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計“追星少女”,3年後曬北大錄取通知書:追星孩子應被理解

不少人應該都對“虹橋一姐”這個名字有耳聞。這個是上海一個追星女孩的稱號,當時16歲的她,長期在上海虹橋機場追星,與明星合影,索要簽名。據説,她14年輟學後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以追星為日常。事件曝光後,有的明星還勸導她應該繼續學習,或者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而這個女孩仍舊沉迷在追星這件事中。

看到這種情況,很多人唏噓不已,本應該在學校學習,卻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情,父母也拿這個例子警示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去追星,免得耽誤學習。今天我們就聊聊,追星這件事。

誰沒有過青春?誰沒有過期望與自己喜歡的明顯相遇呢?恐怕很多人都有過,包括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自己。

曾經有一項針對全國各地2710名大中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

一般的青少年有過特別喜歡、崇拜某個明星的經歷,三分之一多的正在追某個明星的過程之中。

在綜藝節目《變形記》中的追星少女陳思媛曾經為了追星可以置自己的學業於不顧,即使在上課期間也要堅持為偶像接送機,後來在節目中經歷了一些“改造”之後,開始投入更多的經歷到自己的學業中。

經過不斷努力,3年後的她以韓國培訓班交換生的身份進入了北大,同時她也曬出了自己被北大錄取的通知書

1)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原因

在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這個階段,他們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別人怎麼看待我?”他們對自己無法進行客觀的評價,而是根據外部的環境和影響來評價、觀察自己。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對偶像崇拜是一種嚮往獨立的意識表現,亦是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和欣賞的心理狀態。

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尋找一個榜樣來“對標”,這個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社會效應大的各類明星。他們通過模仿明星的行為、穿搭來表達自己對明星的崇拜,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表達和認同。

2)孩子自我認知的變化

他們希望自己更加獨立自主,對外部事物有更多的掌控,同時因為他們還未形成完善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表現出對某些事物的盲從和狂熱。同時他們也想擺脱這種現實和與理想之間的落差,他們通過關注偶像的一舉一動、送禮物、模仿明星等行為,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3)追求心理歸屬感

一方面,青春期父母對孩子關注的缺乏,他們的內心需求沒有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轉而投向關注偶像來獲得安慰。

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認為: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學習勤奮、克服自卑的階段。這個時期,他們需要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肯定和讚揚,否則就容易把自己渴望得到的關注投射到受人仰慕的明星身上。

另一方面,追星也是孩子們融入團體的一種方式,別人都在追就我沒追,感覺容易被孤立,而加入一個團體,則心理上獲得接納和歸屬。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這個節目中,節目組邀請了木村拓哉為參加節目的大小S等四人錄了視頻,大S看到視頻後十分激動。她十四歲時,開始對木村拓哉着迷,也開始了對木村拓哉的追星之路,她開始學習日語、努力向偶像靠近,自己最終成為了明星。

1)心態要寬容

這裏的寬容不是説放任孩子去追星,而是不要將追星視為洪水猛獸,完全禁止孩子追。他們對明星的崇拜,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即使不讓追這個他們也會追那個明星,父母應該正確引導,而不是橫加干涉,這樣反而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在學習之餘追星,並沒有影響學習,或者像大S那樣,更加努力,反而可以適當給予孩子一些獎勵,形成正面的鼓勵效應。

2)做好孩子的後盾

孩子追星,父母應該教給孩子辨別信息的技能,網絡上各種信息紛繁複雜,虛虛實實,還有不少的負能量,有的粉絲互相攻擊,這種會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孩子有了辨別的能力,也能減少盲目的跟從,避免隨波逐流。

3)多關注孩子

孩子處在人生的轉折期,心理生理都在發生變化,而父母往往只關注他們的外在表現忽略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另外,父母也可以去了解孩子追的偶像,才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也更能瞭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孩子們可能需要的是父母更多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管束。

撒貝寧在綜藝《放學別走》中面對一個16歲追星女孩時,曾經講過的這樣一段話: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着一個你理想生活中的人設狀態。你追來追去,追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追星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父母要冷靜對待,引導孩子成為自己的“偶像”,追隨自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3 字。

轉載請註明: 變形計“追星少女”,3年後曬北大錄取通知書:追星孩子應被理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