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加速,年內超1200家機構保險專業、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被註銷
監管部門對於保險中介機構的“清理”行動還在持續。藍鯨保險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各地方銀保監局累計註銷近1200家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註銷20餘家機構保險專業代理業務許可證,撤銷 400餘家保險中介公司分支機構。大浪淘沙,加速清退不合格機構。
業內人士分析,業務許可證密集註銷的背後,是為優化保險中介市場主體結構,對無資質機構、空殼和劣質機構分類清理,留存達標機構,進一步肅清保險中介市場環境,督促機構以及行業長期穩健經營。
清理兼業代理機構,優化市場主體結構
根據各地銀保監局要求,被註銷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不得繼續開展保險兼業代理等業務,各保險公司也不得與該部分無資質機構繼續開展業務合作。
從兼業代理許可證的註銷原因來看,主要包括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主動撤銷、依法註銷等幾類,譬如上海銀保監局2020年至今共註銷338家機構的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機構類別包括貨運代理公司、航空服務公司、汽車商貿公司等,主要是因“保險業務許可證有效期滿未延續”。
一位保險中介公司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兼業保險代理許可證的價值低於專業代理許可證,部分兼業機構只是將保險銷售作為自身營業範圍的擴充,專業化程度低,風險管控能力弱,服務水平不高,經營不規範,同時具有網點多、分佈雜的特徵,相對專業代理機構,違規成本較低,易於滋生亂象,監管成本更高,“進行清理,有利於進一步優化保險中介市場主體結構”。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
覆蓋面廣,也藴藏着野蠻生長和混亂。上述保險中介人士指出,在實際展業過程中,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不合規行為,譬如通過虛構中介業務、虛開發票等形式協助保險公司套取費用;挪用、截留、侵佔保險費;索要額外利益;銷售誤導、搭售保險產品等,這也是監管機構向來的整治重點。
5月,銀保監會向各地方銀保監局下發《2020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其中要求,重點嚴厲打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
各地方機構積極響應,以山東為例,近日該地銀保監局發文稱,針對轄內保險中介機構數量虛多,從業人力虛掛,中介業務虛火,不法人員借殼、借道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或參與非法集資等風險隱患,着力壓降,分類別列清單,定向清除空殼和無資質機構。以機構普查和機構建檔為基礎,對無資質機構、空殼和劣質機構分類清理,以談勸退,以查促退。定期清核虛增虛掛從業人員,定點清理違法違規中介業務,嚴控直銷業務轉掛為中介業務。
2020年以來,山東銀保監局累計註銷許可證有效期滿未延續的兼業代理機構230餘家,註銷已工商登記但未向監管部門報告的無資質專業中介機構576家,清退“無人員、無業務、無場所”的空殼及劣質專業中介機構339家,清退數量佔年初機構存量的比例超過10%。
值得關注的是,離場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大多是主動撤銷。一位保險中介公司管理人士介紹,“有的分支機構長期處於業務停滯狀態,設立初衷與發展規劃偏離,達不到業務經營目標,壓力之下,總部選擇砍掉這類低效率甚至無效率機構,壓縮成本,不再讓其‘空轉’”。
“不論是兼業代理機構還是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監管思路,並非要把數量降到某個值,而是做到留下來的機構都是符合資質的達標機構,對於整體情況心中有數”,上述管理人士分析。
“除舊迎新”,調整資本金要求提高准入門檻
一方面是監管近年來的持續性市場主體“清理”行動,另一方面,則是政策跟進。
2020年11月,《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登場,建立了相對統一的基本監管標準和規則,理順法律關係,統一監管尺度,形成合力。
按照此前要求,“保險專業代理公司、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銀行除外)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保險兼業代理人應在有效期滿前2個月申請辦理換證事宜,原定的審批制,利於監管對機構進行定期檢查。但在新規中,這一條已被剔除。
藍鯨保險從業內瞭解到,取消許可證有效期的設置,是為落實“放管服”要求,激發企業活力,支持優質公司加快發展,監管部門也將進一步完善監管手段,加大對擾亂市場的劣質公司的檢查和處罰力度,實現扶優限劣。
同時,《規定》明確了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准入條件,法人持證、授權分支機構經營,完善退出機制,設置相應罰則。下一步,將在框架下,按照“分類施策、穩步推進”的思路研究制定非銀行類兼業代理機構監管政策。
“取消審批,是與國家政策方向一致,儘管審核形式上有變化,但不代表監管力度會放鬆,預計會加大對下轄機構的管理、檢查力度”,一位保險公司管理人士對藍鯨保險指出。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規定》,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調高至2000萬元,進入“門檻”被抬高,以期提高專業代理機構增強抵禦風險能力,提升依法合規意識,促進長期穩健經營。
“一般而言,註冊資本金低,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相對受限,註冊資本金高,抗風險能力越強,提高門檻,也是為了規範行業發展”,上述保險中介公司管理人士説到。
不過,監管也並不會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一位保險公司管理人士介紹,對於資本金暫時不滿足要求的老公司,或會有後續措施跟進,確保平穩過渡。
業內人士介紹,總的來看,保險中介市場經過數年的“清洗”,被動或主動進行調整關閉、停業、合併分支機構、轉讓的主體不在少數,原本良莠不齊的市場主體得到整頓,准入門檻提高,加速清退不合格機構,大浪淘沙,保險中介市場會變更愈加健康和專業化。(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