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背後站着怎樣的父母?看看北大孩子的爸媽
身邊有兩個同事孩子一個走了香港中文大學,一個走了北大,在山東高考這麼難的情況下,上了這兩所學校,真的挺不容易。
説説兩個同事的例子吧,成績靠前的孩子背後到底有怎樣的父母。
同事是我們的工會大姐,90年代,局公會邀請了教育家盧琴老師來山東給家長做了一場教育講座。
大姐説,91年那會根本不知道啥教育理念,不知道開發孩子右腦,那時候她家閨女8歲,兩口子工作比較忙,孩子小時基本散養。
聽了盧琴老師的講座,建議給孩子學門樂器並堅持下來。因為樂器要左右手協調,左手熟練能開發右腦,兩個大腦同時發展,孩子的智力更好,更聰明。同時學樂器也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那時大姐家閨女剛上一年級,也是從那時起,她帶孩子開始學琴。
就是這樣的條件,大姐和孩子一堅持就是5年,5年裏孩子沒耽誤一節課!
大姐常和閨女説:既然咱選擇了彈琴,就一定要堅持下來。
也是大姐5年來的堅持,讓孩子學會了自律,真正懂得了什麼是堅持。
我們問大姐到高中女孩的成績是咋保持的,大姐説:其實孩子小時學習也有波動,也有沒考好的時候,一般她都會鼓勵孩子:想想你彈琴那麼難的曲子都堅持下來了,沒啥克服不了的。
教會了孩子學習方法,培養了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在母親的堅持和影響下,學習上一直很自律,最後獲得了成功。
同事家男娃前年考的北大,我們問他咋培養的?同事説也沒怎麼特別培養,就是孩子從小喜歡下圍棋、打羽毛球,帶他練了好多年。
可能下圍棋孩子思維比較活躍,數學從小很好。另外堅持打了很多年羽毛球,體育運動刺激孩子大腦前庭發育,初中時理科成績比較突出。
另外,常年運動,孩子性格不錯,遇到啥事,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他總結孩子考入北大的經驗:小時候抓好學習習慣,教孩子會預習和複習,上課一直能跟緊老師,因為男孩子小時活潑好動,他們和老師的互動比較多,夫妻倆一個人一直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
這是我身邊兩個學霸父母的例子,總結兩位同事培養孩子的經驗,都是教給孩子自律和堅持,教孩子好的學習方法(定期複習、每天預習、上課要跟緊老師),從小培養個好的學習習慣。
同時,這倆孩子都不是死讀書,而是從小學習一個興趣或堅持體育運動。
考北大的孩子回來説,班裏同學都好厲害,都有特長。
影響孩子成績的原因智力上雖有一定差距,重要的在後天的學習通道和學習方法上。
所以,教孩子學會堅持和自律,提供多種選擇給孩子,培養孩子多元發展,一直鼓勵着孩子,也許這就是兩位同事成功的經驗吧。
鄭日昌教授曾説過:隨着將來高考的全面發展,將引導培養多元智能開發的孩子,也許孩子在學能上差一些,其他方面卻特別突出。
孩子教育中,我們多關注孩子的優點,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加以讚賞,孩子將會更有學習興趣並更願意多嘗試和體驗,也會獲得更多的成功。
所以,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去鼓勵他吧!加油!
今日話題:您覺得成績好的孩子背後站着什麼樣的父母,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