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到了小寒,又冷又燥,少吃這些,讓身體温潤,温暖,安度這個最冷冬日:
生冷寒涼:
生冷寒涼食物易傷脾胃,故不可生吃水果及生吃蔬菜。把水果煮一煮,蔬菜也是做熟了吃,讓脾胃更舒服。
煎炸,炒貨:
這是一個乾燥的冬天,吃下去的「燥」會更加劇身體裏的燥,而讓人變得更加容易上火,因此,温熱燥香、煎炸炒爆、性熱上火類食物少吃,如鍋巴、炒瓜子、炒花生、炒黃豆、還有熱性的調料:胡椒、花椒、蒜、茴香、丁香、肉桂等。
腰子:
《金匱要略》曰:“冬三月,勿食豬羊等腎。
不適合吃的東西差不多,適合吃的食物呢?其實是由你的體質決定的。那麼問題來了:我是什麼體質?又適合吃什麼呢?
瞭解自己的體質,這很重要!因為你的體質決定了你要吃些什麼。
每個食物都有它自己的性格,油膩香辣好吃也促生痰濕。寒涼清潤的食物對有些人來説簡直解了千年之渴,但對另一些人來説,可能就是拉肚子變陽虛的殺手。
為啥呢?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體質 × 不同的食物,沒有好壞,全在於搭配。搭配好了,用食物的偏頗幫助你改善身體的偏頗,搭配的不好,吃下去會越來越不舒服。
你呢?你瞭解自己的體質嗎?
它會把人的體質分為9種,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各種體質都有什麼特點呢?
1.氣虛質説話有氣無力,老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常感疲乏氣虛的人抵抗力弱,容易感冒,病後痊癒也慢因為氣虛下陷,容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毛病
2.陽虛質手腳冰涼跟涼菜冷飲有仇,一吃就拉肚子內向沉靜,可謂「宅神」,又虛又懶不想動就像生命缺少太陽,暖和什麼的與你無緣
3.陰虛質熱、熱、熱,夏天不用説,冬天穿多一點都燥手腳心發熱,心煩氣躁面頰發紅,舌頭也是偏紅少苔老喝水還是口乾舌燥,皮膚也發乾
4.痰濕質吃什麼都胖,腹部鬆軟的肉肉總是捨不得離開總是就油光滿面了,洗臉不怎麼管用總是有痰咳不乾淨,尤其早上起牀後眼睛腫,眼袋大,太毀形象了
5.濕熱質毛孔粗大,油光鋥亮,痘痘不斷體味重,容易有口氣、腳氣上茅房就是受罪,小便發黃,大便不爽愛出汗,身上總有黏黏的感覺
6.血瘀質臉上總像蒙着一層灰,洗都洗不乾淨稍稍磕碰就容易紅一塊紫一塊嘴唇舌頭髮暗,甚至有瘀斑痛經
7.氣鬱質多愁善感、脆弱憂傷,一點小事糾結半天口乾口苦,肋骨一帶總是緊緊的不舒服愁眉苦臉,老皺眉頭,歲月痕跡都很深
8.特稟質超級敏感,鼻涕噴嚏總是停不下來花季好難過,一點點花粉就能放倒你別人的美味海鮮,可能是你的致命殺手總之一遇到特定物質,就會迅速有過敏反應
9.平和質平和質簡直就是人生贏家!「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
今年的冷,大家都有感受,記得剛開始北方降温的時候,南方的網友還説温暖如春,然後冷空氣飄了兩天,就凍得沒有動靜了。
天冷最難受的就是陽氣,大家要做好禦寒準備,尤其是護好腳踝和肩頸大椎穴,呵護一身陽氣。
我這兩天在北京地鐵真的看到還有很多人露腳踝。腳踝不僅要衣服厚,最好用厚襪子保護起來,尤其是保護這裏的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原穴,本源、根源也。這裏不護好,腎氣虛的早。
尤其是陽虛體質,血寒則凝,血瘀體質也比較危險。對於陽虛怕冷,血瘀體質也比較高的朋友可以多吃點當歸羊肉生薑湯。做一個温暖的人。
原方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10克,生薑三片(日常養生不用放那麼多藥材)。
做法:
1、當歸沖洗乾淨,用清水浸軟。
2、羊肉切塊,冷水入鍋,水沸後去浮沫,撈出。
3、砂鍋內放入羊肉、當歸、生薑,旺火燒沸後,小火慢燉1小時,食鹽調味即可,反胃者可加入少量白胡椒。
不喜歡自己做的朋友也可以用懷姜膏調理陽虛、血瘀體質。尤其是手腳涼怕冷、胃寒不敢吃涼、腰腹涼的問題。
小寒這段時間,體內的火被金壓制着發不出去,身體就容易有鬱熱。又冷又容易上火,這怪不怪?那人們容易得什麼病呢?
身體上部發生手腫,咳嗽氣喘,嚴重的甚至會血液上湧。看,這上火還不輕呢!冒痘、牙痛、嗓子疼都是小case了,重的都是「流血事件」。
疾病生於皮膚之內,在內則由脅肋一直向下到少腹,感覺內部冷的病,調治上要針對客氣陽明燥金,用酸味來補金,用辛味來瀉金,用苦味來克金以達到泄金的目的。
本來今年就冷對陽虛不友好,鬱熱還嚴重,上熱下寒怕冷又上火的朋友更難受了。
雖然上火,但今年這麼冷,千萬不要用涼茶,身體很怕冷的。那上火、上熱下寒體質怎麼辦呢?
冬季是腎的季節,腎是“先天之本”,決定人一生的生長、衰老,這時候最適合温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
尤其陽虛的人,適合喝點藥酒滋補身體。有條件的可以找中醫根據體質開個泡酒的方子泡酒喝,不過最好提前準備,泡還得一段時間呢。如果沒準備,可以試試這道温中散寒,温補氣血黑糯米酒。黑糯米酒30毫升,紅糖一勺,生薑3~5片。放入鍋中煮開即可。
為什麼要用黑糯米酒呢?黑糯米酒其實是古法黃酒的工藝,跟多數黃酒不一樣,加了一道火灸工藝,醇厚香甜特別暖身,哪怕酒量不佳也很好入口,酒勁不大。且色黑入腎,正應冬令。
從今天起到立春前,早上起牀後、晚上睡前趁熱喝。最適合宮寒、痛經、上熱下寒、胃部和小腹發涼、容易腹瀉、食後腹脹、手腳冰涼等情況。
冬季進補不能多
冬季進補,很多人想的就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到了冬天,陽氣內收,脾胃陽氣足足的,消化強,胃口也好。
火鍋、麻辣燙、炸雞、漢堡、烤魚.....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多了,不説進補,吃飯都能吃到胃脹,胃腸不通。
吃的多,但運動少啊!
吃多了的食物堵在胃腸,有了積食,不需要吃補藥,就給身體吃的熱量足足的,吃出了火,吃出了濕。
如果吃出這些煩惱:
四肢沉重,下午感覺身體發熱,體温又不高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胃腸脹滿難受口渴、口苦,噁心不想吃東西舌苔黃膩腹痛腹瀉,小便黃,異味大體質濕熱比較高的朋友,要多吃白蘿蔔,或者用白菜和木耳炒菜吃。
《本草綱目》記載,木耳能通調腸胃氣,排毒氣,還能清胃腸濕熱垃圾,其中以柳木上的木耳調理胃腸最好。
秋冬進補,高湯燉肉的間隙,專門吃一頓清理胃腸的白菜炒木耳,緩解緩解胃腸的壓力,幫助胃腸清理垃圾。
借用蘿蔔的種子萊菔子清理胃腸積食,搭配健脾祛濕的山藥,茯苓等食物幫助脾胃運化食物,清理濕熱垃圾,讓你的身體更乾淨,更通暢,這樣皮膚也會更好。
還有些朋友吃甜食多,吃肉、油膩的多,身體陽氣又弱,體質測試痰濕比較高。
體形肥胖,尤其是肚子,肉又多又軟容易胸悶,痰多總是感覺勞累、犯困身體沉重不舒服還喜歡吃肥甘醇酒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白膩這時候推薦多運動,出出汗,尤其是多泡腳。晚上泡腳的時候,水温熱點,多泡會兒,泡到全身、頭部都出汗,讓體內的垃圾水濕都通過毛孔排出去。
出汗後全身都會感覺輕鬆,大腦也不再頭暈發沉,會特別清醒,舒服。
白天可以艾灸一下豐隆穴、足三里穴,或者吃茯苓山藥粉。
世補齋醫書:「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濕。」
茯苓+山藥:補肺腎,健脾祛濕主力軍;薏苡+蓮子:健脾益氣,適合冬季進補。
特別適合痰濕體質,很多人吃完不僅濕氣少了,皮膚透亮了,黑頭髮也多了。因為濕氣少了,氣血就能到達、濡養全身了,皮膚看起來也會更好看。
養生最重要的是:注意生活中忽略的問題。《黃帝內經》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養生之聖人能識之,故言“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從四時陰陽之變,是謂“以從其根”。
大家都知道養陽避免凍到,反而容易忽略養陰,出現着急進補養陽而傷陰,甚至過量進補傷脾胃,生濕熱的問題。今年的進補,大家一定要慢慢來,跟着身體的狀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