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班上第一名和倒數的孩子,差的不是成績,主要是習慣

由 湯生 發佈於 健康

文:超媽

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習慣的力量都不容小覷。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想要成績好, 高智商很重要,但學習習慣更加重要。

學霸和學渣之間,差的不是多出的幾十分成績,而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資深班主任都透露,班上的學霸們,都有下面3個習慣。

1、認真聽課的習慣

孩子平時學習挺認真,回家後做作業也很積極,看着孩子踏實勤奮的學習態度,老母親一臉欣慰。但是成績出來後,明顯覺得成績配不上孩子的努力,老母親也是滿臉問號。

其實,孩子平時學習再踏實,如果上課不認真,不會聽課,只會事倍功半。

那些真正厲害的學生,都善於利用課堂時間。

一節課45分鐘,有些孩子在發呆,有些孩子在睡覺,有些孩子滿臉疑惑看黑板,而學霸已經在預習的基礎上,緊跟老師的思路,眼睛看黑板,耳朵聽講解,心理理思路,筆下記重點。

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做好課前工作,會不會認真聽課。

要提高成績,就必須培養孩子的認真聽課的習慣。

首先,要提前預習次日要講的課程,梳理脈絡,劃出重難點,這樣課堂上也能跟上老師的思路。

其次,要做好課堂筆記,眼過千遍,不手過一遍,記重點難點,方便課後複習。

再者,要學會思考,敢於主動提問題,敢於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上課,用正確的方法聽課,比自己課後琢磨更有用。

2、課外閲讀的習慣

閲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有次接受記者採訪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時,他這樣回答: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閲讀量,怎麼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閲讀者得語文。

北大資深教授錢理羣先生也説過:“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閲讀。

閲讀之於語文教育,就如同樹根之於枝葉,基礎之於大廈,靈魂之於生命。

閲讀是豐富知識積累,鍛鍊閲讀理解能力,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的最佳途徑。

去年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武亦姝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三戰三捷,最終一舉奪冠!

成績斐然,是她飽讀詩書的結果,她身上特有的古典書卷氣和信手拈來的詩句,離不開從小培養的閲讀習慣。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必須重視孩子的課外閲讀,根據中小學必讀書目購買合適孩子的書籍,在家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定期帶孩子去圖書館。

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是終身受益的事情。

3、規劃時間的習慣

每個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崩潰瞬間:

孩子寫作業總要人催,半個小時能完成的,非要拖延一個小時。

晚上睡得晚,早上要麼起不來,要麼需要自己又催又吼,一來二去,一天的好心情全被孩子起牀毀掉了。

上面這兩種情況,反映了兩個詞:拖延和磨蹭,這與學霸的自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24小時,不規劃時間,它就會悄悄溜走,而學霸,大都有規劃時間的習慣。

此前,網上曝光了一位高中生學霸的寒假作息時間表(見下圖):

密密麻麻的時間安排,足以看得出這位學生對時間的重視。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而真正厲害的人,都知道規劃時間,珍惜時間,利用時間。

那些拖拉磨蹭的孩子,就是缺乏時間觀念,懶於規劃時間。

想要孩子成績好,一定要養成自律的習慣,制定計劃,規劃時間,跟着計劃學。

我國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習慣。

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上面的3個好習慣,希望各位家長能針對孩子的自身的情況,幫助孩子養成。

為了孩子,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