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避免上熱下寒 專家教你正確飲水

一進入炎炎夏日,很多腫瘤患者常渴喜涼飲,但飲入後出現胃脹、腹瀉,嚴重者腹部疼痛難忍。從中醫角度來講,這部分人屬上熱下寒證。

“上熱”通常表現為反覆頭面起癤腫,口舌生瘡,咽乾咽癢,渴喜冷飲,煩躁汗出,夜不能寐等;“下寒”常表現為胃脘部及以下較正常人怕冷,即使是夏天,仍感胃脘腹部、下肢雙足發涼,甚至在夏季夜間睡覺還穿着襪子,食入涼食後加重,大便溏稀,甚至五更瀉。這類人羣在夏季如何飲水解渴?專家在此分享簡單又實用的秘訣。

温度適宜

《難經》中記載“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温”,認為脾胃虛損者,通過飲食調理脾胃,應當順應脾胃生理特性,脾臟損者多虛寒,飲食當以温為主。

《雅尚齋遵生八箋》主張夏季“勿食濃肥,勿食煮餅,當食温暖之物”,強調飲水進食宜多温,少苦寒。特別是在夏季,防寒涼傷及陽氣,也要避免過燙損傷食道,飲水温而不涼不燙,既解夏日燥熱之渴,亦可顧護脾胃陽氣。

不宜“豪飲”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腫瘤患者多數脾胃功能不足,快速大量喝水會增加脾胃負擔,脾不運化水濕則飲入亦不能解渴,甚至出現打嗝或腹脹。孫思邈的《衞生歌》中有言:“太飽傷神飢傷骨……飢餐渴飲莫太過,免致膨脹損心肺。”喝水太急也容易增加心肺負擔。

提前防渴

《靈樞》記載“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指出不按時進食易氣衰,飲水亦是如此。當人體出現缺水錶現時,説明機體細胞已經開始脱水,此時再喝水已經是被動飲水,不利於人體正常代謝。《衞生歌》中言:“太渴傷血多傷氣。”長此以往,人體會處於一種潛在缺水狀態,容易導致血虛陰虧,進而“上熱”更甚。因此,喝水需要定時,變被動為主動,在感覺到口渴之前喝水。

適當補“鹽”

《本草綱目》中對鹽的記載為“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吐一切時氣風熱,痰飲關格諸病。”夏季遇炎熱天氣,或劇烈運動後,人體出汗較多,津液流失,需補充少許鹽滋陰潤燥生津。所以,及時適當地飲用淡鹽水,補充體內電解質,可預防不適症狀的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27 字。

轉載請註明: 健康養生|避免上熱下寒 專家教你正確飲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