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裏吃點它,抗菌消炎、護心養肝,大病小病都“繞道”!
如今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不少平時吃不到的野菜也趁着大好春光,紛紛冒出了頭。
俗話説“春食野菜賽仙丹”,野菜不僅風味獨特,在營養方面也不乏優勢,現在吃它還能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髮,讓你邊享受美味邊養生!
馬蘭頭別名紅梗菜、雞兒菜,每年清明節前是吃它的最好時機,口感最為清爽鮮嫩。
從中醫上講,馬蘭頭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的功效,《本草正義》稱其“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通常來説,紅莖的馬蘭頭會比綠莖的馬蘭頭藥用價值更高。
從現代營養學來講,每百克馬蘭頭含胡蘿蔔素2040μg、鉀元素285mg、膳食纖維1.6g,鐵含量和菠菜接近,屬高鉀低鈉蔬菜,適當食用有助於調節神經、輔助控壓、保護視力。
另外,馬蘭頭還有“抗炎野菜”的稱號,它的提取物被廣泛應用在消炎藥中,對於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急性炎症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馬蘭頭雖然略帶苦澀氣味,但焯水後就能去除。吃時搭配上香乾、香油簡單涼拌,就能成就一番美味。或者也可以搭配蒜末做一道温拌春鮮,殺菌抗炎功效更好。
温拌春鮮
做法:鍋中不開火,依次倒入半碗生抽、半碗老抽、半碗麪粉攪勻,再倒入一碗水,開火後倒入半碗蠔油、半碗白糖,翻炒均勻後盛出,作為百用醬料備用。
馬蘭頭焯水瀝乾後放入盤中,撒上蒜末,淋上百用醬料,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苜蓿,也叫草頭,它由三片小葉組成,中間還常點綴着朵朵小黃花,看起來可可愛愛,吃起來有一股清香。
苜蓿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能達到102mg/100g,是橙子的3倍多,在抗氧化、保護心血管方面很有助益;它的維生素A含量可以與胡蘿蔔媲美,同時還是鈣、硒、維生素K等營養素的良好來源;苜蓿中富含的苜蓿皂甙還能輔助調節血脂。
總體而言,苜蓿是一種護心降脂的“黃金食材”,非常適合有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羣食用。
卷子雞
做法:
① 葱、姜、蒜、花椒、辣椒、八角入鍋炒香後下入雞塊,炒至變色後加適量生抽,倒入温水燉15分鐘;
② 麪粉加水和成麪糰,擀成薄皮後放入焯過水的苜蓿碎和葱花,捲成條狀,切成小段,放入燉鍋中一同燉煮,最後加入腐乳汁、胡蘿蔔塊即可。
苜蓿中的維生素B1含量也很高,而腐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這兩種營養素都有助於保護神經,維持人體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
三月的蕨菜頭上嫩葉蜷曲尚未展開,猶如小孩緊握的拳頭,因此也被稱為佛手菜、貓爪子、龍頭菜。
蕨菜具有清熱解毒、降氣化痰、殺菌清炎等功效,對發熱、濕疹、瘡瘍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其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預防便秘。
值得注意的是,蕨菜屬於2B級致癌物,其含有的原蕨苷進入腸道後會促使腸息肉長大,甚至惡變,增加結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發病風險。所以大家要想吃得健康,必須經過合理的烹調才行。
方法1:去除嫩尖
蕨菜的嫩尖是原蕨苷含量最高的部位,建議大家吃的時候把這部分去掉。
方法2:焯水
沸水焯煮可以有效減少原蕨苷的含量,降低危害。
方法3:搭配口蘑
口蘑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能降低蕨菜中原蕨苷的致癌風險,預防腸息肉癌變。大家可以把蕨菜和口蘑搭配,做成口蘑炒蕨菜食用。
只要大家不是長期、大量食用蕨菜,春天偶爾嚐個鮮還是可以的。
俗話説“二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此時也正是吃茵陳的好時節。
茵陳的外形雖與艾草有些相似,但對比來説,茵陳的葉片小一點、氣味相對清香;而艾草的葉片比較大,氣味更為濃烈。
而且從功效上來説兩者也很不一樣。茵陳味苦、性微寒,入脾、胃、肝、膽經,其主要作用是疏肝解鬱、利膽退黃,臨牀上常用於黃疸型肝炎的治療,對於肝胃不和、肝火上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被譽為“養肝第一藥”。
此外,茵陳還有利尿、驅除蛔蟲以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適當食用可幫助緩解小便不利、皮膚瘙癢等症。
吃法上,茵陳可以涼拌,可以清炒,也可以煲湯,味道都特別好。
粉蒸茵陳
做法:茵陳入沸水焯燙後擰乾,加麪粉拌勻,再入蒸鍋大火蒸5分鐘即可。大蒜搗成蒜泥,加熱油、生抽、醋調成蘸汁,搭配茵陳食用。
春天的野菜自然不止這些,還有薺菜、馬齒莧、蒲公英、魚腥草等等,不過無論吃哪種野菜大家都最好吃新鮮的,不要存放太久,吃前需焯水,吃後3小時內應避免暴曬。
而且吃野菜為的就是“嘗口鮮”,大家可不要天天吃、大量吃,否則可能會“得不償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