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烏爾善《封神》已經上映一段時間了,其它方面都不聊了。因為原著的特殊性,這部電影在角色塑造,故事劇情都有比較大的改變了。眾所周知,這種知名神話作品改編一直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
因為它的角色和故事觀眾都比較熟悉,如果不改編觀眾覺得沒有什麼新意,耳熟能詳的劇情反覆嚼誰都會膩味。如果改編呢又會罵你不遵循原著沒有味道了,電影《封神》的改編只能説見仁見智。
我看完就一直在思考,《封神》聽着像是神話片為主,但其實劇情不斷地推進的主體是歷史,所謂封神榜也是依託“天下共主”而存在。這其實是一部塑造“天下”的作品,所謂“神”,其實就是人,裏面的神都可以替換成人。
從崑崙,到哪吒楊戩、到雷震子他們其實可以是當時那個時代的能人異士,英勇豪傑。這種手法借神喻人,它倒不是沒有漫天神佛鬥法,看採訪,還有片尾彩蛋明顯放到第二三部上面。
現在這種更有歷史底藴,民族精神在其中,能更好的帶入劇情,去體會商周這段歷史。
最關鍵的是在為第二三部漫天神佛鬥法,闡教和截教鬥法,姜子牙的滿天封神和周公得到天下應該會是一個對應。最終講述周朝、周禮、中國神仙天庭如何成形,仔細想想還是這部電影非常有意義的。
不穿衣服,不被魅惑還野心勃勃?《封神》不一樣的紂王和妲己這部電影只是第一部,第一部出現的神仙角色只是蜻蜓點水,就是戲份不是太多主要是功能性的設定。第一部主要劇情還是對於紂王父子,以及姬昌父子的兩對父子親情的闡述,這個超出預期的是對紂王的深入刻畫。
電影把一個權利慾望膨脹、文武雙全、心狠手辣,又善於給部下洗腦,非常威武霸氣又殘酷的紂王形象立起來了,這是影片的成功之處。狐妖妲己的形象也是成立的,一眼看上去就是狐妖。
並沒有像其它作品裏面添加大氣端莊,或者妖媚魅惑的感覺。
這版妲己更像是一個慾望放大器,她有人的天真,動物的野性,妖怪的殘暴,最後才是狐妖的那種魅惑,並且由於關得太久了,還有一點森森鬼氣。兩者在一起就狼狽為奸,紂王弒父殺人奪取天下,然後誣陷忠良,引發了天譴,才有後面的故事。
與之相反的就是西周姬家父子,姬昌仁義博愛,在路上見到妖怪雷震子降生。旁人包括趕來的楊戩,哪吒都説這是妖怪要除掉,但是姬昌説他只是個孩子,他未來怎麼樣得看他的教誨如何,伯邑考就是温潤如玉的君子之風。
這個姬發是主角,電影裏他一開始他是質子,因為紂王的英雄表現對他崇拜得不行。後面因為紂王的各種倒行逆施,姬發才覺醒轉變叛出朝歌,回到了西岐。
實話實説,這個改編確實比原著紂王看到女媧漂亮寫淫詩,女媧就派妲己魅惑紂王毀滅商朝經強一些。同時原著裏面武王姬發的形象相當模糊,中後期就是闡教和截教神仙大亂鬥,關鍵在於神仙大亂斗的目的也較為模糊。
怎麼講呢,問就是天命所歸,並且闡教人物動機現代人看來不太能理解。
比如前期塑造的哪吒就是個典型的混世小魔王,平白無故用弓箭射死石磯娘娘的童子,石磯娘娘跑過來要公道被太乙真人打死,哪吒又去海里洗澡驚動龍宮,夜叉和龍王三太子出來詢問又被打死被抽龍筋。
後面三宵娘娘助陣幫助聞太師,結果元始天尊以大欺小給的動機就是阻止封神,天命所歸。然後出手滅了三宵娘娘,電影這個改動還是相當與時俱進的。主流電影就應該符合當代價值觀,即使題材來源於古代小説,內核上也與時俱進。
弒父,中國的皮西方內核?《封神》真的被誤會了不過,隨着電影上映《封神》這種改編,尤其是核心改編爭議不小。就像是所謂“西化”的美術服化道一樣(實際上並沒有),這個角色塑造和故事劇情,有不少人説重要的弒父情節是西化情節,因為西方作品裏面最愛搞“弒父這一套”。
電影片頭明確寫改編自《封神演義》和《武王伐紂平話》,殷郊弒父殺紂王是《平話》裏的重要情節。甚至説演義裏哪吒的故事也是從平話裏殷郊的故事拿過來的。跟西方戲劇關係真不大,畢竟民間傳説楊廣早就幹過這事,李世民也確確實實殺了李建成。
電影裏殷壽在外征戰建功立業,結果帝乙都不正眼看他,只對王位繼承人的啓滿心歡喜。這樣的情節更像誰大家都能看出來。再就是,這部電影明顯就是把演義裏哪吒的故事還給了殷郊。
《封神2》殷郊很可能是哪吒式的復活,然後像哪吒那樣找殷壽報仇。
雖然故事前期姬發把殷壽當成父親,後來也確實殺了殷壽。但是背後的倫理邏輯與西方的“弒父”是完全不同的。這部電影的主張恰恰是尊重傳統的中式倫理關係,即理想的“父子關係”應該是父慈子孝、兒子恭順父親。
電影裏面確實也是這樣塑造的,李雪健飾演的姬昌仁義博愛,連遇到剛剛出生的“妖怪”雷震子都抱着仕愛之心,伯邑考戲份不多但是就是謙謙君子的形象,這種“父子關係”在更大的道義面前又是次要的,即“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姬發殺殷壽並不是“弒父”,而是在看清殷壽真面目之後,在善惡兩端做出選擇,放下了自己的“兒子”身份,選擇替天行道殺死一個惡人。
電影最後那場戲姬發身受重傷,騎着馬回西岐從黑暗的商朝奔向了西周的光明。西周一片黃色麥田,一看就是傳統文化的禮儀之邦,這個隱喻也太明顯了。
它明明白白講了質子完全不是我們現在説的父子關係,你可以理解為君臣,將兵,因為在大商眼裏質子就是牽動四方的棋子。質子們始終知道誰才更應該是父親,這是血緣宗族關係的深遠影響,弒父片段能看出。
殷壽弒父是謀朝篡位,還是假借他人之手,狼子野心。殷壽要求質子弒父是一種變態心理,他種種惡劣行徑我感覺在體現無君無臣,無父無子,無天下無人民,體現出一種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感覺。
姬昌就是説你要有自己的判斷,不管這人曾經對你如何,如今的他所作所為在你眼裏你該如何定義取決於自己,而不是曾經他在你眼裏的樣子,姬昌很尊重兒子的看法,更希望兒子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裏更是反應了紂王這一形象的轉變,也更説明了妲己就是慾望的放大鏡。在妲己顯性,紂王依然説她是祥瑞,他姬發就已經真正認識到了紂王的另一面。
《封神》毀了“封神演義”,答案恰恰相反,它在重塑中國神話最後,這部電影關於中國神話上面有些爭議,畢竟拍電影肯定要改編故事劇情。其實如果從神話發展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漢初的時候就有各種造神仙譜運動,確認道祖統一了認識之後才整肅了一次。
在那之後的編譜其實一直都有,只不過有了一個起碼的共識,能收斂一下。
編譜的本質是抬舉新生派系的法統地位,精簡其它派系的地位。三清最後的三足鼎立和地位變化都是各自掛靠派系興衰的結果。民間傳説,志怪系統被收容進祭拜體系是中國特色——因為我們的神仙傳説和宗教神話並不是嚴格同步發展的。
換句話説,我們的歷史中宗教被世俗文化摁住了,無法上升到一神教那種文化壟斷性質的高度,所以所謂的神話體系也就牽扯不到那麼多的話語權和權威,也就自由散漫了不少,説人話就是版本很多,很混亂。
我們的歷史中宗教無法壟斷話語權,這才讓民間傳説得以坐大然後被收編,這才讓民間的神魔觀對各教一視同仁(反正都不是科舉正學),統統認可。
或者從這些宗教當事人的視角來看,你誰都認,其實就是對他們具體每一家的某種程度的否認。觀世音佛道兩家淵源這種潮流形象,還有托塔天王李靖這種歷史明星和宗教形象混合影響誕生的形象,這些都是我們神仙譜的特色。
《封神演義》小説本身,也讓趙公明從此自瘟神行列中一躍成為了公認的財神。按照時髦的話説,這算是來自第四面牆內的因果攻擊?
前幾年,甚至十幾年前鼓吹的“中國神話”,其實是受西方對位概念的影響,想要奮發本土概念造產品,這才誕生的文化思潮。尤其是這幾年中國和美國代表的西方關係惡化得厲害。
這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傳統文化被年輕人廣泛的追捧。
所以才有影視作品“西化”“以倭代華”被廣泛批評,也發展到不尊重原著你就是解構歷史,解構中文化文明的程度。現在自媒體時代網友特別會戴帽子懷疑有罪判死刑批倒批臭,像《長安三萬裏》黑李白,解構唐朝,歷史虛無主義的帽子並不少。
《封神》遭遇的還要更嚴重一些,因為《長安三萬裏》背後李白和唐朝歷史明明白白(只是敍事角度問題),《封神演義》背後的歷史問題,神話問題,宗教問題和傳統文化問題就很複雜了。
我們不應該只滿足於宗教典籍中概念的出現和變化,眼界放寬,更應該看到的是歷史上的文化環境變化,外來文化的歷史變遷,道教隨着歷史的腳步如何發展,受眾的變化,如何興起新的思潮,內部鬥爭,隨着世俗政權的分分合合造成的分離和重新整合等等。
我們再用這個思路去看,《封神》裏無父無子,無君無臣,殘暴無道的商紂,被仁義博愛建立周禮定鼎天下的西周取代,是不是還挺有意義對吧。
最後,上面是根據從現在內核表達討論的情況講的。我個人對於影視作品的表達,一向是隻要不是特別的離經叛道,一部影視劇真的做不了什麼。一部電影就解構商朝?解構中華文明?搞歷史虛無主義就成功了?
中國古人都沒有你們這麼的對立,沒有你們這麼上綱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