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太極拳健身到底要不要練勁?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健康

練太極拳要不要練勁?這是每個練拳人都必須自思、自問、自答,誰都繞不開的問題。

一位太極拳的前輩説,練太極拳要“由着熟而漸悟懂勁”。可見懂勁、練勁、用勁在太極拳練習中,是至關重要的。練勁,是習練太極拳之精要。不懂練勁,不會練勁,就學不到太極拳的真功夫。得其皮毛,舍其精要,起不到健身祛病的作用。

為什麼要練習太極拳必須學會練勁呢?

這是因為勁力是太極拳的靈魂。

太極拳的內勁,不僅是臨陣制敵的功力,也是日常健身的法寶。所謂勁,就是運動中力量的運用,也叫做“勁力”。

陳鑫認為:太極拳的內勁是“以意行氣,輕輕運力,發於丹田,運行骨縫之內,再由骨縫運於肌膚,貫注於四梢(兩手尖,兩足尖):復歸于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逐漸產生一種棉軟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內似鋼條的一種勁。

楊澄甫也曾説過:“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而氣即至焉。如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是真正內勁。”可見太極拳的勁是與意和氣有很大關聯的。太極拳作為武藝之源,原本是民間武術的拳術之一,是為搏擊和防身之用,沒有勁力是很難達到搏擊敵人防身自衞的目的,而不會運用內勁,也很難收到出奇制勝、出神入化,戰勝對方的功效。

內勁為太極之魂,無魂之拳,如同人之行屍走肉,只是空殼子,花架子,華而不實,脆而不堅,毫無用處的,尤其是在竟技比賽和太極推手中,無勁力,如同弱不禁風的病人,是很難經得起一搏的。

如何找到太極拳中的勁點呢?

  一、梢節領勁

  梢節領勁,兩頭捲曲是太極拳訓練的總綱。這裏的梢節是指肢體中的兩手和兩腳。(這裏要區別古人太極拳論中“發主血梢,甲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的梢節概念)因為只有梢節領勁。

  你的拳頭才能領進如蛇頭,而不是甩動如虎尾,是主動的直入主題而不是被動的奔向目標。仍以“掩手肱拳”為例,擊發時上肢以手領勁,右拳則可以做到穩、準。

  練太極拳一定要訓練腳上功夫,太極功夫始於足下。只有保持下身穩固,上身才能落落大方的實戰。

  下肢的“梢節領勁”指得是在兩腳蹬地反彈的同時五指抓地,這樣才能夠做到松跨圓襠,才不會出現腳下無根的感覺。

  從技擊意義上講,氣、意、勁到梢節是攻防中必備的條件,從健身角度講,梢節領勁就是説未梢神經在大腦的調動下高度活躍,尤其是老年人,末梢神經通暢了,自然能強身健體,延緩衰老,這也揭示了梢節領勁也是太極拳能夠強身健體的基本條件。

  二、五弓齊備

  兩頭捲曲的直接效果是五弓齊備,即使是在發力的一瞬間,你的五弓的形態仍然不能發生形變,換而言之你的手臂不能伸直;你的腿也不能蹬直,你的胸脊也不能挺直,假如任何一張弓發生了形變,擊發的“勁點”則不容易形成。

  一隻拳頭時刻都要屈蓄有餘,才能進退有度,收發自如,兩條腿只有在沒有遭到破壞的情況下,才能做到松襠圓胯,虛實變化,保持重心穩定。

  三、螺旋纏絲

  纏絲勁是太極拳的的特色,有了螺旋纏絲,你的力就有了方向,不會飄,而且在達到勁點的一剎那具有穿透力,直入五臟六腑,這就像有來復線的槍膛裏射出的子彈較土製獵槍的霰彈更具有威力一樣,也是太極拳的勁別區別於其他外家拳的顯著特點。

  有些人在走太極拳的四正勁棚、捋、擠、按的時候會用螺旋纏絲勁,但是在走太極拳的四偶勁採、列、肘、靠的時候,亦即進攻打擊對方的時候,卻不會走螺旋纏絲勁了,這樣你打出勁點還是缺少了太極拳的味道。

  四、公轉自轉

公轉,是指身體以腰為軸的旋轉;自轉,指相對處於梢節部位的旋轉。比如上肢部位的螺旋纏絲勁較之腰部的旋轉就可以稱作自轉。公轉與自轉相結合就使你的打擊更具有靈活性和穩定性。

這個公轉,一方面可以增加你梢節螺旋運動的長度,亦即加大了攻防運動路線的長度,另一方面,公轉的形成是要通過擰腰松胯、屈膝合襠、五指抓地來實現,這樣就能穩定重心,變換虛實,可以更加有效地把全身的“整勁”送到勁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