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提高胸悶變異性哮喘認知率

專家呼籲:提高胸悶變異性哮喘認知率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實習生 白子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近日, “胸悶變異性哮喘發現20週年”宣教活動啓動會在京舉辦。會上,《胸悶變異性哮喘診療建議》(以下簡稱《診療建議》)以及《健康中國 胸悶變異性哮喘 我們共同關注——致醫療界和各位同道倡議書》正式發佈。中國呼吸及哮喘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就提高胸悶變異性哮喘認知率等話題進行討論。

據悉,《診療建議》強調,胸悶變異性哮喘沒有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等表現,亦沒有典型哮喘患者肺部聽診時常見的哮鳴音,臨牀醫生診斷時,胸悶患者除了考慮心血管、消化、神經肌肉、精神疾病外,還要考慮胸悶變異性哮喘可能,必要時對疑似胸悶變異性哮喘的患者進行肺功能和支氣管激發試驗等檢查。

“胸悶變異性哮喘的實際患者羣體應遠超這個數字,這類患者無喘息症狀、無哮鳴音,患者可能被誤診為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綜合徵、精神疾病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沈華浩教授指出,據估算,中國已確診的胸悶變異性哮喘患者近28萬人,導致誤診的根本原因還是醫生對胸悶變異性哮喘認識不足所致。

會上,《醫師報》聯合新華網、科技日報、工人日報、健康報、搜狐健康等媒體同仁共同發表了《健康中國 胸悶變異性哮喘 我們共同關注——致醫療界和各位同道倡議書》。與會專家期待,胸悶變異性哮喘診療建議和倡議書發佈後,可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進一步瞭解胸悶變異性哮喘,推動規範化診療。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蔡紹曦教授認為,胸悶變異性哮喘患者除胸悶外並未出現其他症狀,如咳嗽、喘,但在共存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疾病的影響下,部分臨牀醫師易發生誤診、漏診的情況,往往會忽略主要症狀,缺乏根據主要病因進行治療。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清玲教授表示,走出誤區的前提是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她解釋道,並非所有的哮喘都表現為喘息,有的患者僅僅只有一個症狀,比如主要表現為咳嗽或者胸悶,醫學上稱為咳嗽變異性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 “只有當診斷正確時,治療才會找到方向。”她説。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66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呼籲:提高胸悶變異性哮喘認知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