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安全感,基本上都來自於父母。
自從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安全感就全權交給了外界環境。生理方面的安全感來來自於適宜的外界温度,沒有噪音,沒有光污染。
而精神方面的安全感,則是來自於媽媽的保護。在陌生的環境中,媽媽有沒有在第一時間保護寶寶,有沒有讓外人的言語刺激到寶寶。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
今年是小王結婚的第二年,這次過年回老家從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口之家,一想到要走街串巷給七大姑八大姨拜年,小王就愁容滿面的。
不是覺得給親戚們拜年很麻煩,而是覺得村裏的老年人經常是口不遮攔,開一些讓成人都很難為情的玩笑。要是打趣小孩子的話,自己該怎麼辦呢?難道大過年的就要當眾撕破臉嗎?
但是,過年拜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畢竟今年還生了孩子,要是不走動的話,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考慮再三,小王把從前過年親戚們可能開的玩笑全都想了一遍,覺得自己提前想出對策的話,情況或許就沒有那麼尷尬了。
等到來到親戚家之後,小王才發現,自己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剛到的第一家,大舅就拿着酒杯迎接自己,甚至還説要給小娃娃喝一口酒,這真是嚇壞了小王。
等到了第二家,姑媽抱着孩子就一頓舉高高,孩子嚇得嗷嗷叫,小王看得真是太揪心了。生怕孩子被摔倒地上。
這樣的驚嚇必須要喊停了。小王回到婆婆家,對着婆婆怒吼,他們實在是太過分了,這年我沒法拜了,誰再這麼逗我娃,我肯定翻臉。看着小王真的生氣了,婆婆馬上給親戚們打電話,提前給他們打好預防針。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這樣一點點被透支的
語言方面的恐嚇:不要你了
在老一輩養孩子的時候,會把這句話掛在最邊上。“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不聽話人販子來把你抓走”。在我們眼裏是玩笑話,在孩子的印象裏,這就是事實。
因為他們還無法分辨出玩笑話和認真的話,他們根據老一輩説話時的表情和語氣,進行察言觀色,因為理解不到位,很有可能就理解錯了。
並且,他們根本無法聽懂成人的畫外音,那就是你聽話就還會要你,你聽話就不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這樣一來,他們內心是非常恐懼的。到底什麼樣才算是聽話,什麼樣才能讓成人開心?這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千古難題。
行為方面的恐嚇:舉高高
不少家長會認為,孩子都是喜歡被舉高高的。一些孩子因為好奇,再被舉高高之後,表現出很興奮的樣子。他們的這種反應又會反過來強化家長重複自己的動作。
實際上,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是有些孩子的前庭器官發育不好,會暈高,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另一方面是在舉高高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容易被傷害到。受力不均勻導致的骨折,或是家長失手摔到孩子等等。
其實,孩子們不是喜歡被舉高高,而是喜歡和父母產生互動的感覺。只要是父母肯花時間陪自己,就算是安安靜靜地看書,效果也是一樣的。
精神方面的折磨:強迫孩子展示才藝
老一輩的父母非常願意展示孩子,讓孩子在大家面前表演才藝,背一首詩、唱一首歌、跳一段舞。或是其他讓孩子很難為情的要求。
這樣的要求在孩子眼中非常不堪,感覺自己就像是動物園的小動物一樣被迫營業。尤其是在自己不情願的時候。也不知道,家長能夠因此得到什麼。
想必大多數的80後和90後,都經歷過這樣的社死現場。但也不是説我們一定要和家長對着幹,只是孩子們也擔心自己發揮失常給家長丟了面子。
與其説趕鴨子上架,還不如找一些其他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呢!比如家長們展示自己的才藝,曬曬自己取得的成績。還是不要牽扯到孩子為好。
今日話題:
你過年的時候,有沒有被迫營業過?當着全家人的面背古詩、展示才藝?你會讓你的孩子經歷這種尷尬嗎?歡迎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