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如果説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政治就是駛向墳墓的快車。

因為愛女的不幸婚姻,宋仁宗晚年老淚縱橫:“此生再不為人主婚!”

01

大宋嘉佑二年,46歲的宋仁宗將長女福康公主加封為袞國公主,與此同時,為她招選駙馬也被提上了議程。

按照慣例,皇子公主們到了十四五歲就要被張羅婚事了,而現在福康公主18歲了還未婚配,在當時已經算是大齡剩女了。

宋仁宗子嗣不旺,除了四個女兒,其餘的都在幼年夭折了,福康公主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宋仁宗已經28歲。

福康公主自幼聰慧仁孝,她八歲那年,宋仁宗久病不愈,她就光腳拜月祈禱。

希望上天以她的生命來替代父親的健康,堪稱宋仁宗最貼心的小棉襖。

如今公主正值妙齡,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只是滿朝權貴,面對駙馬這個誘惑,卻提不起興趣。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作為皇帝的女婿,駙馬要講究家世門第,可選的範圍其實很小,而除此之外,還另有隱情。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武夫出身,建國以來一直以興文抑武為基本國策, 武將長期被打壓。

如果駙馬是武將,迎娶公主後要被解除全部職位,再授予節度使這樣的虛職,領一份豐厚的工資度完餘生,建功立業就沒指望了。

如果駙馬是文官,處境也不好過。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下嫁後駙馬全家老小還得每日請安,此外駙馬不得娶妾,就連過夫妻生活都得應詔。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一旦當了駙馬政治生命也就結束了。

對於那些家底雄厚有才華有夢想的年輕人而言,娶公主可不是登頂人生巔峯,而是迎了一位葬送前程的活祖宗。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愛女心切,誰敢主動去迎娶這尊女菩薩?

這才出現了福康公主這樣的皇家剩女。

雖然困難重重,但終究不能讓女兒終老閨中,宋仁宗還是決定迎難而上,經過篩選,出現在他面前的,有四位候選人。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02

第一人選,是已故太后劉娥的侄孫劉永年。

劉娥其實有一段不光彩的黑歷史,她早年與表哥兼丈夫龔美走街串巷賣藝為生。

後來被襄陽王趙恆看中,將她偷偷安置在一處寓所裏,等趙恆登基後將她扶為皇后,為掩人耳目,劉娥將龔美改名為劉美,兩人以兄妹相稱。

在劉娥的主持下,前夫劉美娶了吳越忠懿王錢俶的女兒。

夫婦倆有個兒子叫劉從德,劉從德驕縱枉法,24歲時暴斃,妻子王氏為他生下的兒子劉永年卻是一表人才。

劉永年深得宋仁宗寵愛,他4歲時就被養在宮中直到12歲才外出做官。

他自幼聰慧,一次隨駕遊園時,宋仁宗手指假山讓他作詩,劉永年口賦一首,其中有句“一柱擎天”讓宋仁宗當眾叫好。

不僅文采風流,劉永年的武功也相當了得。

宋仁宗有次與文武眾臣在瑤津亭遊玩,將飲酒用的金盃落在那裏,為了活躍氣氛,宋仁宗當場許諾,誰能將金盃取回,朕有重賞。

瑤津亭建在湖心,三面環水,大庭廣眾下脱衣下水去取怕是不雅,在場的將軍、侍衞面面相覷,無一人敢應承。

劉永年這時站出來,他縱身一躍,用腳勾住亭欄,又飛速彎腰抄住金盃,再一個鷂子翻身回到人羣中,宋仁宗大喜,稱讚他是“奇童子”。

劉永年成年後曾作為大宋使臣出使契丹,契丹人看他年輕就成心捉弄他。

用一塊大石頭將驛站的門堵起來,隨行者都不知如何是好。

劉永年上前一發力,將大石頭搬走了,契丹人看他如此神勇,也不敢造次了。

不過這麼優秀的青年,宋仁宗思忖再三,還是沒將他選作駙馬。

一方面,劉永年比福康公主大19歲,而且已經娶妻生子,若是將公主許配給他,就要拆散人家的家庭,這不太符合宋仁宗一貫的仁厚形象。

另一方面,宋仁宗自即位起,朝政就被劉太后把持了多年,好不容易等太后死了。

宋仁宗才開始親政,他打小就很畏懼太后,現在當然不希望劉家再度與皇家結親。

還有一個隱晦的原因,劉永年的生母王氏,早年參選嬪妃時被宋仁宗相中。

後來劉太后棒打鴛鴦,將她許配給侄子劉從德,宋仁宗此前和王氏多次幽會。

劉從德死後,王氏被封為遂國夫人,多次出入宮中。

有人懷疑劉永年就是宋仁宗的私生子,如果將他選作駙馬,名聲怕是不好聽。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03

第二人選,是宋仁宗養母楊太后的侄子。

劉太后是個很有心機的人。

她受寵多年卻沒有生育,就借侍女李氏之腹生下兒子,然後將孩子納入自己名下,但畢竟不是自己親生骨肉,她心中難免有些不安。

為獲得妃嬪們的支持,她一面加封宋仁宗的生母李氏為辰妃,又藉口政務繁忙將孩子託付給楊淑妃撫養。

如此既能隔斷了孩子與生母的聯繫,又拉攏了楊淑妃。

等劉太后親政後,將楊淑妃也加封為太后,楊太后與宋仁宗如血親母子,關係遠比劉太后親密。

楊太后有個弟弟叫楊景宗,本是京城放浪子弟,整天和一幫年輕人鬥雞溜狗。

楊太后給他安排了個編制工作,但是楊景宗頑劣成性,有次喝醉了酒還暴打通判。

宰相呂夷簡看不下去了,就多番勸他收斂,誰知這楊景宗不但不心生感激。

還到楊太后那邊誣告,所幸宋仁宗深明大義,將楊景宗貶官。

楊太后死後,宋仁宗念及她撫養自己長大,又將楊景宗調回京城,授予他崇儀使的職位。

崇儀使是負責皇宮安全的重要崗位,楊景宗卻不知珍惜,他私自將舊時的狐朋狗友放入宮中,被人告發後,他再度被貶黜。

楊景宗年老時,上書懇求謀得一個實職,要求不高,一個知州就可以了。

宋仁宗得知後説:“楊景宗為人貪虐,我怎麼放心將一個州交給他呢?”

楊景宗的兒子們,史料記載不詳,不過以宋仁宗的眼界,他是看不上這樣人家的。

無疑,楊家不在考慮範圍內。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04

第三位人選,是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曹氏的侄子曹評。

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氏被廢后,養母楊太后為他選定了開國名將曹彬的孫女,時年18歲的曹氏被立為皇后。

曹皇后雖出身將門,卻善書法熟讀經史,更重要的是,她性情慈愛,為人節儉處事得當。

不過她顏值普通,宋仁宗對她只有敬重,並不寵幸。

曹皇后有個弟弟曹佾,生性淡泊名利,吟詩作畫通曉音律,相傳“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就是此人。

從家風來説,曹家絕對勝過前面兩家。

曹佾的兒子曹評,年紀和福康公主相當,他精通書法,曹皇后讓他寫副字貼在屏風上,連宋仁宗都交口稱讚。

曹評還是位神射手,有一年契丹使者來訪,兩國使者到練武場上比賽射箭,契丹人一箭射中靶心,正得意時,上場的曹評以左手連發兩箭,第一箭射穿箭靶,第二箭從射出的箭孔中穿過,令契丹人大驚失色。

而且曹評為人低調謙恭,世人稱他有君子之風,和福康公主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是宋仁宗卻不這麼認為。

宋仁宗的命很苦,幾十年間後宮為他誕下的三名皇子都先後夭折,到了晚年他不得不將侄子趙宗實立為太子。

趙宗實自幼被福康公主的母親苗貴妃撫養,和公主的感情很深,但對於曹皇后卻很敬畏。

而曹皇后精通權術,在朝中的名聲不錯,此前她已經將侄女許配給了趙宗實,如果這次再將女兒許配給她的侄子,等宋仁宗駕崩後,若是曹家擅權自立,這大宋的江山豈不亡於他手?

為了大宋基業,福康公主斷然不能嫁給曹評!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05

第四位人選,是候選人中實力最弱的李瑋。

李瑋是宋仁宗親舅舅李用和的二兒子。

按輩分來論,是宋仁宗的表弟。

前面説過,太后劉娥將侍女李氏生下的兒子據為已有,不過她沒有將事情做絕。

在她的安排下,代孕的李氏先被為崇陽縣君。

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名女兒,晉封才人,正式進入妃嬪行列。

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認命薄無福,終其一生,都不再與兒子相認。

出於對李氏的補償,劉娥命人將李氏的弟弟李用和(當時還是一個在城外糊紙盒為生的小工)召進宮來,讓他們姐弟團聚。

之後又在工部替李用和謀了一個六品的差事,這在冷酷的宮闈暗鬥中,顯現出了少有的人間温情。

宋仁宗直到劉太后死後才知道生母是李氏,身為兒子他沒有盡到一天孝道,內心歉疚不已。

隨後他將生母追封為太后,對親舅舅李用和有破格提拔。

李用和出身卑微,他被授予同平章事後,待遇和宰相一樣,他為人善良本分。

在京城連房子都不買,一大家子租房子住,從不和朝廷裏的權貴結交。

皇親國戚對他很鄙視,背地裏都叫他“糊紙盒的”。

李用和有兩個兒子,長子李璋是正妻所生,已經為官多年,年紀比公主大很多,而且已經成婚,不在考慮之列。

小兒子李瑋是小妾所生,家庭地位比兄長要低,他長大後李用和已經去世了,出於對舅舅的感恩,宋仁宗決定將李瑋選為駙馬。

不過意見一出,即刻遭到皇族的反對,因為這個李瑋,實在是個上不得枱面的屌絲。

或許是小妾懷孕時,李用和的年紀很大了,李瑋從小就長得粗笨,處事也呆頭呆腦,再加上他出身低賤。

小時候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言談舉止都很粗俗,金枝玉葉的公主嫁給他,確實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最終,宋仁宗力排眾議,堅持選定李瑋作為駙馬。

而這又是另一起悲劇的開始……

參考資料:《宋史》、《續資治通鑑》、《東都事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53 字。

轉載請註明: 世人都知道宋仁宗仁慈,為何沒人願做他的姑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