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時逢影院重啓復工,中外經典紛紛復映“暖場”,其中包括11年前首映的“首部華語諜戰鉅製” 《風聲》。雖然00世代的製片預算和市場體量不能與今天動輒幾億、幾十億同日而語,但就製作水準、觀眾口碑以及產業影響來説,《風聲》仍是新世紀最為成功的華語電影之一,至今豆瓣評分仍維持在8分之上。如今,在資本退潮需要思考何去何從的歷史性時刻,重辨“風聲”,也許能夠為中國電影揚帆“再出發”提供些許啓示。

拋開預算、票房和銀幕數量等光鮮亮麗的表面數據不提,新世紀以來華語電影的最大變化,是新主流電影的崛起,而《風聲》是其中的探路者和代表者之一。在開場“前言”部分,該片即展現出突破既定框架的姿態。冷光暗調、交響音樂配合動態字幕和3D空中戰機的鳥瞰鏡頭,凸顯其簡潔凝重,更具國際化和風格化的視聽效果。從當代黑色電影借鑑而來的表現主義風格,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調。

與此同時,交代故事背景的中英雙語字幕採取了更加靈活的修辭策略,充分考慮了國際市場和跨文化因素。可以説,受惠於國際化的製作團隊,《風聲》一開場即展現出運用國際化的電影語言來介入主旋律題材創作的野心。

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當然,光有野心不夠,別樣的電影還需要別樣的故事。回望上世紀70年代末,國產諜戰片勃興,帶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傳奇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普通觀眾對於另一條戰線的另類想象。而《風聲》則取材於麥家的同名小説,該中篇小説主要圍繞二戰時期,愛國抗日誌士與日寇及其傀儡政權,在情報戰線殊死較量的故事展開。與受蘇聯影響的傳統諜戰小説不同,麥家的特情文學瀰漫着神秘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氣息。鬆散的敍述結構、飄逸的語言風格及詭譎的氛圍營造,令人聯想起深受西方偵探小説啓發的古龍小説。

不過,硬幣都有兩面,風格駁雜、結構繁複的文學特質,無疑增加了其改編難度,尤其是改編成主旋律電影。幸運的是,主創團隊敏鋭地抓住了原著小説驚悚懸疑的精髓,截取小説上部審訊逼供篇,採取封閉敍事和二元對立的古典模式,在120分鐘內高效地完成了對抗日情報人員的不辱使命,和侵華日軍特務機關的陰森恐怖的正反塑造。

儘管影片捨棄了原著後半部分巴赫金狂歡與復調化的歷史敍述,但在恪守古典三一律的框架內,仍然在有關歷史敍事的可能性方面進行了發揮。譬如序幕部分的刺殺漢奸事件發生在1942年10月10日的南京,而刊登這則圖片新聞的報紙卻移花接木,使用了1933年6月4日邊陲貴州《新黔日報》的版頭。此處的“穿幫”鏡頭,除了歸咎於後期技術失誤,其實亦可視為“重返”歷史現場之不可能的某種象徵。而歷史敍述的艱難,反而帶來了表意和理解空間上的拓展和豐富。

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這種論述空間的拓展和豐富,首先體現在攝影機的調度方面。一般情況下,主流商業片採取以大角度、大景別以及高光固定鏡頭為主的攝影風格。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的攝影師Jack Pollock大膽把獨立電影的拍攝風格,融入到《風聲》的拍攝當中。不拘一格的手持攝影和運動長鏡頭,賦予影片窺視感和律動感。長焦小景別鏡頭配合冷調低照度,擠壓空間縱深的同時,誘導和激發角色心理與人物關係的戲劇反應。由此製造的幽閉恐懼氛圍,與密室冒險的驚悚類型相得益彰。Jack Pollock後來成為另一部國產大片《尋龍訣》的攝影師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更具作者性的象徵性的構圖和調度(譬如黃曉明飾演的日本軍官的出場及其三次“下跪”的調度),不但豐富了人物和情節的層次和張力,也增強了旨歸立意的厚度和寬度。

其次,體現在文本層面“大敍述者”的視角方面。《風聲》中奇觀化的身體敍事仍然佔據了文本的顯要位置,在某些方面甚至強化了對反面人物的刻板印象,譬如對原著中白小年的改寫是通過將其女性化完成的,一系列施加於女性角色身體的五花八門的刑訊手段,更是成為法西斯暴行存在的痕跡和證據,目的是由此奠定“以暴制暴”的道德基礎。周迅飾演的“老鬼”的自我犧牲,成為這場性別敍述的高潮同時也是結局。臨終前縫補的旗袍成為一種雙重隱喻——既象徵着被侵犯過的屈辱,也象徵着柔而不屈的精神。把帶有遺言信息的摩斯密碼縫入旗袍,英雄兒女纖纖玉指穿針引線之間,完成了身體敍事與國族敍事的縫合。

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最後,體現在角色之間的凝視方面。在多次的特寫鏡頭中,日本軍官和漢奸特務對兩位女性角色流露出充滿慾望的眼神。所謂的“憐香惜玉”,除了表現其張牙舞爪的表相背後的意志薄弱,還暗示面對春秋大義時個人主義的侷限。“老鬼”正是看穿了日本軍官陷於對家族和個人名譽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巧施激將法將其激怒,終使後者陰謀未能得逞。透過不同陣營、立場的角色之間互相凝視所折射出的景象,影片映射出歷史選擇面前不同的境界和人格。

一個有意思的設定是,影片中,於民族危難之際,挽救地下情報組織的是級別不高的普通女子。而巧合的是,情節中破譯摩斯密碼的母本《孽海花》講述的則是風塵女子變身救國英雄的故事。儘管對酷刑場景的過度渲染有消費身體之嫌,但是,相較於在主流商業電影中,完全被動和徹底邊緣化的“他者”處境,女性的意志和行動力在《風聲》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現和肯定。即便是十幾年過去,這種敍事策略和表達對於未來國產影視的構建仍然不失為一種思路。

作者:段善策(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副教授)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32 字。

轉載請註明: 11年後重映的《風聲》,仍是最成功的國產諜戰大片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