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代表了富貴與優雅,然而,被譽為“酒中牡丹”的安徽古井貢酒,卻一直貴不起來。
有統計數據顯示,古井貢酒80%的營收都來自於安徽本土市場,而其中近70%的銷售收入又來自於中低端,具體點説,就是100-200元區間的價位。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所整理的古井貢酒產品陣列,古井貢年份原漿系列是其在安徽省的核心產品,而最暢銷的就是“年份原漿”獻禮版和古5,這兩款酒在終端市場上都不到200元。
當然,好酒不一定非要貴,但只要是做白酒的,都希望自己的酒能貴起來,古井貢酒也不例外,否則就不會推出1000多的“年份原漿古26”了。
不過,古井貢酒似乎支撐不起這樣的價位,“古26”也只能作為高端形象產品出現,卻無法馳騁市場。
實際上,古井貢酒光是名字就自帶幾分貴氣,“古井”代表了悠久的歷史,“貢酒”意味着上層人士專享,為何卻與高端無緣呢,或許要從30多年前説起。
上市世紀80年代末是古井貢酒的崛起之時,當年國家放開了煙酒的價格,大部分知名酒廠都漲了價,而古井貢酒卻走了一條相反的路。
彼時古井酒廠來了一位新廠長,或許是應了那句“新官上任三把火”,因為急於打開古井貢酒的銷路,提出了“降度降價”的策略。
“降度”就是把度數降下來,度數低了,酒的成本自然也就低了,降價也就有了空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已經算是“變異”了的價格戰。
但在那個年代,人們生活還並不富裕,古井貢酒的降價取得了奇效,7年的時間裏,酒廠資產增長了18倍,1997年時,銷售規模甚至一度躍居全國第三。
不過,規模的目的雖然達到了,但消費者卻習慣了古井貢酒的低價,自此之後也就背上了中低端白酒的標籤。
當然,古井貢酒的身價提不起來,可能與安徽省也有一定的關係,安徽整體的白酒消費就聚集在中低端,而古井貢酒就靠本土市場生存。
從行業整體來看,如果一家酒企只能偏安一隅的話,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躋身高端陣營的,因為每一個地方的高端佔比都是有限的,只有全國開花,才可能撐起大旗。
看看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高端品牌,哪一個不是廣撒網,從新疆到海南、從雲南到黑龍江,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那古井貢酒為什麼不走出去呢,可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要在別人的地盤裏搶食,古井貢有些力不從心,因為打好安徽本土保衞戰就已經不容易了。
網上資料顯示,外來品牌已經佔到了安徽白酒市場份額的50%,而且安徽酒企處境尷尬,高端拼不過“茅五洋瀘劍”,低端又面臨老村長、牛欄山,就像是在夾縫中生存。
其實,古井貢也在努力要走出去,2016年收購了湖北名酒黃鶴樓51%的股權,實現了“借船出海”,但遺憾的是,不管黃鶴樓賣得多好,對於“古井貢”品牌毫無增益。
到這裏,出現了一個疑問,盡在華中地區稱雄的古井貢酒,憑什麼被稱為“酒中牡丹”呢,或許這一稱號是對其歷史的回憶。
古井貢酒產自安徽亳州,是曹操的家鄉,彼時曹操把古井貢酒作為家鄉特產進獻給漢獻帝,從那之後,古井貢酒就成了歷代皇室貢品。
皇家專用,當然富貴,百花之中,也只有牡丹的花語能與之匹配。
另外,古井貢酒雖然屬於濃香型白酒,卻與四川濃香又有區別,其生產週期要長得多,釀酒原料投入到白酒裝瓶出廠,至少要5年的週期。
而經此釀造工藝的古井貢酒又比普通濃香型白酒多了很多種香味物質,並且含量也更高,聞起來更芬芳,嚐起來更濃郁,正像“花中之王”牡丹一般。
相比“牡丹”的稱號,古井貢酒的定位雖然有些尷尬,但已踏進了國內白酒的一線陣營,中國白酒一線品牌以100億為檻,而在過去的2019年,古井貢酒白酒銷售突破101億。
不過,有白酒行業專家指出,古井貢酒的一線品牌地位有些勉強,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端大單品的支撐。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如果能好好守住安徽本土也挺好,區域“酒王”也是王,與安徽另外三家酒企(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相比,還是絕對的“一哥”。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古井貢這朵“富貴之花”有朝一日能夠真正開出不一樣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