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能源等成長板塊大幅回調,不少基金悄然轉向化工等順週期板塊
近來,市場已然發生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科技、新能源等熱門板塊偃旗息鼓,而銀行、化工等板塊則開始高歌猛進。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天(2月5日)收盤,芯片ETF(159995)從1月18日的階段高點回調10.53%,科技ETF(515000)回調幅度為9.39%,新能車ETF(515700)回調幅度為5.42%。
相反,銀行ETF(512800)則在今天盤中創下新高,單日漲幅3.21%,近一月漲幅高達14.52%;不少重倉化工的基金也漲勢喜人,大摩進取優選2021年內收益27.4%,易方達供給改革年內收益22.97%。
而資金則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截至2月4日,兩隻同樣處於下跌趨勢的券商類ETF——證券ETF(512880)和券商ETF(512000)成為近一週資金的最愛,分別淨增長27.52億份、23.83億份,緊隨其後便是5GETF、光伏ETF、芯片ETF、5GETF等。
市場將延續以科技、新能源為代表的成長風格?還是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走上順週期邏輯?機構投資者的觀點分歧較大。
例如,博時宏觀策略部高級策略分析師劉揚就更為看好成長風格。他表示,2月份成長風格佔優概率大,從日曆效應出發,並結合年報高景氣,建議重點關注成長中的電子、計算機、新能源車、醫藥。其中,電子板塊是每年2月上漲勝率和賠率最高的板塊之一,疊加蘋果手機產業鏈和半導體景氣維持高位,電子板塊有望迎來主題性配置機會。相反,他認為順週期中的化工、有色僅有底倉價值。
而此前深耕多年TMT投資的財通基金經理金梓才則明確表示,自己已經減持了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科技行業,並從去年四季度起加倉順週期中的化工板塊。他認為,5G的滲透率已經進入到中後期,國際局勢和華為事件沒有完全緩和,科技行業的相對比較優勢在2021年會明顯下降;相反,順週期行業中的化工等行業更有投資機會,它們不僅受益於經濟復甦,而且能通過技術優勢或成本優勢實現量的擴張,且在2021年能享受產品漲價帶來的超額利潤。
從四季報來看,除了金梓才,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都大幅加倉了化工等順週期行業。
例如,由劉格菘、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鑫享混合就在去年四季度減持了新能源、半導體板塊,同時對順週期品種有所加倉,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成為該基金第一、二大重倉股。
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混合也大幅加倉了化工,雅化集團、中旗股份、斯迪克等化工股出現在其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
此外,郭斐管理的交銀創新領航、交銀經濟新動力等加倉了榮盛石化;王培的中歐行業成長、中歐創新成長等多隻基金則加倉了萬華化學。
整體來看,據國金證券研報統計,在2020年一季度末時,基金對化工行業的重倉佔比僅有2.75%,為近十年曆史低點,但至2020年四季度末,該比例已經上升至4.60%,有大幅度提升已經超過重倉佔比的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