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10個禁忌千萬別犯,養生做好十個一!

  12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

  俗話説“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時節,意味着已經正式進入冬季,雪花紛飛,落在地上漸成積雪,因此稱之為大雪。

  由於天氣寒冷,大雪會引發的很多季節性疾病或導致某些既有基礎疾病的加重。比如感冒患者會明顯增多,呼吸道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病情會出現反覆。為了健康這10個禁忌千萬別犯!

大雪節氣!10個禁忌千萬別犯,養生做好十個一!

  資料圖片。曹子豪攝

  大雪節氣!10個禁忌千萬別犯!

  1. 忌整天不開窗

  冬天來臨,很多人怕冷不敢開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誘發疾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職業病科主任趙金垣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解釋,長期不開窗、不能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等,而且一旦發生感染,也容易傳染給家人。

  2. 忌洗澡時間過久

  著名中醫學者羅大倫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在冬天,因為房間都是封閉的,在浴室洗澡時間長了,容易氧氣不足,濕熱蒸騰,體質偏弱的人,尤其氣虛之人,會出現危險。一般控制在20分鐘之內為好。

  3. 忌過早去鍛鍊

  冬季運動宜遲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來運動。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劉佩文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解釋,這是因為冬季的早晨,天氣比較寒冷,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

  4. 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們外出活動減少,出汗現象變得“難得一見”,長期不出汗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減少,常會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加上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導致上火。

  5. 忌熬夜不午休

  大雪時節應早睡晚起,但因天氣寒冷,睡眠會受到一定影響,建議有條件最好睡個午覺,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

  6. 忌情緒起伏大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7. 忌矇頭睡覺

  冬季,有些人喜歡用被子矇頭睡覺。其實,這個做法對身體並不好。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卓伯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很多年輕人喜歡鑽進被窩裏蒙着頭睡覺,或者用被子遮住口鼻,覺得有安全感又暖和。這樣睡覺空氣難以流通,氧氣量會逐漸減少,二氧化碳難以散出,令人呼吸不暢。

  另外,蓋着過厚的棉被對身體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積攢灰塵,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症狀或使其復發。

  8. 忌活動過量

  冬季本來人體消耗的能量就會增多,如果再劇烈運動,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給是依靠血液,這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於心臟不好的老年人,可能會出現危險。

  9. 忌取暖過度

  冬季天寒地凍,老年人怕冷,喜歡用電熱毯或者熱水袋貼身而卧,這樣會引起皮膚出紅斑或燙傷。

  10. 忌亂用加濕器

  進入寒冬,隨着室內開始供暖,加濕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過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濕器不當會引起“加濕器肺炎”。

  鄭州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張華201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比如加濕器沒有正確清潔和消毒,使用時間過長,加濕器內壁就會滋生真菌或細菌,其中一些致病菌會通過細小的水滴顆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養生做好“十個一”

  1、一把大豆——補充蛋白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園園在2014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天氣驟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會趁機侵襲。“飲食方”裏第一個強調的就是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抗體的物質基礎,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鬥爭,維持正常免疫力。

  針對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黃豆、黑豆或青豆等,輕輕鬆鬆就能攝入豐富的蛋白質,且不會額外攝入膽固醇。

  2、一碗羊湯——補腎強筋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凡在2017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羊肉性熱、板栗性温,冬天進補喝此湯就再合適不過了。

  羊肉性熱,味甘,中醫多用於治療腎陽不足、腰膝痠軟、虛勞不足、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等症。枸杞能夠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中醫多用於治療肝腎陰虧、目昏多淚、腰膝痠軟、虛勞咳嗽、消渴等病症。栗子可用於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是不錯的冬季進補佳餚。

  3、一根蘿蔔——下氣消食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博士李春華在2015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白蘿蔔有“賽人蔘”的美譽,中醫認為它能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也就是説,它具有清潔腸胃的作用。每個月吃上幾次,既能增強腸胃之氣,又能將體內淤積的毒素、濁氣通過大小便排出去。大小便明顯正常了,身體由內而外地清爽,吃補品也就不容易上火了。

  此外,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尤其是老人的血管很脆弱,在這種氣候下,着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若是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

  4、一碗粥——温胃驅寒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脾胃肝膽病科主任醫師劉光偉在2015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冬季喝粥是一個温暖胃部又助消化的簡單而有效的食療方法,推薦茯苓薏仁粥,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

  在製作米粥時,可以添加茯苓、薏仁、乾薑等一同熬製。因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濕、温胃功效,而薑片則可以散寒。

  5、一塊生薑——驅寒暖胃

  俗話説:“冬有生薑,不怕風霜。”知名中醫專家羅大倫博士在2016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姜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所以受凍的病人,就可以常喝薑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

  6、一把松子——滋陰潤肺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來要水在2018年健康時報刊文,松子仁性温,味甘,入大腸、肺經,具有滋陰潤肺、美容抗衰等功能,用於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等疾病。

  冬季皮膚乾燥,老人易皮膚瘙癢,進食松子仁,能養液息風,滋潤肌膚,預防和輔助治療皮膚乾燥症。同時,松子仁每百克含熱量681千卡,常食之能給機體提供較高的熱量,尤其在寒冷冬季,對老年體衰、體虛者補充機體的能量,更是頗有裨益。

  7、一個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陝西西安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安軍明在2016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陽池,意味着囤聚太陽的熱量。陽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暢通血液循環,温和身體。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手冷發愁。

  8、一次午睡——保護心臟

  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陸泉於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指出,冬季午睡能緩解疲勞,補充陽氣。午睡時,正值心經當令,能夠保護心臟,休養心血。不過,天氣越發寒冷,午睡時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9、一次泡腳——暖身袪寒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池曉玲在2017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寒從腳起、冷從腿來”。冬季要重視足部的保暖,在睡前用熱水浸泡中藥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耐寒能力,讓睡眠更安穩。例如,用當歸乾薑方泡腳暖身袪寒。 

  取乾薑1兩、附子1兩、黨蔘1兩、當歸1兩、吳茱萸5錢。用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水温適宜,浸足20~30分鐘。有行氣活血,暖身祛寒的功效。

  10、一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教研室講師田栓磊在2011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指出,冬季宜收,不適合做劇烈的活動,可適當做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登山、體操等。運動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症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0 字。

轉載請註明: 大雪節氣!10個禁忌千萬別犯,養生做好十個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