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漫談:生薑與乾薑,温表陽裏陽大不同

仲景中醫師承學堂

姜,枝葉長茂,根株橫溢,感坤土之氣而昌盛,其生用辛散,熟用和中,能去臭氣,通神明。許慎的《説文解字》曰:“?(姜),御濕之菜也。”[1]可見古人在造字本義上就表示“?”能發太陽之表以化僵,屬御濕逐寒之物。

生薑

生薑為老薑所生之子姜,生薑鮮嫩,所具生髮之氣渾全,氣味辛竄,走而不守。書載生薑主治雖多,但總以發表除寒、開鬱散氣、辟惡除邪為要,其曰傷寒頭痛、鼻塞可用者,藉其宣散通肺之力;辛主散,咳逆嘔噦必用者,得其開提散鬱之義。《神農本草經》乾薑條下雲:“生者尤良”,[2]取其氣性之清烈,以發汗逐邪,宣達胃氣,故仲祖立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治表寒諸證並呃逆嘔吐者,多用生薑。

生薑辛入肺,以通氣宣暢。肺主氣,為相傅之官,猶宰相輔佐君主,故通神明,神明通而一身之氣正,中焦元氣亦定,則脾胃出納之令行而邪氣自不能容,故曰去穢惡。

生薑之辛散伍甘緩之大棗,歸衞入營,旋轉於其間,則營衞因之而調和,能逐一切外感不正之氣。成無己指出:“姜、棗味辛甘,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衞,藥中用之,不獨專於發散。”[3]

生薑若只用皮則辛涼,大凡外皮,多反本性,故寒。以能和脾利水,可消四肢浮腫,五皮散用之,取辛則能行、以皮達皮之義。

脾寒嘔吐宜兼温散者,生薑宜煨熟用之,即用草紙包裹,以清水浸濕後直接放入火中,待草紙焦黃,姜半熟為度。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稱:“煨姜以和中止嘔,用生薑畏其散,用乾薑懼其燥,惟此略不燥散。”[4]

中藥漫談:生薑與乾薑,温表陽裏陽大不同

乾薑

乾薑為老辣之母姜,即種姜或宿根,去皮後依法所制之乾燥品,其色黃白而氣辛、性温,質堅結,為温中之專藥。丹溪雲:“留皮則冷,去皮則熱。非皮之性本冷,蓋留皮則行表而熱去,去皮則守中熱存。”[5]乾薑受氣足,體質收束,氣則走泄,老而味厚,比生薑辛熱過之,所以止而不行,專散裏寒。治小腹冷痛,如腹痛身涼作瀉、完谷不化,入理中湯,以理中焦,定寒霍亂,止大便溏瀉;用於乾薑附子湯,則治下焦,附子無干姜不熱,大有回陽之力。如喻嘉言所述:“用附子、乾薑以勝陰復陽者,取飛騎突入重圍,搴(搴qiān:拔取)旗樹幟,使既散之陽,望而爭趨,頃之即複合。不知此義者,加增藥味,和合成湯,則反牽制其雄入之勢,必至迂緩而無功。”[6]

生薑之走,乾薑之守,繫於老與嫩,猶如人年老之喜靜與年少之好動,雖源自一物而大相徑庭,乾薑能温太陰之陰,生薑可宣陽明之陽。

《本經》、《別錄》只有生薑、乾薑,並無炮姜,後人將乾薑炒至表面呈棕褐色、截面棕黃色,併發泡鼓起、質地疏鬆,氣香、味辛辣者,謂之炮姜;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體輕、質鬆脆,微苦、微辣者,為姜炭。生者熱而能散,炮者熱而善守。姜味本辛、色黃白,炮過則辛味減、色褐黑,用其黑澀之性,故主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

繆希雍在《炮製大法》中認為:“若產後血虛發熱及止血者,乾薑需炒黑,温中宜炮用。”[7]新版《全國中藥炮製規範》則明確指出:“炮姜温中散寒,主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姜炭温經止血,治吐衄崩漏,陰虛失血。”[8]

生薑、乾薑和炮姜本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宜於脾胃寒證。生薑善於散表寒,為嘔家之聖藥;乾薑偏於祛裏寒,是温中散寒之要藥;炮姜善走血分,止而不移,長於温經止血。

曹俁

幼承庭訓,及長學醫,師從荒石、孫曼之等良師修習易道、岐黃之術。學與年俱進,以取象比類與中醫氣化學説見長,風藥的臨牀應用亦具特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藥漫談:生薑與乾薑,温表陽裏陽大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