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磨皮、“咬化妝棉”後,古裝劇又出新操作,背景虛化批量面世
每隔一段時間,國產劇總能“驚豔”觀眾一把。
有的驚豔是真驚豔,有的驚豔則讓人無法理解的偽“驚豔”,你永遠不知道製作方會產生什麼樣清奇的發揮,或説者,迷之“創作”。
曾經登上熱搜榜的“鞠婧禕演被綁架像咬化妝棉”便是如此,明明是極為簡單的一個布團堵嘴設定,都能有N部影視作品出現“神操作”。
用網友的話來評價,那便是多虧了演員咬肌力量還不錯,如果他們不使勁咬的話,那些單薄的堵嘴道具,分分鐘都能給你表演一出自由落體。
也千萬不要再把這個問題的鍋甩給女演員愛美。
換成男演員張一山同樣如此,他在新版《鹿鼎記》裏表演方式致敬了悟空都不怕被吐槽醜,難道還會怕被一團布堵嘴影響帥氣嗎?
正確的堵嘴示範給一個,實現起來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除了奇葩道具與脱離現實、正常智商的操作,當下國產劇還存在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新創意”,既GET不到藝術之美,又失去了原始的優勢。
其中以虛化背景、死亡視角、打光磨皮這三類“創作”最為突出。
虛化背景:除了人物一切皆可虛當出現人物近景或特寫鏡頭時,攝影師會把背景全部虛化,這種拍攝風格是近兩年剛剛出現的,並且迅速在國產古裝劇中氾濫起來。
正在熱播的《長歌行》便是典型代表。
一旦拉到人物近景,背景全部都會被虛化,如果純粹看截圖的話,觀眾根本分辨出角色處於什麼的環境,背景元素只餘下大塊的顏色團。
或許有網友會認為這種虛化風格是因為佈景沒有搭好,其實不然,從遠景鏡頭可以看出該劇背景搭建很完整,完全能經得起鏡頭的考驗。
而且,有些特寫鏡頭還會虛化人物前景,例如李長歌躲避在一個亭廊的柱子旁邊,鏡頭連柱子都虛化了,觀眾只能看到人物周邊一堆色塊。
佈景更加精緻的室內鏡頭同樣如此,全景可以看出場景佈置得很妥當,細節都是到位的,但近景和特寫一出來,仍舊是除人物外全部被虛化。
這種拍攝方式不僅讓鏡頭看起來有虛假感,而且劇組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做出的古裝道具也被浪費,佈景給出的歷史風韻沒有得到完美呈現。
客觀來説,這難道不是百害無一利的操作嗎?
此風格也不是《長歌行》獨家專屬,近兩年播出的《燕雲台》、《有翡》、《大秦賦》等劇皆是如此,不同的古裝題材,卻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虛化背景。
《燕雲台》、《有翡》虛化背景一度導致部分觀眾懷疑演員不敬業摳圖,趙麗穎、唐嫣紛紛中招,後續粉絲闢謠是實景拍攝,也很難打消觀眾的看法。
畢竟,讓觀眾去理解昂貴的實景不拿出來秀卻要虛化掉,實在太難了。
如果説虛化背景有藝術美可循,那麼服化道一直很精良的《大秦賦》剛好可以拿來做對比案例,讓大家直觀看一看過度虛化和不虛化的鏡頭效果。
室外戲,不虛化的《大秦帝國》可以看到遠處的樹木,很有真實感;虛化的《大秦賦》人物則像站在了攝像館佈景前,分分鐘有了網紅範兒。
室內戲,不虛化的《大秦帝國》可能看到古代室內裝飾,有古風古韻又有人文風情;虛化的《大秦賦》特別像我們自拍後嫌棄背景太亂加了模糊特效。
總體而言,過度虛化背景之後鏡頭的真實感、佈景的藝術美感、畫面的舒適感全部被放棄,得到的則是會讓演員沾上摳圖嫌疑、讓作品看起來粗糙的效果。
丟了西瓜又沒有撿到芝麻,這又是何必呢?
“死亡”視角:帥哥美女備受挑戰《武媚娘傳奇》因為服裝太大膽畫面後期不得不重新剪輯,導致出現了備受吐槽的“武大頭”效果,可見過度懟臉拍攝既不會美觀,觀眾也容易視覺疲勞。
但當下很多國產劇不僅特寫鏡頭熱衷大頭構像,還出現了新的“死亡視角”。
《長歌行》便花樣中招,既有大頭特寫,又有大量仰拍,連迪麗熱巴這樣高顏值的美女,都會得很吃力,這也是她前期被吐槽“顏值崩塌”的原因之一。
這部劇的邊角仰拍或俯拍鏡頭也非常多,偶爾出現時效果其實很不錯,配合一些特定劇情觀看有時候也會讓觀眾得到新鮮的視覺體驗。
但過量使用死亡視角拍攝,效果便不那麼友好了,適度很重要。
口碑武俠劇《俠探簡不知》在劇本和演員選擇上頗受好評,七話也曾多次安利,但這部劇的鏡頭設計也存在讓人迷惑的風格取向。
該劇的空鏡頭是讓觀眾一致吹爆的存在,美感十足,但人物特寫卻與空鏡頭視覺效果兩極分化,大多數鏡頭上方都卡在了人物腦殼,也是相當奇特。
客觀來説,在七話的觀劇經驗裏,能大量採用死亡視角拍攝人物且效果很好的,可能只有《少年包青天1》,因為這些視角搭配的是緊張驚悚的劇情。
日常生活劇情采用大量死亡視角來拍攝,缺乏了藝術構圖之美,多了對演員顏值的考驗,亦給不出新的藝術魅力,很難去推測導演到底在做什麼樣的取捨。
而且,不要小看鏡頭構圖的魅力,這些細節元素有時候能決定一部劇的藝術底藴,就像我們看《覺醒年代》,一個鏡頭,觀眾便能感受到藝術的張力。
一個鏡頭展現出的美感,有時也是作品劃分為流水線商品和藝術品的標準之一。
打光磨皮:一個長期缺席,一個長期濫用虛化背景和“死亡”視角濫用是近兩年剛剛氾濫的現象,但打光與磨皮問題,則是耽誤了國產劇數十年的存在,觀眾罵聲從未休止,行業卻遲遲不願成長。
先聊打光,作為幕後輔助,打光對鏡頭效果有着極大的無形影響。
網友經常誇讚毛戈平在《武則天》裏將40歲的劉曉慶化出少女效果的技術,但劉曉慶少女時代戲份能完美立住,除了化妝還有打光的輔助。
當時的燈光師還是很講究用不同光線營造出人物面部立體效果的,但想要把人照的年輕卻需要平光,毛戈平便與燈光師溝通出一個相互輔助的打光方法。
另一位化妝、造型大師楊樹雲在探討《紅樓夢》中黛玉出場的手部特寫鏡頭時,也提到了打光的助力,沒有燈光師的加成,特寫鏡頭的驚豔效果便要大打折扣。
但國產劇,尤其是都市偶像劇、古偶題材對打光相當不重要,很多劇經常是一平到底,沒有光線體現畫面、人物的層次感,給演員的氣質加成效果也很薄弱。
以模特張亮為例,他客串韓劇《異鄉人》時鏡頭與在國產劇便有一定區別,前者稜角分明,後者比較“平”。
當然,韓劇打光並不能代表行業頂尖水平,對藝術美把控最好的燈光師還從電影裏找,女演員張榕容在《妖貓傳》裏是傾城傾國的大美女。
到了古偶《從前有座靈劍山》,雖然也還是有辨識度的美人,但面部觀感便明顯變得扁平很多,這就是有無優秀專業打光的區別。
前面張亮參演的大多是國產生活劇,打光雖然不完美卻不算效果最差的,因為很多偶像劇劇組還會傾向於用濾鏡、磨皮來替代打光的效果。
鞠婧禕、於朦朧版《新白娘子傳奇》採用了十級美顏濾鏡,別説看演員面部光線產生的立體效果了,連角色微表情都一度都給“濾”沒了。
老年法海的演員磨皮磨到一絲皺紋都沒有,放到現實生活裏,他可比白娘子更符合妖精人設,濾鏡+磨皮,禍害了作品,也辣到了觀眾的眼睛。
黃景瑜在電視劇《幸福,觸手可及!》中借角色之中吐槽過國產劇濫用濾鏡、磨皮現象,但這部劇的濾鏡和磨皮,也仍舊是槽點之一。
熱巴粉絲曬的生圖是這樣的。
劇裏是這樣的,旁邊那位是張馨予,磨完皮後有些角度都快認不出是她了。
最直觀的對比是演員王嘉綺在《幸福,觸手可及!》中飾演的設計師原野,在這部劇裏她的五官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辨識度,外形完全沒給觀眾留下特別印象。
但同年播出的《三叉戟》裏她客串只有一場戲的反派女BOSS,便用氣場出眾的御姐相驚豔了無數觀眾,同一個演員,一邊美的立體,另一邊平的無奇。
不可否認,當下國產劇仍舊有打光出色的作品,也有不依賴濾鏡磨皮的劇組,為了不被誤解成拉踩讓話題偏移,七話沒有拿那幾部難得出色的偶像劇舉例。
但,我們同樣不可否認,專業優質的打光在國產劇里長期缺席,影響作品質量的濾鏡磨皮又長期濫用,個別作品的優秀,完全蓋不住行業普遍存在的缺點。
藝術之路任重而道遠,作為觀眾,我們只能希望影視行業不要再把無美感只會帶來槽點的“迷之操作”當創新,亦不要沉迷於濾鏡磨皮,忽視打光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