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服從”你,因為你沒有對上孩子的“心”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孩子服從於家長,聽家長的話,學生服從於老師,聽老師的話,都是天經地義,無可辯駁的事。
所謂服從的關係是主人、僱主具有絕對控制能力,因此他們控制僕人、僱員。但是孩子並不是家長的僕人,也不是家長的僱員,所以孩子與家長應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而不是服從關係。如果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久而久之孩子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一個孩子喜歡游泳,經常在父母的陪伴下和同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游泳。
有一天,他的父親在單位看報紙,看到一條消息,一個孩子游泳不慎被淹死了。
父親立即給孩子打電話,告訴他下午不要去游泳,孩子問“為什麼不讓去?”父親沒有任何解釋,而是生氣的説“不讓去就是不讓去!”然後把電話“啪”的一聲掛上了。
下午父親下班回到家裏,看到孩子不在,桌子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爸爸,我和同學去游泳了,不是我不想聽你的話,而是想以此告訴你:我已經不小了”
父親知道游泳的好處,但出於擔心安全問題,而不讓孩子游泳,這位父親如果能改變“孩子必須服從家長”的態度,對孩子講清楚事情的原委,並告訴孩子可以去游泳,但必須有安全措施的話,孩子一定會理解的。
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的血緣關係是永遠不會斷開的,無論從親情上、道義上、責任上、義務上,家長永遠不能統治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們不應該覺得,孩子服從家長是天經地義的。
孩子有時不聽家長的話,家長應當主動了解他不服從的原因。比如,有時家長説的話孩子聽不懂,家長必須重説一遍,或者做個樣子給他看,他才服從;有時孩子問為什麼,家長要解釋給他聽,他才服從。當然家長也要留心,不要養成孩子等着重複命令的壞習慣。
一、家讓孩子認同家長的教育內容。
家長應該讓孩子認同你的教育內容,而不是讓孩子服從。教育孩子需要雙方的配合,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家長往往忽略這一重要原則,習慣於“我説你聽”。為什麼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經常出現“頂牛兒”的現象,原因就是孩子對家長説的話不認同。
有時家長的教育意圖是對的,但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對上孩子的“心”。
小孩子挑食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對於不喜歡吃的東西,是應該逼着他吃,還是該放任他?
專家説,孩子的挑食往往是由於家長的某些做法才導致的。
小美是個挑食的孩子,最喜歡吃的就是肉,平時家長為此沒少罵她,可她的習慣依然如此。
為了能讓孩子吃點蔬菜,媽媽想了一招。媽媽給小美訂了個規矩,每天如果想吃冰淇淋或者是巧克力,就必須要吃半碗蔬菜,這個方法還真奏效,孩子果然為了每次飯後的甜品大吃蔬菜。
你是否也想用這個方法應對孩子喜歡吃肉的問題?
可是,這個方法只能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吃蔬菜。小孩子喜歡吃甜品,為了吃甜品,要吃掉半碗蔬菜的規定,讓孩子認為甜的東西,油膩的食物非常好,吃清淡的東西,綠色的食物非常難吃。
假如家長把菜花做成像甜品一樣的可愛食物,相信孩子也會為此而喜歡上吃蔬菜。
家長在強迫孩子吃東西時,即使最後一般以家長的勝利而告終,但依舊無法讓小孩子喜歡上,他所不想吃的東西,你也許可以強迫他吃一次,甚至可以強迫他吃十次,但這種強制的做法,只會增加孩子對該食物的反感,無法讓他喜歡上這種食物。
所以家長在這個問題上要利用一些小計謀,讓孩子自己輕鬆地喜歡上某種食物,而不要靠逼迫來實現。
二、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一種真正的朋友是關係。
孩子是家長生養、培育的親生骨肉,是與家長血肉相連的、最親密無間的朋友。從這個角度上説,家長與孩子之間,何不從一開始就建立一種最親密無間的朋友關係呢?
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一種真正的朋友是關係,才是現代社會中比較理想的一種新型親子關係。
孩子年幼的時候,正是其最無助,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若以家長之心、親人之情、朋友之義,真誠地、全心全意的幫助孩子度過他一生中最無助的階段,當孩子長大懂事之後,在家長年老體衰的時候,他就會以一顆感恩之心,像家長當年對待他一樣,對待他的家長,他會將家長視為他一生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