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發勁點和領勁點
僅僅通過盤架子的鍛鍊並不能得到太極拳的全部功夫,特別是技擊的功夫。然而盤架子又是太極拳最基礎的鍛鍊形式。
從理論上説,
凡太極拳的所有行功原則,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各種修養和健身功益,都能從盤架的鍛鍊中獲得。
可是實際上,儘管我們在盤架子時,可以用面前有一個假想的敵手在與自己交鋒的辦法來加深對各項行功的體會,但由於這個敵手其實並不存在,因此有些細膩而又重要的東西,例如行拳時的發勁和領勁就難於體會深和掌握好。
練拳時,每做一式動作,都要有一個發勁的部位和一個把勁領到作用點去的部位。
顯然,這兩個部位在同一時間裏是不會重合在一起的。它猶如射箭,弓弦就是發勁的部位,箭頭就是把勁領到作用點去的部位。我們將發勁的部位稱作“發勁點”,將領勁奔向目標的部位稱為“領勁點”。
太極拳的運動法則之一是“力發於跟,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粗略一看,發勁點在腳跟與腰身,領勁點在手指,也好像與射箭沒有什麼兩樣。但實際上卻並不如此簡單,在正確貫徹力發於跟、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運動原則時,能使人感到以腳摧身,以身摧手的作用。這個感覺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
在跟、腰共同運動發勁中,腳跟是先於腰身而發勁的。
當腳跟發勁的時候,發勁點就在腳跟,膝關節伸張首先催動腰身運動,因而此時領勁點就在腰身;接着,腰身經腿催動也參與旋轉發勁時,腰身便從領勁點變成了第二級發勁點了,這時領勁點也從腰身向前移到了肩,是腰身摧動肩向前移,繼之肩又發勁摧動臂,臂又變成了領勁點,再接脊,當臂也參與伸張發勁時,臂同樣要從領勁點變成發勁點,使領勁點最後移到手指上去擊打敵身。
從以上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在運動和發勁過程中,領勁點開始是在腰身,隨着武術的需要才依次向前移到肩、臂,最後到達手指,同時,發勁點開始在腳眼,繼之也依次移到腰身、肩、臂。
當然,當肩、臂承擔着發勁點的任務時,腳跟、腰身的發勁任務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而是仍然在繼續運動和發勁。這樣才能使三個部位的發勁合作起來,連貫成一氣。
按照太極拳的要求,它的任何動作都必須通過勁點的轉移來實現,即使是在很微小的範圍內也是如此。
在運動時,發勁點和領勁點的轉移過程,實質上也是虛實的轉變過程。
具體地説,凡領勁點都是“實”的部位,因而必然也是意識主要貫注的部位。在盤架子時,一個運動過程或發勁過程的最後一個領勁點,就是設想自身用以接觸敵身的部位。
勁點轉移的做法,主要是從武術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是太極拳的又一特點。在技擊中使用的連綿不斷的所謂“連環勁”就是在沾連粘隨的前提下,通過運用勁點轉移的功夫產生出來的。
又如當一個動作半途發覺不當時,也要通過勁點的移動才能使動作得到迅速的改變,不致敗着一走到底。
總之,在運動、發勁過程中,領勁點和發勁點的不斷轉移,是在太極拳獨有的運動方式下產生的。它也是多項行功原則綜合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