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即便在外人眼中,蔡是大奸大惡之徒,兒子蔡絛也要給出一個明確的説法,並且提供例證。古語中有“生子當如孫仲謀”,我看這句話可改為“生子當如蔡絛”以蔡京為正面人物進行記述,蔡絛做到了。
首先,蔡京是個大度的人。“魯公宇量邁古人,世所共悉也”。元符年間的某天,王公大臣們一起遊湖覽勝。湊齊以後,次第登舟。蔡京剛靠近龍舟,一陣風來,龍舟忽然自行離岸。蔡京收足不及,一頭栽進水中。眾人大駭,疾呼救人。救生員剛游過來,蔡京已經抱着木塊浮至岸邊。進到屋中,蔡京尚一身淋漓。同僚蔣穎叔説:“蔡兄倖免瀟湘之役。”蔡京既不責怪別人,也不認為這個玩笑無聊,而是臉不變色心不跳,呵呵笑着答道:“幾同洛浦之遊。”大家都佩服蔡京的氣度。
一日,大司寇劉賡到蔡京家中拜訪,見魏漢津坐在蔡京對面。魏漢津是個音樂家,臉上被刺過字。在宋朝,刺字是對違法犯罪者的懲罰。蔡京讓劉賡坐下,劉賡卻不肯。他説:“蔡先生也算百官之儀表了,怎麼能和黥卒對坐?我認為這樣很不好,拜拜了!”蔡京大笑,向魏漢津施了個禮道:“先生請回吧。”蔡絛認為,魏漢津雖是皇帝面前紅人,但畢竟是個“黥卒”,百官皆瞧他不起,而蔡京竟能包容他,可見蔡京之度量。蔡絛的角度很有意思。其實,蔡京之“包容”,或許正在“奸人”之奸。只要皇帝的紅人,他都不怠慢這樣也解釋得通吧?
蔡京的另一品質是“恭謹”。蔡京升為太師,親朋好友絡繹不絕前來祝賀。蔡京毫無得意之色,神態與平常無異。他説:“我當官這麼久,風也過,雨也過,一切都看明白了。今日位極人臣,不過像擲骰子一樣,擲到了我頭上。人間榮辱皆如此。”崇寧五年,蔡京罷相,劉逵當政。劉逵屁股還沒坐熱,蔡京復位,而劉逵被黜(皇帝就是這麼愛折騰!)。劉逵離職前,跟自己的朋友們説:“沒關係,我還不滿五十歲,蔡太師已經年過花甲,看誰靠得過誰!”不久,劉逵病逝,蔡京告誡子孫們:“劉逵已成白骨,而我猶享榮祿。人心用的不是地方,就容易出事啊。你們可要當心。”
大觀初年,蔡京守邊有功,皇帝準備封賞。但蔡京已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官可遷,皇帝遂賜以排方玉帶。這排方玉帶可大有講究,佩戴者可以隨時靠近皇帝的駕輦。蔡京惶懼不已,竭力推辭,並引用唐朝韓愈的詩:“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稱唐人早有先例,玉帶上懸掛金魚的人才能靠近皇帝駕輦,其他人無權接近,後人也應照此施行。這樣,蔡京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皇帝同意了蔡京的建議,此規遂成慣例。
正因為蔡京“品質高尚,才華橫溢”,他才能得到前輩們的器重和抬舉。神宗熙寧末,王安石常常對年輕的蔡卞説:“天下沒有可用之才啊!不知將來誰能繼承我,執掌國柄?”然後掰着手指頭自言自語:“我兒王元澤算一個!”回頭對蔡卞説:“賢兄(指蔡京)如何?”又掰下一指;沉吟良久,才説:“吉甫(指呂惠卿)如何?且算一個吧。”然後頹然道,沒了!在王安石眼中,治國安邦之人,僅此三人而已。牛不牛?當然牛!呂公著當政時,蔡京剛剛罷官進京。呂邀請蔡京到自己府中,讓子孫站成一排在旁邊侍候。呂説:“蔡君,我閲人無數,沒有一個比你強!”以手自撫其座,道:“君日後一定坐在這個座位上,我把子孫都託付給你,希望不要推辭!”
我倒不認為以上故事是編造的。起碼,應該有真實的影子。單從以上事件看,蔡京還真與傳説中的十惡不赦不搭界。但他為何口碑這麼差呢?我想,概因他當政時老百姓過得太苦了。奸臣當道,常常禍國殃民,但在專制社會中,禍國是禍害當屆政府,若只鈎心鬥角,爭權奪利,朋黨殘殺,在老百姓口碑中尚有迴旋餘地。但殃民這事兒就大了。百姓的利益乃社會核心利益。蔡京把老百姓折騰得太兇,他派朱勔在江南一帶搜刮珍奇異寶、名花古木,朱勔及其爪牙們橫行霸道,拆牆破屋,弄得民不聊生。你怎麼讓人説出一個“好”字來?
不過,百姓疾苦在蔡京們的視野中的確不是大事,即使口中説着百姓疾苦,也不過是個託詞和藉口。他們更在乎皇帝和身邊的同僚。像生辰綱之類,雖然攸關百姓性命,在他們卻不過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民諺説“為人莫當官,當官都一般”,誰坐在蔡京那個位子上,也不會全心考慮百姓的感受;百姓感受和皇帝感受的尖鋭對立的,如果只考慮百姓,也坐不到蔡京的位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