與文化帶來了新的變化與活力,年輕基民的心態與既往基民相比,也頗為不同。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社會資本與社會比較:社交媒體使用對90後新基民基金購買行為的影響路徑研究”調查小組,通過問卷調查法與焦點小組訪談法,以90後為調查對象,收回256份有效問卷;並選取15位95後作為訪談對象,揭示社交媒體使用對90後新基民購買行為的影響,探求90後新基民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呈現的“新基金文化”。調查小組發現,進入基金市場的90後、95後與00後,在沉浮迭起的基金市場中,最初購買時,抱着一種試試看的態度,購買決策更多為一種模仿,受外界影響大於基於自己知識和經驗的決策判斷;與想好好理財相比,新基民更多的是好奇,若能賺錢就是“順便的好事”。
不止購買決策“佛系”,有相當一部分95後新基民在購買基金後,並不考慮市場波動,只是一直持倉,提到最多的就是“等待”、“總會(跌)到頭的”,也有人為了“省事”使用支付寶的定投功能,顯露出明顯的被動型特點。今年2月份發佈的支付寶理財節數據顯示,定投基金用户中,90後佔比超4成,6成90後穩定持有單隻基金超一年。
“社會資本與社會比較:社交媒體使用對90後新基民基金購買行為的影響路徑研究”調查小組經過對95後新基民的走訪調研發現,新基民入場時存在知識盲區而依賴社交媒體信息進行決策,購買之後並不通過看基金的漲跌、公司的財報研報、專業財經新聞來關注基金,而是通過微博熱搜、社區內討論和其他博主的內容來進行日常瞭解,這一行為大多由“知識水平有限”+“媒體習慣”+“較為佛系的態度”所導致。因此,新基民在最初接觸基金時,沒有明確的止盈止損的意識,他們對於專業知識的需求是從多次大跌後逐漸產生的。
在目標感和掌控感缺乏時,他們的決策開始僅憑自己的直覺判斷,購買基金已經不重要了,這一行為變成了“很free,很自我的表達”,甚至憑藉“女人的第六感”。一部分新基民堅信基金無規律可依,“就是隨緣”,“買基金就是練心態,就是一個詞:堅持”。
從隨性開始,到隨性經營,最後變成隨性地看漲看跌,95後新基民始終透露着一個字“佛”。賺錢已然不甚重要,而是日常的一部分,也容易衍生出一種頗具娛樂性和行為藝術感的存在:大跌期間,新基民或在朋友圈“吐槽”自己的遭遇,或樂呵地看着熱搜加入討論中,轉發各種有趣的表情包和流行語,繼續基於媒體,形成一種亞文化式的迷因傳播(某個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聯網用户間傳播的現象)。
調查同時發現,在親身參與基金購買這一經濟行為後,對於年輕的新基民而言,以基金為代表的理財方式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其理財觀念與消費觀念,因為理財對於本金具有一定要求,青年羣體加強了對於“錢袋子”的管理意識,消費支出更為剋制合理。
所謂“穩賺”都是大家在閒談中描繪的美麗泡沫
正在讀研究生的小莉(化名),2021年1月入場,成為一名新基民。2020年寒假實習期間,她發現身邊同事、舍友,包括自己的男朋友都在購買基金。無論在電梯間,還是在食堂吃飯,一天到晚總有人在她耳邊聊着有關基金的話題,清一色全是“今天又賺了多少”這樣的話。出於“也想掙錢”的心理,她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基金市場。
小莉對基金市場完全不瞭解,購買基金前,她一直以銀行儲蓄為主,收益相對較少。她希望通過基金更快更多地掙錢。
人生中購買的第一支基金,小莉是通過豆瓣、微博選定的。之所以選定這支,因為它是所有“網紅基金”中的首選,“大家都説它漲得好”。基金買定,小莉覺得,她心中的“賺錢之路”就要開啓了。
起初,這支基金確實長勢喜人。但因為本金投入較少,小莉依然覺得賺得太慢,與她之前對於賺錢的期待尚有一定距離。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她加大本金投入,這支基金在進入2月後就開始下跌,她又從網上看到“逢跌就加倉”的説法,想着也許跌幾天就好了,陸續又加了兩三次,每次加倉都是最開始本金的十幾倍,最終零花錢全部被套牢。
在基金市場最萎靡的那段時間,她經常會看收益和成本價,但大多數時間只是看,偶爾還會再買,“成本價變低了,這個時候買就賺了大便宜”,但越抄越低,沒有盡頭。周圍曾經大談收益的同事很少再聊自己的投資情況,連一直勸她入市的男友也不提自己虧錢,“大家只聊漲,不聊跌”。
經歷了這些之後,小莉終於悟到,所謂“穩賺”都是大家在閒談中描繪的美麗泡沫。同事們看似每天都在電腦前頗為專業地關注股票k線,擺出頗有理財頭腦、經驗和收益的樣子,但本質上都是“只想賺錢,不想承認失敗”罷了。
越虧越買,只買不賣成為她目前的風格。“道理我都懂,但是捨不得割肉,總想掙回本金再走。”買基金穩賺不賠,又省事又賺錢,沒有絲毫專業儲備的小莉抱着這樣的想法入場;如今儘管市場低迷她依然穩定持倉,只是在等。
這樣的結局超出她的想象,但小莉還是堅持,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還是會只買基金”。因為她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想賺錢。而銀行的保本收益,在她看來實在是太低了,“我嚐到了基金的甜頭,其他的收益已經滿足不了我了”。
對於收益更高的股票市場,小莉卻不以為意,“股市風險大,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她沒有時間,也不想去學,“我知道身邊炒股的姐妹花了多少時間精力去學,但我不想讓自己那麼累,所以那份錢就不該讓我賺”。
某種程度上,在理財方面,她很相信自己女性的直覺,“我男朋友跟着明星理財經理去學,結果比我還多虧3個點,還不如我自己按照直覺判斷”。
將投資視為自我修行和鍛鍊的場域
相比於同學,小棟(化名)的理財方式更為多元,也更早接觸理財。他買過基金,買過股票,也投資過創業公司。
剛上大學時,他就投資了本科老師開設的公司,投資的錢是問父親借的。小棟家裏是做實業的,給他提供了良好的理財條件,也早早就培養了他投資理財的意識。每個月他都能拿到相對豐厚的零花錢,一般他會餘下一兩千進行理財。
雖然做了功課,甚至還找了律師和專業的顧問,但是第一筆創業投資還是打了水漂。這次失敗的投資讓小棟記憶深刻,也使得父親對他的信任受挫。
2018年,在系統學習了宏觀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後,20歲的小棟開始炒股,並通過基金進行儲蓄。多元的理財方式背後,是小棟對於理財有意識地學習和實踐。“理財是我日常課程的一部分”,他將理財當做了一門必修課。
理財中,他基本能保持一份自信和清醒,對於市場的波動也比較坦然。即便是遇到虧損,他也會及時止損,靈活調整,“賠只是正常的市場波動,我既然買了這份資產,就覺得長期是上漲的,我會逢低做多,要麼就等待。”因此,他在理財過程中實現了“基本盈利”。
對於年輕人而言,市場波動難免會帶來焦慮情緒,小棟將之視為自我修行和鍛鍊的場域,“賠的時候,反覆反思自己的過失是長足進步的根基。內在修行和資產積累在困難的時候才能彰顯出自己的價值,這才是真正能在掙錢時保持本心的自信基礎。”他認為,在理財過程中得到的認知提升,才是長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理財只是讓生活變得順滑的潤滑劑,想要藉助金融和理財讓自己社會地位或個人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長期來看不太現實”。小棟對於理財的意義有着自己的理解,“理財只能是一個輔修的愛好和手段,錦上添花。”他認為要想生存的確離不開錢,但在面對很多重大問題時,金錢並非能有多麼大的左右力量,“金融只是實業和政治的外延”。
投資理財後,逐漸釐清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
希希(化名)今年初首次入場時,就投入了4萬元的本金。步入大四,她越發覺得自己的花銷變大了,父母給的生活費已經不足以支撐她的日常支出。“家人一直非常支持我理財,我媽給了4萬元,作為我理財的啓動資金,她不做過多幹涉。”
可以自由支配本金,自己決定理財方式,希希手握4萬元啓動資金,卻對基金和股票瞭解甚少。她先是關注了一個理財的微信服務號,報名參加了一個為期14天的理財訓練營,“訓練營主要由往期學員授課,介紹投資理財經驗,並對該應用進行推廣”。
通過這期訓練營的微信羣聊,希希添加了一些羣裏比較活躍的學員。他們大多為90後,具有豐富的投資理財經驗,又把她拉進了更多羣聊。“股神”“福利交流羣”“一起抱富吧”……希希進了一個又一個交流羣,羣裏的成員中,90後佔據大部分。
“羣內每天都很活躍,很多成員投入本金較高,有的高達500萬元”,希希介紹説,通過大家的交流,她能夠學習到一些理財操作和分析方法,在羣聊和網友交流中培養了自己的理財觀念,但她直言不會完全模仿,“還是要保持自己清晰的思考”。
投資初始階段,希希對盈利充滿信心,她追求高收益,在投資上比較激進,損失了股票本金5000元。
經歷了幾個月的投資,希希的投資理念發生了變化,如今她希望開源節流,“不再追漲殺跌,控制住自己內心的貪婪”。由於前期投資比較激進,她一度沒有本金進行補倉,又向母親索要了兩萬元,目前持有股票4萬元,基金1萬元。
如今,希希不會再花費時間盯緊漲跌情況,她把心態放平,認為“三四年之後無論如何都會回本”,提醒自己應當“佛系”理智一些,做長線投資。在消費觀念上,理財訓練營的課程也讓她反思了自己的消費方式,發現以往在消耗品上花費太多,而忽略了資產的增值。在投資理財後,她逐漸釐清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並能夠更加冷靜理智地進行投資理財。
(文中調查內容參照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社會資本與社會比較:社交媒體使用對90後新基民基金購買行為的影響路徑研究”調查小組。指導老師:崔藴芳,田佳瑋 趙慧媛 戴嘉慧 劉藝淳 張曉歡 朱馨月 劉雪雲 韋博雅 肖孟喬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