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氣少,出汗就多張聿青的醫案,教你補中氣、止虛汗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健康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素問·經脈別論》、《中醫診斷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主張,中國人應該普遍地接受一點中醫教育。

哪怕是中醫理論中的皮毛,如果能廣泛地科普給大眾,那對提高大家的保健素養,也是大有益處的,對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的血脈,也是大有幫助的。

中醫學的知識,作為紮根於民眾的學問,不能只被專業人士掌握,束之於高堂,而是要成為常識,指導中國人的生活。

在這方面,我願意多做一些事情。

現在,我想跟你説一段故事。這裏頭,也包含着深刻的中醫學道理。你跟着我的筆,或許能學到些什麼。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張聿青。這個人是晚清時期的著名中醫學家,生於1844年,卒於1905年。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源於《張聿青醫案》。

話説這一天,張聿青接待了一個患者,男性。什麼毛病呢?就是愛出汗。

他這個汗啊,白天出,晚上出,春夏出,秋冬也出。總之,沒有不出汗的時候。

他出汗出到什麼地步呢?每天更衣兩次。夏天的時候,得換三套。

怎麼樣才能把這個汗止住呢?這個人想了很多辦法,找了很多郎中,無濟於事。

怎麼辦?他去求治張聿青。

張聿青拿過從前郎中開的配伍,基本上都是固表止汗的。還有的是用清熱之法。這些都是常規操作。

這時候,張聿青讓患者把舌頭伸出來。只見,患者舌苔白膩,還比較濁。張聿青看了一眼,立刻就知道個大概。但是,他再仔細一瞅,發現一個細節,這就是,患者的舌頭的中間部位,有那麼一小塊地方,沒有舌苔。

對,你沒看錯,就是沒舌苔。這個在中醫裏頭,叫做“剝苔”。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人,舌頭上有那麼一塊地方是沒舌苔的,別的地方有。這個情況被張聿青發現後,引起了高度警覺。因為從中醫診斷學角度來説,這個現象,可能意味着胃氣衰敗。

接下來,張聿青給患者診脈,發現患者脈滑而偏細,脈來還比較緩弱。

這時候,張聿青就對患者説:“你的病,必須儘快治好,否則將有性命之虞”。

出汗,也會要命?患者不明所以。接下來,就看到張聿青寫方子。但見——

人蔘四分,制半夏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陳皮一錢,茯苓三錢,廣藿香二錢,白朮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白蔻仁七分(後下),桂枝四分,地骨皮二錢。其中這個地骨皮,得是和桂枝一起炒過的。

其中的一錢,等於現在的三克多一點。一錢,等於十分。

結果,患者藥用三劑之後,出汗這個事兒基本消失了。

而且,到後來,這個患者舌苔中間剝落的情況,也好轉了。張聿青見其中部舌苔萌出,而其它部位舌苔不再濁膩,這才放下心來。

這裏頭,到底有什麼道理呢?

咱們就從這個舌苔剝落説起。

前面我講過,舌苔中間少了這麼一塊,這個一般主胃氣衰敗, 或者胃陰不足。結合這個患者脈象細緩,可以看出,他的問題在於胃氣嚴重不足,無法上蒸精微之氣,導致剝苔。

與此同時,脾胃之氣不足,還會使得體內的水濕之氣無法被代謝出去,於是聚而成痰濕。痰濕內積,體內的水液無法按照正常路徑去輸布,所以就得找別的道兒。就這樣,它們從汗孔出來,形成了多汗。

偏偏這個時候,由於患者脾胃之氣不足,體內氣虛,無法收攝津液,所以這個汗出來以後,就止不住了。

可見,一切的根源,在於脾胃之氣大虛。脾胃之氣,又稱作中氣。所以張聿青在概括這個醫案的時候,説了這樣一段話:“中氣不足,水谷之氣,化津者少,化濕者多,有諸內則形諸於外,濕蒸為汗,與陽虛表不固者有殊”。

也正是因為患者中氣虛餒,後天之本動搖,所以張聿青才不無擔憂地説,患者必須儘快改善,否則可能會傷及正氣之本。

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啊?當然得化濕了,使勁兒地補中氣,化濕濁。

你看張聿青是怎麼用藥的?人蔘補益脾肺,提升中氣。茯苓健脾利水,白朮燥濕健脾,白豆蔻和藿香行氣除濕、芳香化濁,半夏、陳皮和枳實則理氣除濕,澤瀉有利水之效。桂枝能行陽化氣,使得痰濕之邪得陽氣而化。這裏頭值得研究的,是地骨皮。它用在這裏有兩個意圖。一是泄肺,增進肺對水液的通調代謝作用。二是滋陰清熱,防止濕邪鬱久而化熱。這就是基本意圖。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您認真體會。

這裏的關鍵問題,就是中氣,即脾胃之氣虛弱對多汗的誘發作用。這個事兒是必須值得重視的,但有很多人不明此理。臨牀上有不少的多汗者,汗怎麼也止不住。怎麼回事?經過詳細辨證,發現脾胃虧虛。尤其是一些身體較胖,成天出汗的人,一方面中氣不足,一方面濕邪內阻,這就導致汗液頻頻外泄。這類人,如果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該少走多少彎路啊。

好了,關於張聿青的故事,我就説到這裏。寥寥數筆,難以曲盡其妙,權當做一段談資,供您品賞吧。文中配伍,非專業人士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