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與腦栓塞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腦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胞、纖維軟骨或空氣等)隨血液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循環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腦栓塞約佔腦卒中的15%-20%。

它的發病特點: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一般發病前無明顯誘因也很少有前驅症狀。發病速度非常快症狀常在數秒或數分鐘內達到高峯致殘率致死率都很高。

那麼什麼樣的病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腦栓塞的栓子種類很多可有多種疾病所產生的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血管而誘發。而心臟病是腦栓塞的最常見原因。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左心房擴大心臟血流緩慢、淤滯易使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當血流不規則或心房纖顫時這種附壁血栓容易脱落形成栓子發生腦栓塞。細菌性心內膜炎由於內膜或內膜下病變細菌常附着在內膜上繁殖與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等集結成細菌性贅生物脱落後隨血液進入顱內也可發生腦栓塞。

心肌梗塞時心房和心室內膜可受到損傷而受傷的內膜易發生附壁血栓在心房纖顫等因素的作用下血栓脱落形成栓子也常造成腦栓塞。

另外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粘液瘤、心臟手術等也是造成心源性腦栓塞的原因。

非心源性的栓子較常見的是脂肪栓子和空氣栓子。當長骨骨折時或因骨折手術骨髓中的脂肪球進入血液容易形成脂肪栓塞;而氣體栓子則常見於胸部、頸部開放性外傷及外科手術、人工氣胸、氣腹以及潛水員、飛行員不適當減壓形成氮氣栓塞;另外肺靜脈栓塞腦靜脈栓塞也是造成非心源性腦栓塞的原因。

怎樣預防腦栓塞的發生?

大多數病人、病人親友及部分醫務人員在對待該病的治療中更多想到或期望的是有更好的藥物(實際上目前用於腦栓塞治療藥物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使病人早日康復而忽視了其他治療方面。

如:病人的飲食由於相當數量的腦栓塞病人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飲食不能(因吞嚥困難)若不給予鼻飼(經鼻插一管到胃經此管將食物直接注入胃內)病人的營養、身體內新陳代謝都會很快出現新的問題如此即使對腦栓塞本身的治療用藥再好也難以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應當把病人的生活護理、飲食、其他合併症的處理擺在首要的位置。腦栓塞本身的治療原則是要改善腦循環、防止再栓塞、消除腦水腫、保護腦功能。抗凝、溶栓等治療多僅在發病的早期有作用因此更強調早期治療。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副作用較小)等抗凝劑對早期的腦栓塞具有一定治療作用因抗凝劑(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應用時應排除腦出血並注意對患者血凝狀態進行監測。溶栓類藥物(如尿激酶、鏈激酶等)亦可能僅在早期發揮作用。

用血管擴張劑及降血壓的藥物時一定注意病人的血壓此類藥物所致的血壓過低將會導致腦缺血的進一步加重應十分注意。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幫助降低血粘度、甘露醇等高滲脱水劑可緩解腦水腫但應用時要注意病人的心臟功能、腎功能情況以免顧此失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5 字。

轉載請註明: 腦梗死與腦栓塞的區別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