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 健識局 嚴冬雪
全球醫藥市場已變。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佈。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其中,輝瑞下降了9.68%,強生下降3.83%。吉利德雖然有瑞德西韋被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批准用於新冠肺炎治療,但是上半年總營收還是下滑了2.5%。
目前發佈“成績單”的跨國藥企中,只有阿斯利康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11.62%),此外,安進、GSK、禮來、勃林格殷格翰、諾華增幅在3%以上。羅氏按照恆定匯率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而從實際金額看減少了約11億瑞士法郎。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沖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盪。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營收排名中,多年穩居第一把交椅的輝瑞了第五名,而諾華則挺進前三。
跌倒
事實上,上述營收和排名變化,最大沖擊還是非專利藥收入跳水。如:輝瑞成熟藥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7%,直接將輝瑞落下了霸主寶座。
從近年來,跨國藥企的年報情況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阿斯利康等企業的逆勢增長都與其戰略部署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
雖然隨着更多跨國藥企公佈半年報,目前座次仍然存在變數,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隨着全球,特別是中國非專利藥降價、合規壓力升級等持續推進,跨國藥企的發展面臨着空前的挑戰,如果不盡快做出改變、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營收和市場地位隨時都可能不保。
非專利藥影響
輝瑞、羅氏等收入持續滑坡
根據2020年上半年報,“全球大藥廠”輝瑞,全球營收238.29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9.68%;淨利潤68.28億美元,同比下降24%。
事實上,如果不包括消費者健康業務,其營收下滑3%。創新藥營收100.07億美元,還同比增長了11%。
而其成熟藥業務(普強)收入20.22億美元,同比降幅達到37%。其中,抗癲癇和鎮痛藥Lyrica,因在美國市場受仿製藥競爭衝擊,收入同比下降70%。立普妥、絡活喜等曾在中國市場躺着賺錢多年的大品種,也都不同程度受挫,甚至導致其中國市場下滑超過兩位數。
羅氏和諾華也是受非專利藥市場萎縮影響較大的企業。羅氏製藥的三駕馬車中,安維汀(貝伐珠單抗)營收下降18%;美羅華(利妥昔單抗)同比下降23%;赫賽汀(曲妥珠單抗)同比下降28%。儘管有T藥等多款新藥驅動,羅氏製藥上半年營收仍同比下降4%。
諾華雖然銷售額並未同比下降,但是其在跨國藥企營收榜單上的排名近年來一直在下滑,已經從2018年的第二名,下滑到2020年上半年的暫列第四名。
從諾華公佈的數據看,該公司不乏增長強勁的產品。其乳腺癌藥物Kisqali甚至實現了58%的增長,其他如心衰藥物Entresto、免疫藥物Promacta/Revolade、肺癌藥物Tafinlar+Mekinist也都分別有48%、26%、16%的增長。
但是,其仿製藥業務(山德士)營收46.87%,同比下降了2%。其中美國市場降幅最大,達到12%。從此前報道可以看到,諾華本來是計劃將美國部分非專利藥業務,包括近300種藥物賣給印度藥企,最終因為反壟斷等原因未能成功,這也是造成諾華業績承壓的重要原因。
而因旗下瑞德西韋有望用於新冠肺炎治療,上半年吉利德備受投資人和行業人士關注。然而,從其半年報看,吉利德尚未因瑞德西韋獲利,反而受疫情影響,其丙肝藥物銷售量持續下滑,導致營收持續下滑,一季度降幅甚至達到10%。
戰略調整
部分企業頹勢有望得以扭轉
市場變局之下,跨國藥企紛紛調整戰略,以尋找新的增長點。
上半年營收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阿斯利康,至少在中國,2018年以來已經做出了多項重要調整,包括年初將心血管和糖尿病代謝兩大業務板塊合併,以及外部引入更豐富的產品,包括:中成藥品種血脂康和醫療器械產品等。
從阿斯利康2020年上半年財報看,126.29億美元總營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26.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超過全球的同比11.62%的增幅。
賽諾菲、GSK等上半年都曾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調整,包括將普藥、特藥拆分開,聚焦核心業務等。從業績上看,二者也都有所增長。其中GSK增長8%,其藥品業務銷售收入佔到總營收的51%左右,呼吸用藥同比增長27%。
近年來,中國醫藥市場在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新政倒逼下,不僅剷平了過專利期原研藥的最後一塊利潤高低,也促進了醫藥市場競爭規則的進一步變化。
而從全球範圍看,非專利藥持續降價、合規趨嚴已成為新常態。在此過程中,跨國藥企需要更快的反應,才能政策、法規和市場的變化。新一輪戰略調整也開始轉向營銷領域。
因對
今年6月份,輝瑞普強調整了管理體系,在原有體系中撤掉首席運營官這一崗位,其管轄的醫院銷售業務、零售業務和創新互聯網服務業務都直接向大中華區總裁彙報。而這也是輝瑞管理架構調整的一部分。
這種區域為嚮導的管理模式,較之此前業務為嚮導的模式,無疑更具有靈活性。
另據此前消息,輝瑞普強與邁藍合併案將在2020年底完成,一系列調整之後,昔日霸主或有望重新回到銷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同時,多家跨國藥企對銷售費用的減少或控制,以及對銷售團隊的整合等,也都預示着,其在營銷方面將有更多調整。
【來源:健識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