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研判2021年結構性機會 緊盯盈利與估值主線

  原標題:公募基金研判2021年結構性機會,緊盯盈利與估值主線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0年即將落下帷幕,佈局2021年成為當前資本市場的熱點話題。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發佈了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總體來看,公募基金對2021年中國經濟相對樂觀,認為在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行情,把握企業盈利與估值性價比,具體可關注高端製造、順週期等板塊。

  經濟延續復甦

  對於2021年的宏觀經濟,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年度策略中表達了相對樂觀態度。弘毅遠方基金指出,中國經濟及社會活動已大致恢復,成績領先全球。儘管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其判斷2021年中國名義GDP增速預計會達到10%-12%之間。較好的經濟局面,也為後續的需求側管理、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留出了足夠的政策空間。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武幼輝表示,從經濟角度分析,中國的工業生產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由於地產和基建存在韌性,而消費、出口和製造業投資繼續改善,未來1-2個季度經濟將繼續復甦。到2021年下半年,地產和出口都有邊際走弱的可能,但暫時還看不到大幅向下的風險。

  此外,德邦基金股票投資二部基金經理吳昊和公募固收投資部基金經理楊嚴聯合撰文指出,2021年的新增資金很可能與2020年大體相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根據測算,全市場需要壓降的非標保本理財產品約在10萬億元,相當一部分資金會入市。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並不明顯,金融產品的吸引力已經比往年大幅增加。同時,P2P的清退、不合理的互聯網存款產品下架,都在引導居民積極配置更標準、更透明的公募產品。此外,保險、外資等入市節奏有望加快,險資2021年可能增加約3000億元的權益投資。

  把握結構性行情

  臨近年末,市場也有對於風格切換的擔憂,對於2021年的投資,把握結構性機會成為多家公司的共識。景順長城投研團隊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經濟展望及投資策略中指出,2021年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轉變到賺盈利增長的錢。建議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在延續,未來市場估值大概率將進一步收斂,低估值疊加盈利持續改善,將是配置核心思路。

  “2021年可能是相對比較複雜的一年。”易方達副總裁、研究部總經理馮波表示,一方面是經濟情況表現很好,另一方面是估值在提升。他認為,2021年的市場存在很多結構性機會,雖然整體市場是高估的,但仍可以找到很多估值水平合理的公司。

  匯豐晉信大盤基金基金經理黃立華表示,從A股歷史來看,沒有一種風格能夠永遠持續。以銀行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板塊前三季度風險釋放已經較為充分,當前估值較低,且盈利已經進入修復期,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具有較高的吸引力。而且隨着債券的信用風險逐漸暴露,分紅收益率較高的金融股有望吸引一部分要求穩定現金回報的機構。對於醫藥、科技等強勢板塊,相關行業大都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普遍具有不錯的成長性,值得長期看好。前期的風險主要來源於過高的估值,但部分個股在經過調整之後,已經重現較高的投資價值。2021年的A股投資需要更多去挖掘個股機會,指數或者行業性的機會可能不會特別突出。

  關注盈利確定性

  金鷹基金認為,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一季度,大概率將重演春季躁動行情。有別於過去兩年春節階段,由於流動性相對中性、利率易上難下,股市大概率將呈現結構分化行情。由於基數原因,多數行業盈利改善明顯,選股需要仔細斟酌盈利與估值性價比,成長股躁動機會主要來自於基本面改善趨勢更明確、空間更大的品種,如新能源車、汽車零部件、計算機、面板、CXO、軍工、工控、化工等。如果後續經濟復甦超預期,在春季躁動後,貨幣環境或進一步收緊,建議對盈利確定性關注度放在第一位,進一步提高選股標準,尋找順週期邏輯更明確的標的。

  武幼輝分析指出,縱觀2021年全年,站在宏觀角度審視行業景氣度,可以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再通脹,關注具有持續提價能力的企業,包括消費品(食品飲料)、工業品、具有成長屬性的週期品;二是出口鏈,關注供給在國內、需求在全球,並且具備很強競爭優勢的企業,如機械、汽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家電和部分化工品等;三是從產業角度分析,高端製造業(光伏、新能源車、軍工零部件等)值得關注。

  景順長城建議,把握估值較低疊加盈利持續改善的品種,比如機械、化工、汽車等順週期主線,以及估值有絕對優勢的大金融板塊。建議長期關注半導體、醫藥、消費升級等板塊,若年中有回調,則是比較好的佈局機會。此外,港股估值橫向比較有優勢,且恆指目前吸納了較多互聯網科技公司,指數結構進一步優化,更符合當前產業發展趨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0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募基金研判2021年結構性機會 緊盯盈利與估值主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