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們要知道,其實對孩子最好的愛,是不那麼“愛”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健康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對孩子的需求往往是“有求必應”,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需要。相信,我們身邊不乏很多這種父母,拼盡了一輩子的心血,為孩子創造出了良好的物質條件與環境,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擁有的更多,使他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起跑線上和別人競爭。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這種做法,只會是盲目、沒有選擇地滿足着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會產生阻力的。所以,當家長們對孩子表現出這幾種現象時,就應該反思了。

第一點,給孩子的愛不要太滿

在每一個孩子出生之時,都沒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每一個父母,卻有機會要求並改變他的人生。現在有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不像過去父母那輩有三四個親兄妹,家長們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掌中寶,自己小時候沒享受到的儘可能地都滿足孩子,給予他們最好的物質生活,見不得孩子有任何委屈。在他們眼裏孩子只需要學習就行,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全都寄託在孩子的身上,從來不需要操心家裏的事情。於是,孩子們的道德負重更重了,或者變得不知道感恩,家長卻忘記如何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家長應該深刻地意識到:這種無限制的愛,更容易使得孩子變得縱容,不懂得珍惜節制,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理智的愛。真正的愛是要學會懂得控制,教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養成良好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第二點,對孩子無條件地付出

無條件的愛是父母沒有任何條件地愛孩子。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要想表達無條件的愛,就得把對孩子的愛和對他的行為評價分開來看待。父母是一直愛孩子的,但是這不能成為孩子做錯事迴避的保護傘,要教育他們什麼是是非對錯,這樣,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才會更正直更理智。而且父母要教育孩子們,讓他們學會自立自愛自強,具備獨立面對這個社會的能力。

父母能夠把孩子養大成人,但是父母不能陪伴孩子過一輩子,能夠陪伴孩子一生的,是他自己和那顆被父母培養出來的靈魂,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有些苦痛是躲不掉的,給予温暖的支持,讓他們自己面對,從中找尋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我。

沒有天生就會做“父母”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然的,但是教育孩子卻是後天學習的,我們不能因為過於愛孩子,而不加以限制的付出,好的教育,不是父母幫孩子做了多少事,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

父母眼裏有愛,孩子才能心裏有光;父母心中有尺,孩子才能行事有度。我們想看到,在不久的將來,離開父母的孩子,也能過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