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順豐試水企業員工團餐外賣服務,德克士、必勝客、西貝莜麪村、望湘園等餐飲企業入駐“豐食”小程序。儘管順豐方面表示其初衷是為解決自己企業內部員工用餐問題,但還是引起媒體與行業人士的種種猜想。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順豐在佔據快遞市場頭部地位之後,一直致力向綜合物流與供應鏈生態模式方向發展,此次再次嘗試本地生活服務、涉水B端外賣,是其在固有優勢基礎上,試圖追求更高的邊際收益的表現。
早已功成名就、50多歲的王衞,真的準備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展開又一場較量嗎?順豐到底是虛晃了一槍,還是在做“戰”前演習?
生活服務市場上的野望
“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2015年,王衞在《順豐王衞的最新反思:直面創新之路的挑戰》一文中説到。
彼時,王衞在2014年已經帶領順豐推出了一系列變革舉措,開拓新的增值服務,提出“嘿客”經營模式,進軍社區O2O,推出電商速配、電商特惠、順豐小盒、商盟惠、綠色通道等電商惠系列產品,佈局“海淘”業務……王衞在反思中坦言,這些創新有一半是失敗的。
於1993年創辦順豐的王衞,在打造出快遞領域“老大哥”的同時,還一直帶領順豐在生活服務市場向“終極宿命”挑戰。
之前,順豐推出電商“E商圈” 、生鮮平台“順豐優先”、O2O 社區“嘿店”,投資豐巢快遞櫃,打造“同城急送”業務,都體現了王衞對本地生活市場的執念。
從2019年10月宣佈“同城急送”業務獨立運營開始,順豐便將即時物流版圖延伸至餐飲、商超、生鮮、服裝、醫藥、奢侈品等多個領域。順豐此次涉足B端外賣,是看到了餐企自建外賣渠道的需求。
“強大的網絡運輸體系與足夠多的基礎客户羣體,使得順豐進入外賣行業的門檻變得很低,可以説是觸手可及。”行業觀察人士郭宇軒對順豐鍾情生活服務市場、未來或將涉足外賣業務的選擇並不意外。
郭宇軒分析,對順豐來説,外賣入局門檻和邊際成本較低,邊際收益卻較高,此次試水,戰略定位明確,通過錯位競爭,重點放在對B端市場的開拓。
過去二十多年,伴隨互聯網產業的不斷裂變,以及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生活服務市場增長快速。作為生活服務市場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外賣成為現象級服務產品。
艾瑞諮詢預測,2017年-2023年,餐飲外賣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為 31%,2023年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5倍。
市場蛋糕的誘惑,曾刺激出“百團大戰”這一互聯網創投史上濃墨重彩的故事篇章,資本和創業者魚貫而入。
在王衞眼裏,“快遞行業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行業……如果我們不能從出賣勞力賺錢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那麼順豐就不算真正‘蜕變’成功。”
只要邏輯上具有可行性,任何企業都有可能嘗試進入新領域。而生活服務市場有可能是順豐“蜕變”的重要落腳點。
業務增長的焦慮
順豐不斷嘗試新業務已經不是新鮮事。
物流行業觀察者王陽(化名)在談到順豐時評價:“可不甘於眼下成績,一直頗具創新精神”。這與快遞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以及順豐自我更新需要不無關係。
王衞曾坦言順豐轉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在目前公司利潤稀薄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在降低前線員工勞動強度的同時能夠保證其收入甚至提高收入。
事實上,順豐近幾年的業務轉型和擴張,體現出其在利潤、員工收入及自身發展層面的焦慮。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9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同比增長25.3%,最高日處理量達5.4億件,同比增長28.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量收增速差從去年的4.8%進一步縮小為1.1%,行業逐漸由規模單向驅動向規模效益雙向驅動轉變。與2010年相比,快遞業務量收分別增長了26.1倍和12.0倍,業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4倍。
中國快遞行業營收快速增長的另一面,是具有多重優勢的順豐在市場上備受“三通一達”的壓力。
數據顯示,“三通一達”四家快遞公司,佔據了2019年快遞市場約60%的份額。順豐雖然是第一家營業收入突破千億的上市快遞公司,但其在2019年僅完成業務量48.21億件,只佔據約7.59%的市場份額。2010年,順豐物流業務量佔比是18.8%。
“‘三通一達’具有價格優勢,他們的快遞單量在近些年一直保持較快增速。再加上能反映溢價能力的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三通一達’的財報在這些方面比較好看,這些都是對順豐形成有力競爭的表現。”曾近距離接觸順豐企業內部運營的張力(化名)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去年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季度,申通總體業務量增速為52.73%,韻達為47.00%、中通為45.90%、圓通為44.11%、百世為37.90%,順豐為31.33%。這一趨勢在疫情期間有所反覆,隨着疫情防控總體向好,各行業復工復產加速,順豐與“三通一達”的競爭值得關注。
財報顯示,2019年順豐單票收入為21.94元,2018年同期為23.26元,同比下滑5.67%;2019年總負債500.42億元(2018年總負債347.01億元),佔全年總營收的44.6%;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是54.08%,2018年同期為48.35%。
順豐傳統業務量受壓的另一方面,是新業務在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上有所提高。順豐在2019年供應鏈業務收入49.18億元,上年同期只有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11.28倍。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實現不含税營業收入50.94 億元,同比增長32.54%,相較其2018年的84.9%增速則有所下降。
“傳統業務下行帶來的壓力,順豐肯定是有的,再加上小米、拼多多等在2019年財報中都提及要自建物流,傳統快遞業務已經無‘護城河’,新的堡壘與陣地尚有空間。”
王陽認為,順豐能做到“快遞一哥”,説明其在航空、國際運輸、技術裝備以及智能化轉型上具有優勢,利用這些優勢去開創新局面,是不錯的選擇。
在張力看來,在快遞業務上,順豐最需要注意的競爭對手是京東和拼多多。京東物流已經打造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倉、運、配“銷地供應鏈”服務,貨物可直接對接到銷售地;拼多多也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台,打通產銷全鏈路。
難以避免的競爭
“外賣領域已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歷經過充分競爭,順豐作為攪局者再殺入,成功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張力認為,做外賣不是做快遞,兩者的業務是有差異的。
目前順豐在生活服務市場已形成一定影響。2019年3月,順豐同城實現獨立公司化運作,同年10月24日,正式發佈“順豐同城急送”品牌。這個第三方即時物流平台,主打專業定製服務,目前已經為麥當勞、喜茶、海底撈、真功夫等知名餐飲商家帶來便利。
除了為餐飲配送場景提供代買代辦服務外,順豐同城急送的業務已涵蓋餐飲外賣、商超日用、生鮮蔬果、個人物品取送,以及代買代辦跑腿業務,服務場景不斷拓寬。
相較於傳統配送業務,商務場景下的同城即時配送需求特點更鮮明。順豐同城急送擁有商務配送領域的優勢。數據顯示,順豐同城業務已擁有超過100萬個訂單、30萬以上的騎士,已佈局上海、廣州、深圳等200個以上的城市。
順豐同城CEO孫海金曾直言,順豐同城的差異化打法在於,“其他平台做的是簡單、標準化的連接,而我們可以在線下做N種連接,這個就是我們跟外賣等平台的差別。”
“B端外賣要解決客户口味標準化問題。當一家公司內部員工喜好大相徑庭時,順豐怎樣用to B的方式最大化滿足客户口味需求,值得深思。”郭宇軒稱,順豐能否克服這一障礙,將直接決定B端市場的“蛋糕”能做多大。
在採訪中,部分生活服務行業人士提醒,隨着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早就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大型生活服務綜合平台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還催生出每日優鮮、蘑菇街等垂直平台,多元競爭格局早已成型。他們提醒,順豐雖有強大的快遞網絡和渠道優勢,但在這一領域會遇到各種形式的競爭。
在團餐市場,頭部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中國烹飪協會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團餐企業數量超過10萬家,年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佔比僅有0.1%。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今年3月發佈的報告透露,在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及餓了麼在用户中使用率最高,67.1%的用户最常用美團外賣服務,32.2%的用户最常用餓了麼服務。如果切入團餐市場,順豐將面臨與美團外賣、餓了麼同時競爭。
在團餐這一垂直領域,資本企業和知名互聯網公司也已開始佈局。2018年5月,禧雲國際獲得螞蟻金服、口碑、鼎暉投資2億美元融資;趣頭條扶持的、主要面向城市白領階層的庫盒也不斷髮力;愛奇藝也在今年5月成立了“北京格芮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餐飲管理、食品銷售等,對外宣稱佈局餐飲業是為了經營需要。
“順豐如果正式入局,將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線下餐飲業整體正在向數字化方向轉型,這是一塊新老融合的蛋糕,既不同於傳統簡單的外賣配送,也不同於簡單的ERP管理升級,具有高度的一體化色彩。”中經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端表示,團餐模式更是具有運營成本上的集約性優勢,但順豐在這一領域積累優勢並不明顯,入局效果如何,需要拭目以待。
順豐同城最近公開回應稱,“豐食”項目做得很輕,本身沒有上升到公司的戰略層面,甚至不是順豐同城的重點業務,下一步怎麼做並無定論。
在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歐陽國仁看來, “無論哪個行業,多家參與,多家競爭,對於老百姓來講都是好事。”
歐陽國仁稱,順豐還是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那些固守舊思維的人要有所覺醒。“原來搶奪陣地是你不去佔領我才佔領,但互聯網時代,佔領思路變成‘雖然你佔領了陣地,但你未必能守得住,我稍動個心思,你就得把陣地讓給我’。”
“別把以前的經驗當作是‘寶’,你所以為的‘經驗’很可能是一種‘包袱’,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都要有歸零的心態。”王衞曾向順豐的員工表示,在變化過程中,順豐設計任何東西都是雙向考慮的,既要照顧到員工的利益又要考慮到公司的發展。
不過,公眾對快遞服務企業有更高期待。《人民日報》6月3日刊登的《讓快遞“最後一百米”更便利》一文提醒,快遞服務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企業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要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這一次,秉持歸零心態的王衞是否會擠進喧鬧的餐飲“江湖”?
(應採訪者要求,張力、王陽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