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不少人都準備回家過年了,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人響應就地過年的政策,準備做個“原年人”。
第一次就地過年,人口流動減少,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對A股有什麼影響呢?
人口流動減少, 生產活動加快
綜合多家券商研報看,就地過年將利好生產活動,對消費部分板塊可能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以往春節前大規模人口會陸續返鄉過年,而春節後才會陸續返工,生產活動會部分“停擺”。
從統計局公佈的月度工業增加值的數據,也能夠看出這一點。海通證券顯示,今年春節在2月中旬,同樣選取了春節同樣在2月中旬的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作為對比。發現在春節前的一個月,工業增加值會環比下降近20%,春節當月繼續下降14%左右。如果把春節期間的兩個月加到一塊算,工業生產會比正常水平下降20%左右。
(説明:橫軸-1為春節前一個月)
而今年不少人選擇就地過年,人口遷徙少,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1/31,春運進入第四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90萬人次,同比下降75%。
海通證券表示,如果今年春節期間“就地過年”增多、人口返鄉減少,停工時間會縮短,春節後復工節奏也會更快,會對經濟生產活動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
經濟生產活動受到提振,也直接影響A股相關行業。
就地過年, A股哪些行業值得關注?
利好線上消費
對於消費端的影響,各家券商存在分歧,比如部分券商認為就地過年,消費可能會暫時“中斷”。海通證券認為,過往春節期間是消費旺季,就地過年,而今年如果居民返鄉減少、出行減少,消費可能會受到明顯的負面衝擊,餐飲、旅遊等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會更大。
天風證券則認為對消費存在結構性影響。春節消費有三類:
一是煙酒茶、各類禮盒、金銀珠寶、餐飲等,主要與親朋好友間的禮節饋贈和聚會娛樂有關;
二是部分小額可選消費例如服裝鞋帽;
三是部分大額可選消費例如汽車等,部分在外務工人員有購車返鄉的需求。
就地過年主要會削弱第一種需求,因為不返鄉會降低走親訪友頻率;對第二種需求的影響不大,因為與返鄉與否基本無關;對第三種需求的影響不確定,因為雖然返鄉人數減少,但是對於返鄉人羣來説,自駕出行可能是疫情期間的更好選擇。
國泰君安認為受疫情影響,因為居家生活對其他類型消費需求或有明顯抑制,但線上購物和配送將迎來意外利好,食品類售賣或最為受益。
參考2020年,國內消費受疫情嚴重拖累,全年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同比減少了3.9%,但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反而增加了14.8%。兩者的累計同比增速差值在2019年始終保持在10~15個百分點的區間,所以國泰君安預測“線下冷,線上熱”的情況在本次疫情擾動期間或將延續。
(來源:國泰君安,2016.11.1-2020.11.30)
利好與生產端相關的有色金屬、電子、計算機等行業
以往春節務工人員早早回家,生產端停滯,今年不同往年,“原年人”就地過年,生產端啓動較快,傳統春節下,用工人數縮減最明顯的行業,將更加受益“就地過年”。
從過往看,生產端人員減少影響各個行業營收,統計2017-2019年1、2月各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均值較全年均值的降幅,開採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其他採礦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儀器儀表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行業春節效應對營業收入的影響最為明顯,降幅基本達到20%以上,對應到申萬一級行業,主要涉及採掘、有色金屬、電子、計算機、通信、機械等行業。
(數據區間:歷年2017-2019年1月初至2月底)
同時,作為每年春節返鄉大潮中的重要角色,農民工佔比較重的行業也主要是製造業、建築業等工業生產行業。
通過“就地過年”,部分農民工留在工作地,企業開工率得到支撐,採掘、有色金屬、電子、計算機、通信、機械等行業有望得到較快盈利恢復。
利好醫藥醫療板塊
在疫情和政策影響下,剛性需求導致部分行業景氣度提升,居家期間,常備藥、口罩及手套等防疫需求也將增加,防疫檢測、疫苗等醫藥相關行業需求較高。參考去年2月至7月,醫藥器械、醫療服務等子板塊大幅上漲。
(數據截至2019.2.1-2021.1.21)
利好視頻、遊戲等行業
國泰君安就表示,受疫情影響,居家隔離環境使得公眾線上娛樂消費需求增強,考慮到“就地過年”造成物理上的割裂,更多人需要通過網絡世界進行娛樂和排遣,線上視頻、手遊類應用等宅經濟熱度更勝於去年。
(文章來源:中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