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動腦筋,不是因為太笨,大多是家長“慣”出來的!
有的時候,家長的做法和想法是互相矛盾的,比如:有的家長希望自己孩子是個勤勞能幹的生活小幫手,但是卻擔心孩子在做這些事情中會傷到自己;再比如:有的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太調皮,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聽自己的話,但是又擔心孩子長大之後會沒有主見;又比如:有的家長希望自己孩子各科成績非常優秀,但是自己又不想抽出時間陪孩子複習功課。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如果想要讓孩子學會某項本領,那就不要怕孩子吃苦;如果想要讓孩子取的優秀的成績,家長就要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幫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如果想讓孩子做個有主見的孩子,那家長就要試着接受孩子的想法。李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她提出的要求,孩子幾乎都會完成,很少頂嘴。李女士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假期裏,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她發現孩子不愛動腦筋,幾乎什麼事情都得由她做決定。就連老師在微信羣裏發了一個寓言故事賞析,讓小朋友聽完之後説出自己的想法,每當這時候,孩子都會問:“媽媽,我該説什麼?”李女士一開始很生氣,以為是孩子沒有認真聽故事,所以就讓孩子再聽一遍,孩子乖乖地又聽了一遍。雖然他已經能把故事講清楚,但是仍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問題。這時李女士才意識到,不是孩子太笨,而是平時自己幫孩子做的決定太多了,所以才讓孩子遇到什麼事情時,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思想上對父母太過依賴,以至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下降,這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如果孩子身上有這幾種表現,那麼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替孩子做的決定太多了。一、什麼事情都要問父母的意見遇到大的事情,孩子沒辦法拿主意,所以就拜託父母給意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大小事都要家長來幫忙做決定,那一定是缺少獨立思考的表現,長大之後很容易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二、生活中比較被動有的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就是,家長説什麼他去做什麼,如果父母沒有説,那麼自己完全意識不到該做什麼才好。這樣也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表現,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學會主動。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干涉的太多,想要讓孩子慢慢變得有主見,那麼家長一定得先做出改變!1、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試着接受孩子的意見,比如:孩子今天想要穿什麼樣的衣服,想要玩什麼玩具,想要吃什麼菜等。這些雖然是小事情,但是卻是在給孩子獨立自考,並決定的機會。2、多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如果孩子遇到一件為難的事情,這時候下意識依賴父母時,先不要急着幫孩子做決定,要讓孩子自己思考,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3、生活上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其實引導孩子思考的機會有很多,只要家長在生活中多問一下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也參與其中,並提出自己的看法,那麼也會讓孩子變得有主見。只有有主見的人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才不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才不容易被別人左右決定。所以,家長一定要通過生活小事,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主見的人。【暖心寄語】孩子遇事就問家長,自己卻不去思考,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出現這種現象,大多是因為家長在生活中替他做的決定太多。其實家長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嘗試着去做決定,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選擇,這對他來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這個過程中,他轉動大腦獨立思考,還能從中感受到做決定的樂趣,他會認為自己也可以像個大人一樣去做決定了,這還有助於培養他的自信心。【題外話】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個經常替孩子做決定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