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
養孩子是一個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要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支撐,也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即使家長做好了心理準備,有時也會因為一時疏忽,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更何況家長也是人,也會有不耐煩、生氣的時候,面對孩子的調皮有時也會忍無可忍。
想把一個孩子教好千難萬難,但想把孩子養廢就很簡單了,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容易養廢孩子,希望這些錯誤你沒犯。
小滿很早就出來工作了,沒幾年就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兩人相處不錯就選擇了結婚。很快,就有了孩子。因為夫妻兩文憑都不是很高,也不講究科學育兒,還是按老一套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犯錯就打罵;考試考好了一點就讓孩子不要驕傲,要多學習;孩子不聽話就關小黑屋。
於是明明小時候聰明伶俐的孩子長大後不僅逃課厭學,還非常仇視小滿夫妻兩。
看着孩子不思進取、蠻橫暴躁的樣子,小滿不禁有些後悔,明明孩子犯錯時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但兩人為了省事選擇打罵孩子。當時是輕鬆了,但現在看來,後患無窮。
1、無條件寵溺
網絡上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熊孩子”欺負別人的事情,在我們指責“熊孩子”蠻橫霸道的時候,也要知道他們是如何養成的。
俗話説“被偏愛的就會有恃無恐”,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在縱容孩子犯錯。當孩子幼時犯下第一個錯誤時,家長無條件的縱容,一次次拉低了孩子的底線,讓孩子養成了一種“如果不能滿足我,我就發脾氣”的心理。
在家時,家裏人可以寵着愛着,但當走出社會時,孩子會發現自己的唯一學會的技能——發脾氣完全沒用。
2、打罵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説:“多數父母都會時不時地產生想要打孩子的衝動,與其説這種感覺是孩子的行為所致,倒不如説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疲憊、壓力、焦慮或不快。”
打罵教育就是家長用打罵孩子的手段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是家長自己是輕鬆了,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則難以磨滅。打罵孩子不會讓家長的負面情緒消失,只會轉移到孩子身上。所以想要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家長不能以“打罵”為手段教育孩子。
3、忽視孩子的情感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當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好的,比如熱情和愛;當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見,就變成黑色的,比如憤怒、攻擊,是破壞性的。”
優秀的孩子是家長用愛與關心澆灌出來的,當家長忽視孩子的情感時,孩子容易敏感又自卑。
所以家長不要以為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支撐就好了,適當的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親子互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的寶媽寶爸羣體以80、90後為主,也更講究科學育兒方法。但是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根據孩子的情況不斷調整,加以自己的思考,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教養。
家長最容易養廢孩子的這3件事,你做了哪件?或者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裏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裏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