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因萬能險賬户存在利差損風險隱患,12家人身險公司被監管約談,這些公司不乏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高於5.5%。而自2018年以來,國內利率水平持續下行,受今年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呈疲軟狀態,不少險企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市場因素加監管高度重視的雙重影響下,未來5.5%利率的萬能險或將退出歷史舞台!
8月11日,人身保險監管部,就部分壽險公司萬能險賬户存在利差損風險隱患,約談了12家人身險公司的總經理和總精算師。這是自2015年“寶萬之爭”以來,萬能險再度引發監管高度重視。
2020年新冠疫情籠罩之下,全球經濟出現倒退,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未來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險企的資本端和負債端均承壓,大部分險企萬能險產品的結算利率均較去年持平或下調。
但部分公司在自身賬户財務收益率低於萬能險賬户的結算利率情況下,仍沒有調低結算利率,從而加大了自身利差損等風險隱患。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末,多家保險公司部分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高於5.5%,有的甚至超過6%,而要達到這樣的結算利率,險企的投資收益率就需要高於6%,在市場利率上持續走低的大環境下,顯然很難達到。
從2000年我國引入第一款萬能險產品開始,萬能險保費規模經歷了快速增長,但由於長期低利率的市場環境等因素,萬能險在2015年和2016年兩年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因為萬寶之爭、險資舉牌和資產負債久期錯配等問題,使得監管部門加大了對萬能險資金運用的監管力度。不過自2019年,萬能險業務似有回暖趨勢。
多家公司萬能險結算利率超5.5%,存利差損風險隱患
8月11日,上海人壽、渤海人壽、珠江人壽、百年人壽、信泰人壽、中信保誠人壽、英大泰和人壽、光大永明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橫琴人壽12家保險公司因存在利差損等風險隱患,其總精算師和總經理被銀保監會約談。
其中就不乏有公司部分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高於5.5%,有的甚至超過6%。
據上海人壽披露的今年7月萬能險賬户結算利率公告可以看出來,產品的結算利率幾乎全部高於5%,不少產品的結算利率是高於5.5%,其中浦江匯盈五號團體年金保險A款、盛世慧贏兩全保險、盛世加利兩全保險的結算利率均在6%左右,而盛世加利兩全保險更是達到了6.35%的結算利率。而根據2019年年報,上海人壽2019年投資收益率5.81%,假設投資水平不變,仍難以支撐部分賬户的結算利率。
而今年7月,渤海人壽福祿永享F、H、I三款兩全保險(萬能型)和豐泰永享終身年金保險(萬能型)的結算利率均為5.5%,而渤海人壽去年的投資收益率僅1.1%,顯然難以支撐萬能險的5.5%結算利率水平。
同樣,信泰人壽今年6月也有3款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超5.5%,分別為信泰如意鑫(鑽石版)養老年金保險、信泰如意鑫養老年金保險和信泰如意鑫(鉑金版)終生壽險,3個產品的結算利率均為6.05%,而信泰人壽2019年的投資收益率僅為2.62%,遠遠達不到6.03%的結算利率。
百年人壽的百年星鑽賬户年金保險(萬能型)今年6月結算利率也達到了6%,百年鑫賬户年金保險(萬能型)的結算利率為5.5%。
在自身投資收益率已經低於萬能險結算利率情況下,這些公司仍沒有調低萬能險的實際結算利率,或是為了保持萬能險對客户吸引力,防止客户退保,當然也不排除有的產品在銷售時就已經做出收益承諾,就算投資收益率達不到也只能勉強維持。
5.5%利率萬能險或將退出歷史舞台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疲軟、各國央行均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已進入低利率時代。國內利率水平自2018年起持續下行,當利率持續下行,投資收益隨之下行,萬能結算利率的降低也就必然成為市場趨勢。
有統計顯示,今年6月,在政策與市場因素的雙重影響下,萬能險結算利率持續走低至4.16%,環比下降6個基點,同比下降11個基點。恆大人壽、民生人壽、幸福人壽、華夏人壽等各大壽險公司從今年以來均已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尤其是高息萬能險。
其中,恆大人壽恆久財富三號兩全保險(萬能型)(2016年10月1日-2017年1月7日生效)結算利率由2019年12月的5.5%下調到2020年6月的3.0%,下降250個基點,是下調幅度最大的產品。
截止6月30日,市場仍然存續的1401款萬能險產品中,有318款產品結算利率相比去年12月底下調,佔比22.7%;僅12款產品相比去年底上調,佔比0.9%;993款產品結算利率與去年底持平。
此外,從去年13家人身險公司因在最後截止期限內仍攬下監管叫停的4.025%的年金產品而被緊急約談叫停相關產品,到此次又因萬能險結算利率較高,12家人身險公司被約談整改。可看出未來,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萬能險的管控力度將更大。
在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和監管部門加強對萬能險監管的雙重影響下,未來5.5%結算利率的萬能險或退出歷史舞台。
萬能險殤後或有回暖趨勢
2000年,太平洋人壽推出我國第一款萬能險產品,此後幾年取得了快速增長,但受累於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資本市場波動,萬能險的熱度有所下降。
2012年6月保監會推出的“13項新政”中全面放開保險公司資金投資方式,2015年2月,萬能險費改取消了最低保證利率不得超過2.5%的限制,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
此後的2015年和2016年兩年萬能險實現了中快速增長,在2007年,萬能險的規模還不足1000億元,但到了2015年,已經有57家保險企業涉足,保費總收入達7647億元。
然而萬能險的運營者急功近利,把萬能險當成聚財工具,抬高利率,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利用萬能險“吸來”的鉅額資金到二級市場上頻頻舉牌。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年,寶能集團下前海人壽分別通過“自有資金”以及“海利年年”、“聚富產品”兩個萬能險賬户多次舉牌上市公司(萬科等),“豪擲”約200億元。
由於頻頻在二級市場舉牌,前海人壽被冠以“野蠻人”。2016年12月,原中國保監會發函,要求前海人壽規範萬能單獨賬户管理,並令其在工作符合監管要求前,暫停開展新的萬能險業務。
2016年之後銀保監會提出“保險姓保,迴歸保障本源”,開始清理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提高萬能險保障水平。
2017年開始,萬能險保費增長顯著下降,2017年保護投資款負增長50%,較2016年全年減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一些“資產驅動負債型”的壽險公司,萬能險業務再次開啓高增長。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2019年前4月,人身險公司代表萬能險保費的保户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達4976億元,較2018年同期3544億元,大幅增長40%。萬能險的市場需求還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