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鮮的吃三季,乾的則吃四季。由於馬齒莧耐旱耐瘠不耐寒,冬天也沒有生長。馬齒莧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不只是在我國大江南北均有分佈,就算是全世界範圍之內的温帶和熱帶的地區,也可以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
在我們老家馬齒莧叫做螞蟻菜,有的地方也叫它長命菜、麻繩菜,有一些地方的人們因為馬齒莧葉綠、梗紅、花黃、根白、籽黑具有五種顏色,所以也將其稱為“五行草”。
春上萬物生長,馬齒莧真的比誰都積極,其他野草剛伸頭的時候,它已經可以挖來做菜了。從此,一直到深秋打霜,整個期間,不用除草進行施肥,不用翻耕播種,甚至可以連種子都不要,地裏都可以老冒芽,而且長得快。
那麼馬齒莧什麼時候就不可以吃了?
馬齒莧這是一年生的草本類植物,其實也就是説它的生命週期不長,僅僅需要1年就可以走完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節籽枯萎這麼一整個的循環。
有鑑於一些相關植物、蔬菜的不同生長週期很有可能在營養成分上面有所變化,有一些蔬菜在某個特定的生長狀態之下是最好不要進行食用的。
比如青番茄和發芽的土豆其實就是這樣的情況,它們都含有一些會讓人產生不良反應的生物鹼“龍葵鹼”。
這應該是植物出於對自身繁衍保障從而演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機制,這些物質完全可以保證植物在種子在尚未成熟或者是發芽階段不被動物所吃掉,有利於植物種羣的繁衍,那麼馬齒莧會不會也是如此的哪?
在事實上面馬齒莧其實並不存在這樣的機制,它也是走上了另外一條確保種羣繁衍的道路,那麼就是演化出了非常強的生命力。
馬齒莧的繁殖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只要氣候和環境不是特別的惡劣,它們就可以很快的長出一大片,而且馬齒莧就算是被連根拔起了。
只要是扔在地上接觸到了一定的濕氣、雨水,一樣會很快地紮根下去繼續的進行生存,所以在農村有一些地方也叫它“曬不死”。
所以我們綜上所述,馬齒莧的整個生命週期之中,任何生長狀態之下都是可以吃的,它不存在番茄、土豆那樣的有效防禦機制,只不過開了花的馬齒莧口感不是特別好罷了。
當然馬齒莧還有一個特性,曬不死。夏天一般陽光之下都在50℃以上,你把它給薅掉,給扔在田埂上面,三天三夜都好像沒事似的。一場雨下來,又伸出了根,原地活過來。如果曬它的土地有墒情,一夜的露水都可以讓它紮根活過來。
馬齒莧最大的特點其實就是無病無災,不生病,不招蟲,不用藥,徹頭徹尾的無公害的野菜。所以非常的受人待見。吃法也非常的簡單,涼拌、熱炒、曬乾。
接下來給各位説一下關於馬齒莧的誤區:
馬齒莧雖然算是非常不錯的野菜,但是也不可以過分的追捧,比如有一些説法中馬齒莧“可以有效補充蛋白質”、“補充ω-3脂肪酸”等,這些各位就不用當真了。
馬齒莧的蛋白質含量是在2%左右,吃這個補充蛋白質實在是效率有一點低了,而且就算是馬齒莧乾菜去掉了水分之後含蛋白質高一些,但是我們吃的時候也不可能直接嚼乾的吃吧!
還有就是馬齒莧之中確實是含有一些ω-3脂肪酸,但是馬齒莧的脂肪總量也只有0.5%左右,這其中的ω-3脂肪酸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單純的以補充ω-3脂肪酸來説,可能吃上幾斤馬齒莧都不如吃兩口海魚,或者是菜里加上幾滴的亞麻籽油。
所以馬齒莧這是一種營養成分還算非常不錯的野菜,不過也僅此而已,如果當作日常飲食的菜餚調劑還是非常好的,但是不用為了要獲得某個“營養”、“功效”從而可以大量的去吃。
以上這些就是關於馬齒莧的全部內容了,如果真的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那麼大家到底有沒有吃過馬齒莧、怎麼做比較好吃呢?
你們那裏把這種比較常見的野菜是叫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