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專門飾演高級將領的表演藝術家,16歲參加革命,70歲去世
他是《東進序曲》中的新四軍高級幹部黃秉光,《奪印》中的支部書記何文進,《打擊侵略者》中的志願軍軍長李國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是新中國唯一專門飾演高級將領的表演藝術家李炎,在5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塑造的軍隊首長形象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因此多次獲獎立功,備受讚譽。
1927年10月12日,李炎出生於河北保定蠡縣農村的一個貧苦家庭。
1937年抗戰爆發後,李炎跟着學校的師生們到街上唱救亡歌曲,宣傳抗日。他聲音洪亮,在大合唱中佔領唱的位置。
八路軍的“新世紀劇社”也來蠡縣街頭宣傳,演出《慰問八路軍》《放下你的鞭子》等節目,激發了李炎的文藝細胞,他去新世紀劇社報名當學員,因為年齡太小沒有被錄取。
1943年,16歲的李炎經常幫助地下黨的同志做一些秘密工作,被特務跟蹤身份暴露後,他離開了家鄉,投奔八路軍。
李炎始終想做個文藝工作者,1945年,他聽説冀中軍區“火線劇社”招收學員,便去報考。
火線劇社的社長崔嵬一眼看中這個小夥子,李炎從100多名報考者中脱穎而出,終於踏上了藝術殿堂。
部隊文工團要求每個團員必須要一專多會八能,會唱歌演戲、舞美樂器、還要會唱幾句京劇或地方戲曲,部隊到哪裏,文工團就到哪裏演出宣傳。
全國解放後,李炎先後在華北軍區文工團、抗敵話劇團當演員,演出了《白毛女》《血淚仇》《寶山參軍》《戰線南移》《英雄陣地》等歌劇和話劇,大量的舞台實踐使他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
1952年,李炎作為副教導員,隨志願軍奔赴朝鮮前線,“一把炒麪,一口雪”,挖坑道,築工事,參加戰鬥,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
1956年全國話劇匯演中,李炎在話劇《戰鬥裏成長》中扮演的周教導員真實生動,得到領導和專家的讚許,榮獲個人表演二等獎,並榮立三等功。
李炎在業餘時間從不出去逛街,而是認真學習各種樂器,拉二胡,打大鑼。他的鑼打得非常好,從不會打錯,得了個“李大鑼”的綽號。
李炎和愛人白楓原來是一個團的,後來白楓分到了歌劇團,因為部隊的調動,白楓帶着兩個孩子在北京,李炎在瀋陽,過着兩地分居的生活。
1958年大躍進時期,八一廠從全軍各大文工團抽調尖子演員,充實八一廠的演員陣容。
李炎已經拍過故事片《智取華山》和《中國人民的勝利》,他非常希望能回到北京和家人團聚,經過一番爭取,終於如願以償,與田華、王心剛、王潤身、張良一起進入八一廠。
李炎先後在八一廠的《萬水千山》飾演紅軍指揮員,《江山多嬌》飾演縣委文書記,在《金鈴傳》裏飾演金鈴的哥哥、解放軍軍官。
李炎進廠不久,便被潑了一盆冷水。1958年八一廠籌拍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李炎被推薦演男主角李俠。
李炎有在白區做地下工作者的經歷,也很有信心演好這個角色。但是導演王蘋覺得他外形不夠理想,沒有選他,而是用了孫道臨。
當時電影男主角的主流審美是高鼻樑、大眼睛的英俊小生,李炎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不適合上銀幕,為此十分苦惱,甚至想離開八一廠回到舞台上去。
他聽從了同事們的建議,做了眼睛的整形手術,但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
1961年,八一廠將南京前線話劇團的獲獎劇目《東進序曲》改編成電影,導演華純大膽啓用李炎主演男主角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黃秉光,其餘演員都是前線話劇團的原班人馬。
李炎非常珍惜第一次演電影男主角的好機會,認真做案頭工作,鑽研演技,當劇組的人藉着出外景,到各地遊山玩水的時候,李炎沒有跟着大家出去遊覽,而是關在屋子裏研究劇本角色。
別人拉他出去玩,他總是搖搖頭:“別玩兒啦!人家(指前線話劇團的演員)都是輕車熟路的,我得使勁兒攆哪!”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炎成功塑造了久經考驗、精明敏鋭、正氣凜然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黃秉光的形象,特別是他舌戰羣頑的時刻,瀟灑自若,鬆弛自然,其機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巍然矗立在銀幕之上。
影片上映後,李炎的表演得到了觀眾與專家的讚揚,一炮打響,從此戲約一部接着一部。
1963年,李炎在電影《奪印》中飾演何支書,他之前與當地的村支書生活了很長時間,將一位農村的基層幹部演繹得親切樸實、洋溢着濃濃的鄉土氣息。
觀眾來信稱讚他:“您創造的何文進這個人物,真實感人,我們喜歡這樣的何支書。”
1964年,李炎在電影《打擊侵略者》中飾演志願軍軍長李國棟,他與67軍李水清軍長一起生活了一個多月,觀察李軍長的工作和生活,成功塑造了與黃秉光完全不同的我軍高級指揮員的形象。
影片上映後深受觀眾歡迎,大家都叫他“我們的李軍長!”
李炎常年在部隊演出,與戰士同吃同住,摸爬滾打,還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做過帶兵打仗的副教導員,所以他扮演軍人不是在演戲,而是長期部隊生活經歷打下的生活基礎。
他説:“我們是軍人,只有投身於火熱的鬥爭中,才能表現真正的軍人,才能養成自身的氣質和風度,才能演出軍人的灑脱、果敢和率勁兒。”
除演戲外,李炎還參加了《翠堤春曉》《風流女竊》《啊!海軍》等多部譯製片的配音,併為《閃閃的紅星》配旁白,聲音渾厚,別具韻味。
劇團是個複雜的地方,為了名利免不了明爭暗鬥,經常發生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李炎一心撲在演戲上,對雞零狗碎的事充耳不聞,絕不拉幫結派、搬弄是非。
有人對他頗有微詞,説他是“連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李炎説:“整天大事還顧不過來呢,誰有閒心管那些雞毛蒜皮的事,躲還躲不過來呢!”
八一廠曾經想讓他當劇團的副團長,也被他回絕了,他説:“一當上了,就鑽進了是非圈子裏了!”
李炎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很有原則,在六七十年代特殊時期,他沒有趨炎附勢,而是冷靜地審時度勢,即使被重用,也沒有忘乎所以,平安地度過了動盪的歲月。
特殊時期過去後,李炎重返銀幕,在《年青的一代》《崢嶸歲月》《殘雪》《最後的選擇》《還給大地》《敬禮,最後的教官》《特混艦隊在行動》等影片中深入塑造了各級首長、老幹部,相貌堂堂,氣場強大,可説是扮演我軍高級幹部的第一人。
特殊時期過去後,李炎重返銀幕,在《年青的一代》《崢嶸歲月》《殘雪》《最後的選擇》《還給大地》《敬禮,最後的教官》《特混艦隊在行動》等影片中深入塑造了各級首長、老幹部,相貌堂堂,氣場強大,可説是扮演我軍高級幹部的第一人。
他富於感情色彩的凝重目光,善於變化的眉宇和音質獨特的保定蠡縣鄉音,賦予人物一種獨特的個性化魅力。
1993年,李炎在《炮兵少校》中飾演周裏京的父親,將失去兒子的那場戲演得扣人心絃,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在電影中飾演領導幹部的形象。
1997年初夏,李炎去延安拍電視劇《玫瑰依然紅》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但他堅持拍完電視劇,才去醫院檢查,卻為時已晚,膽道癌奪去了他的生命,終年70歲。
李炎是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100週年、中國電影誕生90週年時,榮獲“中華影星”的稱號。他塑造的藝術形象在觀眾心目中常青不敗,散發着永久的藝術魅力。
李炎是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100週年、中國電影誕生90週年時,榮獲“中華影星”的稱號。他塑造的藝術形象在觀眾心目中常青不敗,散發着永久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