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先天性耳前瘻管要不要手術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健康

經常有朋友問先天性耳前瘻管的問題,如何預防其出現,如何避免感染,是否都需要手術,什麼時候應該進行手術等等。我總結了一些個人的經驗,希望能給這些朋友一些幫助。


説先天性耳前瘻管大家可能還不清楚是個什麼疾病,但説到“耳倉”“聰明洞”,多數人可能就就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先天性耳前瘻管是胚胎期發育異常而出現的疾病,出生就有,多數位於耳輪腳處,外觀看上去就是一個窟窿眼。有些人是一個小坑/凹陷,看不到明顯的窟窿。

總有朋友問這個瘻管是怎麼來的,教科書上的解釋是遺傳導致,實際情況中沒有明確遺傳表現的也不少見,所以大家也不必去糾結如何預防了,就是個概率的事,誰趕上算誰的,實在是沒有方法能預防其出現。


有這個窟窿其實也不必緊張,對於多數人來説並無大礙,平時可能會流些分泌物出來,有些難聞的味道,直到終老,僅此而已。而有一小部分人就比較麻煩了,有可能會反覆出現感染,輕者紅腫,重者破潰或需要切口,這是一個比較煎熬的過程,尤其是在孩子身上出現時,家長的焦慮可想而知。

前面提到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其出現,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不讓其感染呢?非常遺憾的是,這個也沒有。從耳科醫生角度來説,只能提醒大家日常別去隨意擠壓,因為從外看是一個窟窿眼,內部則是像一顆大樹的樹根,延伸的方向和深度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盲目擠壓雖然可以擠出一部分分泌物,但必然造成另一部分被擠到更深的區域,反而是造成感染的誘因之一了。


在出現感染的早期,只有全身用藥(口服/注射)抗生素才有扭轉感染的作用,局部塗抹的藥物難以透過皮膚的屏障進入瘻管內,無法起到控制感染的目的。部分病例症狀輕微,紅腫幾天就沒事了,部分病例會在耳前形成膿腫,需要切開引流排出膿液。切開引流是為了儘快排空膿液、縮短病程,等自然破潰會遷延很久,痛苦更久。

切開引流並不是瘻管切除手術,只是治療瘻管形成的膿腫,對瘻管的結構並沒有實際的影響,這也就意味着日後依然有可能會再次出現膿腫的情況,所以針對先天性耳前瘻管的手術問題,我的處理原則如下:如果瘻管沒有出現膿腫破潰/切開的情況,可以不考慮手術切除;如果出現過膿腫破潰/切開,那就得考慮進行瘻管切除手術,徹底剷除瘻管組織,永絕後患。

牽涉到具體的個人,瘻管切除手術時機可以選擇在一個身體狀況最佳的時段,不必急於一時。成年人多數可以局部麻醉下進行,兒童和少數無法配合局部麻醉的成人可以選擇全身麻醉。

最後提一句,瘻管切除手術難易差別較大,有些人反覆感染破潰,瘻管結構混亂,一次手術未必能完全剷除,再加上醫生經驗技巧的差異,有部分病例需要多次手術才能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