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師、專家都常常告誡大家:
每天都要睡夠8小時,不然身體容易疲憊。
這就是不知從何時起,家喻户曉的“8小時睡眠論”。
然而對於如今的所有人(包括中小學生)來説,每天睡滿8小時,簡直比登天還難!
這時候不僅開始思考, 我們真的需要睡滿8小時嗎?
2017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做過一個關於睡眠的研究:
坦桑尼亞、納米比亞和玻利維亞,這些國家當地的狩獵部落(這些部落居民生活,是目前能夠找到的,和我們祖先最為相似的環境和狀態),雖然部落之間相距數千公里之遙,但他們居民每晚睡眠時間卻出奇地一致,即平均6.5小時!
再來看看古人的每日睡眠時間。
據史料記載,古人的日常作息是晚上7-9點入睡,半夜3點就會摸黑起牀打理一切。
原來古人的睡眠時間,也不 夠8小時!
既然從古至今,我們每天的睡眠都不需要8小時,那麼“8小時睡眠論”又是從何而來?
其實這一切,得歸功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
《資本論》中提到,當時的工人平均每天工作10-11小時,沒有雙休日,睡眠時長嚴重不足,因此常出現疲勞事故。
為了反抗這樣的制度,這羣工人們,強烈提出了“888工作制”:
即8小時工作、8小時休閒、8小時睡眠。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
正是這羣打工人上人,為我們開闢了現如今“朝九晚五”工作制度的先河!
01
你到底應該睡多長時間?
打工人提出的“8小時睡眠論”,真的是適合我們的睡眠嗎?
《睡眠革命》作者這樣認為:
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不知何時起,它卻成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睡眠?
《睡眠革命》的作者,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睡眠週期”。
睡眠週期,指的是:
準備睡覺到熟睡的時間,我們把它定為90分鐘。
在這90分鐘內,我們會經歷“非眼動睡眠”、“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幾個階段,而入睡的過程就像是下樓梯,下到的樓梯越深層,進入的睡眠也就越深層。
“非眼動睡眠”階段是剛睡着,意識模糊的時候,聽到一些風吹草動很可能驚醒;
“眼動睡眠”階段,是需要費勁才能把你吵醒;
“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就是進入深度睡眠了,身體一般不會動,也會開始做夢。
因此,不必説我們睡了幾個小時,而應該説我們睡了幾個“睡眠週期”。
睡夠了“週期”,身體才能充分得到休息。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每週能完成35個睡眠週期,就能保證足夠的日常生活。
平均到每天, 5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90分鐘),也就是7.5個小時,是較為合適的睡眠時間。
如若時間不允許,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讓孩子達成規律性的睡眠。
02
冬天的6個睡眠誤區
千萬別再犯了!
寒冷的冬天,媽媽們常常為孩子準備許多保暖工作,可有些事,是不適合運用在孩子身上的!
尤其是下面這6點,很容易就進入了誤區!
1. 給孩子穿很多或蓋太厚
很多媽媽怕孩子冷,給孩子蓋得嚴嚴實實,或是穿上厚厚的睡衣,再讓他入睡。
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一種冬天常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症狀,叫 “蒙被綜合徵”。
“蒙被綜合徵”會引起孩子缺氧、高熱、大汗、脱水,嚴重的甚至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很多家長、尤其是一部分老人,寧願孩子熱出汗,也不能讓他冷着,可這時候,熱比冷更危險!
2. 給孩子用電極式熱水袋取暖
要説冬天的保暖神器,充電熱水袋一定首當其衝。
如今,市面上的充電熱水袋,分為“電極式熱水袋”和“電熱絲式熱水袋”。
在為孩子選購時,一定 不要買“電極式”熱水袋。
國家早在2010年就已經明確,禁止生產銷售電極式熱水袋,因為它極易造成短路爆炸!
區分熱水袋是不是電極式的最簡單方法是:
用手輕捏熱水袋,如果裏面有明顯的弧形線圈裝置,那它就是較為安全的電熱絲式熱水袋;
如果捏到裏面有硬邦邦的圓柱體,那它就是電極式熱水袋,千萬別買!
3. 長時間給孩子用電熱毯
電熱毯也是冬日保暖神器,但如果長時間給孩子使用電熱毯,高温會讓孩子在睡眠中極度缺水,從而引發疾病。
如果天氣真的太冷,建議在睡前,用電熱毯暖被窩,孩子睡覺了就一定要關掉!
另一個友情提示, 買電熱毯一定要買正規品牌,以避免孩子“尿牀”,引起短路,出現意外。
4. 利用週末補足睡眠
每到週末,有些孩子會趁機“補覺”,日上三竿才起來,非但不能神清氣爽,反而腦袋昏昏沉沉。
有專家向我們解釋道:
當睡眠不規則時,人的整個身體就會進入無規則狀態,食慾低下、噁心、變得抑鬱,或是無法集中精力。
一定不要一整天在牀上處於昏睡狀態,連續15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會導致生物鐘紊亂,還可能讓人難以入眠。
因此,週末不建議矇頭大睡到中午,最好的方式是,先和平常一樣起牀,吃個早餐,再去小補個覺。
5. 睡覺時,為了睡個暖覺緊閉門窗
事實恰好與此相反,保持空氣的流通,才能讓孩子睡個好覺!
荷蘭埃因霍温理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
在通風好的房間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更低,這意味着睡眠深度增加、睡眠效率提高和醒來次數減少。
因此,一定要流通的空氣!
如果實在覺得冷,那就給窗户留一個小縫兒!但不要直吹頭頂或腳底。
6. 給孩子睡前泡腳
許多人都有睡前泡腳的習慣,雙腳暖暖地再去睡覺。
睡前泡腳雖然對大人有益,但卻不適合孩子。
孩子體內較熱,容易上火,用熱水泡腳,會熱上加熱。
更可怕的是,常用熱水給孩子泡腳,足底韌帶遇熱變鬆弛,不利於弓足的發育!
03
叫醒孩子的方式有很多
但千萬別這麼做!
想要在寒冷的冬天裏,叫醒熟睡的孩子,可謂是比登天還難。
不願睜眼、不願出暖和的被窩,換誰都一樣!
但事實不允許,孩子還要早起上課,媽媽們只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想要叫醒熟睡的孩子,可千萬別用下面2種方式!
1. 憤怒地大吼大叫
冬天的清晨叫醒孩子,是媽媽做的最容易失去耐心的事之一。
一不小心,暴脾氣就上來,嗓門也不自覺提升,大吼大叫的程度不亞於輔導作業。
但是,一日之計在於晨!
如果孩子一大早就被大吼大叫喊醒,很容易讓他產生厭煩的心理,也讓他失去了安全感。
更可怕的是,被粗暴喊醒的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會減慢,直接影響他的身高!
2. 猛地掀被子
掀娃被子也是常見的叫醒方式。
尤其是在冬天,這招更好使,被子一掀,冷風一吹,孩子立馬跳起來。
但這對於在發育中的孩子來説,卻同樣不合適!
熟睡狀態的孩子,身體的代謝較慢,全身維持着一定的恆温。
猛地掀開孩子的被子,是很容易感冒的!
長期以往,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得不償失。
04
為孩子制定完美睡眠方案
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上乘的睡眠?作為好媽媽,是需要 我們潛心研究的!
為孩子定製完美睡眠方案,應該充分考慮到睡前的準備,以及叫醒孩子的方式。
1. 睡前準備
《睡眠革命》一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
睡眠不僅僅只有在牀上的入睡時間,同時也包括入睡前後的90分鐘。前後的這兩個90分鐘,是達成高質量睡眠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往往被我們忽略。
因此,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睡眠,入睡前的準備很重要。
(1)關閉電子產品
孩子即將入睡前,就不要再給他看電視、手機、IPAD了。
電子產品屏幕的藍光,會讓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眠。
當然,如果有聽歌助眠的習慣,可以不用強制性地摒棄,只要儘可能不用到眼睛就好。
(2)控制光線
我們的生物鐘,是根據對光線的感知,來進行工作的。
也就是説,入睡時間到了,調暗光線,就會不自覺地進入昏沉狀態,大腦和身體也會逐漸進入睡眠的狀態。
如果孩子害怕,不敢關燈睡覺,那麼建議將房間內的燈光調成暖黃色,可以提供給他一定的安全感。
等孩子睡着後,再為他關燈。
(3)調節温度和濕度
良好的睡眠,少不了舒適的温度和濕度。
睡眠的理想温度是 18.5攝氏度左右,稍低一些的温度是有利於睡眠的。
調節濕度的作用在於,避免一晚滴水未進,引起口舌過於乾燥。
可以在卧室放上梔子花盆栽等綠植,植物的蒸發作用,能幫助調節温濕度,幫助安神入眠。但注意卧室不宜放過多的植物。
(4)降低睡眠噪音
研究表明,影響睡眠的聲音強度是 50分貝。
孩子睡覺時,家長應儘量保持安靜,減小電視聲音,戴上耳機看手機,幫助孩子營造安靜的入睡環境。
睡前可以給孩子播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鋼琴曲等,也能放鬆精神,幫助入睡。
(5)整理好睡眠狀態
睡覺前整理好自己的小書包,避免第二天出門手忙腳亂。
另外,和媽媽商量好,第二天要穿什麼衣服,並擺放在一旁,也能避免由於惦記瑣事,而影響睡眠質量。
讓孩子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你就能足夠安心地鑽進被窩入睡。
(6)舒服的入睡姿勢
睡覺時,採用嬰兒的睡姿,能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
身體側卧,躺向自己非慣用手一側,雙膝微微彎曲,手臂置於胸前,輕輕交疊一起,頸部、頭部和臀部形成一條平滑的直線。
這樣的睡姿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同時也能夠幫助改善有些孩子打鼾的情況。
2. 叫孩子起牀的方式
(1)用柔和的光線喚醒孩子
清晨叫孩子起牀時,可以先輕輕地喊她的名字,然後走到窗邊,拉開窗簾,保留紗簾,千萬不要開燈。
這樣做,能夠避免強烈的燈光和太陽光,刺激到孩子的雙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孩子的視力。
(2)用觸摸喚起孩子
還可以用觸摸孩子的方式來喊醒他。
摸摸臉,拍拍手臂,捏捏腳,這都能夠讓孩子的身體,逐漸進入甦醒的狀態。
05
各年齡段睡眠時間表
附上一份推薦的孩子各年齡段,每天睡眠時間表:
如果課業不太繁忙,儘可能讓孩子保證足夠的睡眠;
如果課業過於繁忙,也一定要讓孩子準備中午午休!
每個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都會有一定的區別,千萬不要“死磕”在8小時上,只要他第二天精力充沛、心情愉悦,就能充分證明他的睡眠是足夠的!
當然,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是建議讓孩子多睡一會兒。
睡眠不僅能讓孩子得到休息,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幫助孩子長個兒,是成長過程中必備的!
點個 “在看”,並 “分享”給更多人,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優質的睡眠,一夜好夢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