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有句話是這麼説的:無論是5歲還是50歲,總有一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能打動你。
確實,他的作品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能取得令人讚歎的票房成績。如今他已是全球唯一一位達到百美元票房標杆的導演。
不過,今天跟大家聊的,是他電影生涯中,少見的一部被低估的科幻鉅作——
《少數派報告》2002
豆瓣7.8
-------劇透分割線-------
故事設定在未來的2054年,科技迅猛發展。
AI智能充斥着生活的每個角落。
超酷炫的無人駕駛汽車,AI智能的物聯網管家系統。
技術幾乎已經控制着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不可思議的是,彼時華盛頓特區的犯罪率已趨近於零,世界變得愈加完美。
當然這不是因為沒有人想犯罪,
而是,得益於“先知”。
“先知”是人類發明出的一種能偵察人腦電波的“機器人”,
他們全身浸泡在營養液中,每當有人想犯罪事件,她們就會預見。
分析器會將先知的腦電波轉換成影像投到大屏幕上,並且會產生一個印有兇手名字的小球球。
紅色表示衝動犯罪,棕色表示預謀犯罪。
人類利用先知的這種能力,成立了一個犯罪預防中心。
阿湯哥(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男主約翰,就是這個機構的主管。
這時候的阿湯哥還是人見人愛的湯帥。
連老太太看了,都忍不住來一口...
影片一開場,約翰就向我們展示了犯罪預防中心的牛逼之處。
這次是紅色的衝動犯罪。
一對夫妻,丈夫無意間撞見了自己的妻子和其他男人在自家滾牀單,
一怒之下,將二人雙雙殺死。
犯罪預防中心根據“先知”預測到的畫面,及時趕到了案發現場,
阻止了這場命案的發生,
並逮捕了還未犯罪但註定會犯罪的犯罪分子。
在這裏,有犯罪的意圖就是罪犯。
如果所有犯罪在發生之前就被制止,那麼就再也不會有人受到傷害。
聽起來真的是個很棒的系統。
由於犯罪預防的效果顯著,預防中心的局長拉瑪開始致力於將其在全美範圍進行推廣。
事關重大,司法部派出一名年輕的官員丹尼(科林·法瑞爾 飾演)對預防犯罪系統進行全面的評估。
但再理想的系統,都會有瑕疵。
丹尼一來,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根據“先知”的預測去判定一個還未實行犯罪的人有罪。
這個合理性,似乎還有待商榷。
仔細一想,確實是。
但儘管如此,約翰依然對預防犯罪系統深信不疑。
直到有一天...
他在“先知”預測的畫面中,看到了自己。
36個小時之後,他就會在某個公寓將某個人殺害。
可約翰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
身為執法人員,更不可能知法犯法。
約翰堅信自己是無辜的。
可組織中的其他同事不這麼認為呀,
面對即將來逮捕自己的同事們,約翰只能選擇:逃。
逃跑的過程也相當酷炫了。作為一部商業片算相當合格了。
可他又能逃往何處呢?
為了避開偵查,他決定先接受換虹膜的手術, 再弄清楚問題的真相。
但術後12小時不能拆紗布,否則就會失明。
也這樣意味着這12小時是被追捕的有利機會。
他們鎖定了約翰的最後位置,利用蜘蛛進行温感檢測,整個過程讓人屏住呼吸,緊張不已。
好在,最終僥倖逃脱。
他找到先知系統的發明人,一個植物學博士。
博士告訴他三名先知們並非發明出來的機器人,她們其實是吸毒者的後代,基因變異導致他們擁有預知未來的功能。
先知的預測一般不會出錯,但是有時候會出現預知能力最強的女先知與其他兩位先知預測不一致的情況,
當三個人意見不一致時,則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這份少數意見的報告,被稱為“少數派報告”。
但司法系統容不得半點懷疑,這些“少數派報告”因此而被銷燬。
到底是“先知”出錯,還是約翰真的會在36小時後犯罪?
真相還是留給你們自己去影片中尋找答案吧。
影片改編自 菲利普·狄克的同名小説,他是大名鼎鼎的雨果獎得主。
他的多部小説都被改編成電影,比如《全面回憶》《銀翼殺手》、《記憶裂痕》。
《少數派報告》劇本的牛逼程度自然不用多説。
作為一部科幻片來説,概念設定往往是最吸睛的部分。
但斯皮爾伯格在這部電影裏,成功地融合了動作、科幻、懸疑、政治、親情、家庭等諸多元素,使它得以給各種類型的觀眾帶來觀影樂趣。
作為懸疑片來看,各種細節的設置扣人心絃,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令我們愛不釋手。
除此之外,它也不失為一部高水準的商業片。
精彩刺激的打鬥、炫酷的動作特效、充滿未來感的科幻設計····
商業片和科幻片的完美結合,看得人特別過癮。
但有人卻説這是“斯皮爾伯格大大爛片”,
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珠玉在前。
從左至右: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9.3,《拯救大兵瑞恩》豆瓣9.0
《幸福終點站》豆瓣8.8,《人工智能》豆瓣8.6
這部作品的分數豆瓣7.8確實不算高。
但説爛片,不至於。可看性還是很高的。
--好了,我bb完了,看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