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由於顏色的關係,因此也有人稱為“紅蘿蔔”。根據中醫書籍記載,應是在元朝的時候,從西域傳入中國。明朝李時珍認為它是從“胡地”(外國)移種過來,氣味微似蘿蔔,因此稱為胡蘿蔔。
中醫古籍上記載,胡蘿蔔:“味甘性辛,微温,無毒,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有益無損。”“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意指它具有助消化、健胃整腸的作用,所以就將胡蘿蔔作為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促進食慾的一種食物。
胡蘿蔔營養豐富,《本草綱目》推崇食用胡蘿蔔“有益無損”。
胡蘿蔔的紅色是一種β原胡蘿蔔素,而這正是胡蘿蔔本身的營養價值所在。β原胡蘿蔔素在體內經過消化分解等一連串的生化反應過程後,就會變成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預防眼球乾燥、夜盲症和皮膚的乾燥及瘙癢,對人體相當重要。
另外,中醫也認為胡蘿蔔具有補血的作用,因此,素食者可以用胡蘿蔔搭配其他菜餚,製作成素食的補血湯,美味可口又營養豐富。
胡蘿蔔的清洗儲存:依一般蔬菜方式處理,耐儲存。
胡蘿蔔雖好,但很多人都吃錯了,有兩點很重要,不然吃還不如不吃!
禁忌:胡蘿蔔含有一種破壞維生素的酵素,它對熱及酸的抵抗力都非常薄弱,所以為了不破壞維生素的營養,食用時不宜加入太多的醋。
β原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所以炒煮時略多加些油,可增加腸胃道的吸收,同理,和油脂或肉類一同烹調,可以使養分更容易攝取。
朋友們,你們愛吃胡蘿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