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雲台》電視劇中最為精彩的一段:韓德讓喋血幽雲台,蕭燕燕千里救情郎。這一段可謂大氣磅礡:韓德讓被趙光義大軍圍困,死守待援,他派蕭燕燕贈予他的名馬“烏雲蓋雪”給蕭燕燕報信。蕭燕燕得信,親率十萬大軍弛援幽州。當她趕到,韓德讓已退至幽雲台上,左右手各格擋住一位宋兵的長矛,第三位宋兵持長矛飛身躍起,直刺韓德讓,韓德讓避無可避……正危急時蕭燕燕馳馬上台,彎弓搭箭,三箭三中,挽救了情郎。
(韓德讓)
可是,這只是小説家言,是電視劇裏博人眼球的橋段,真實歷史上,幽雲台不存也,蕭燕燕“美女救英雄”也不存在。
幽雲台與幽州台
電視裏,幽雲台地勢極高,可俯瞰北京全城。韓德讓與宋軍作戰,一步步退至幽雲台,往下一望,如臨深淵,如望深谷;而從下往上望,則高台孤懸,高不可攀。
那麼,如此高峻的幽雲台,現在還在嗎?或者説,它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翻遍古籍,也找不到在北京地區的幽雲台,倒是有個叫幽州台的地方,十分的出名。幽雲台是否就是幽州台呢?
幽州台遺址大約在現在的北京北三環路附近,那裏有一座薊門橋,還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薊門煙樹”,“薊門煙樹”這四個字還是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
而説起幽州台,故事就多了。首先,幽州台是戰國時期燕國的都城薊城北部的門樓,注意,是一座門樓,並不是特別高。燕昭王求賢若渴,曾在此門樓招賢納士,並將黃金堆於門樓之上,以示其重金購買人才的誠意,故又叫黃金台。
(幽州台遺址)
唐武則天時,詩人陳子昂又讓“幽州台”火了一把。當時(公元696年),契丹八部之一的首領李盡忠、孫萬榮與武則天交惡,武則天遣武攸宜征討,武攸宜缺乏謀略,輕率冒進,很快兵敗。陳子昂當時是武攸宜參謀,可是武攸宜聽不進陳子昂建議,也不允許陳子昂帶兵驅敵,還嫌陳子昂囉嗦,將他降職為軍曹。陳子昂鬱郁不得志,登上幽州台任冷風吹拂,並慷慨悲吟,於是《登幽州台歌》噴薄而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獨愴然而涕下。
幽州台由此聲名遠播。
幽雲台應該是在幽州台基礎上的藝術創造,以體現大遼國招攬人才、興旺家國的強烈願望。
(大遼國騎兵)
蕭燕燕有沒有親征幽州?
電視上,幽州被圍,蕭燕燕與遼景宗召集羣臣商議。遼景宗派耶律休哥率兵救援幽州,蕭燕燕心神不寧,她太擔心韓德讓在幽州安全,於是叫耶律休哥留守都城,自己親率大軍往救幽州。蕭燕燕紅衣白馬,當先而行,晝夜疾馳,颯爽英姿,三軍將士倍受鼓舞。後來,遼景宗放心不下蕭燕燕,又派耶律休哥率5萬兵增援。
可是,真實的歷史卻不是這樣的。
真實的歷史上,幽州被圍,遼景宗先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往救,又派戰神耶律休哥率5萬兵馳援。
(耶律休哥)
耶律沙先至,與宋軍主力對決,兩軍形成對峙局面。黃昏時分,耶律休哥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來到,耶律休哥勇猛無比,趁宋兵疲倦之際,採取“擒賊先擒王”戰術,率精鋭輕騎兵朝宋太宗趙光義的黃羅傘猛攻,宋軍波開浪裂,黃羅傘後撤,耶律休哥則窮追不捨,即使身上受傷多處,流血不止,體力不支,耶律休哥仍然帶領遼軍追擊,直至自己暈厥。但在暈厥前,耶律休哥囑託手下,要繼續擁着自己追擊宋,由此宋軍大敗,從幽州直逃至涿州。
(蕭燕燕)
耶律休哥的勇猛是第一次幽州之戰遼軍取勝的關鍵,但《幽雲台》主要表現的卻是蕭燕燕的颯爽英姿和她對韓德讓的深情厚意。不能説電視劇不對,但電視劇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是毋庸置疑的。史書上確實沒有記載第一次幽州之戰蕭燕燕有參加,所以這一橋段有假。
蕭燕燕親征的戰爭,史書記載的主要有2次,一是公元986年宋軍發起的雍熙北伐,二是公元1004年的澶州之戰。
(蕭燕燕)
《燕雲台》拔高蕭燕燕的目的是什麼?
《燕雲台》體現了什麼主題?
《燕雲台》通過蕭燕燕的人生經歷與成長過程,體現了一個政權要想變得強大,必須向先進文化學習、並強力推進改革的重要性。
蕭燕燕是大遼國改革向前推進的鐵腕人物,在她之前的皇帝都有改革慾望,可是由於改革阻力重重,大多停滯不前。比如遼穆宗耶律阮,非常想改革,可是他立一個漢族女人為皇后都遭到一致反對,最後竟淪落到被反對派暗殺的地步。
蕭燕燕雖一介女流,卻能重拾改革,強力推進,最終使遼國完成封建化過程,實行國運中興,實屬不易。
(蕭燕燕與韓德讓)
我們一般 人,最關心的往往是蕭燕燕與韓德讓的愛情,其實蕭燕燕之所以愛韓德讓,是因為韓德讓是中原文化的化身。蕭燕燕為推進改革,必須倚仗韓德讓,所以她才與韓德讓十分親近,甚至不惜屈尊向下,不惜損壞自己名譽,也要與韓德讓在一起。這都説明了這個小女子為國家強盛所做出的努力與高尚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