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你沒有手沒有腳嗎?你怎麼不會打回去啊?!”

傍晚回家,路過小區的中心花園,在拐角處,撞到一個正歇斯底里訓斥孩子的媽媽。

小男孩也就3、4歲的模樣,可能已經受了委屈,啜泣不止,可一旁的媽媽卻越説越憤怒。

“你給我把手伸出來,往我身上打,使勁打啊!”

孩子哭着喊不要,可做媽的,依然咆哮着拽住孩子的拳頭就往自己身上砸。

一個哭,一個怒,看着這一幕,忍不住陣陣心疼。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誠然,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孩子受委屈,每個父母也都深愛孩子,希望他們成為自己眼裏最優秀的樣子。

可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也有適合自己的處事方式。如果父母逼得太急,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孩子3歲前,家長千萬不要逼孩子做這4件事。

逼孩子成為強者,他只會變得更弱

三歲是孩子與人交往的窗口期,孩子與孩子相處,常常會出現一些小矛盾。上一秒玩得好好的,下一刻,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

“哼!我不跟你做朋友了,不跟你玩了!”

理由五花八門,或者是因為不小心被搶玩具,或者是因為有了不同的意見,又或者對方破壞了自己的作品等等。

看到孩子受委屈,家長怎麼做?

上前就幫孩子理論,還是逼着孩子用強悍的手段做自衞?

事實上,只要孩子有交往,就一定會有衝突,這正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寶貴機會。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過度保護,沒有交往經歷,永遠也學不會如何與羣體相處。

而如果,你只是逼孩子用攻擊性的行為進行自衞,那麼這樣的孩子,也會在人羣裏令人反感。

孩子3歲以前,家長要做的是:

1、教給孩子面對具體情況可以採取的處理技巧,比如小朋友之間鬧矛盾,教孩子可以輪流玩玩具,或者交換玩具,又或者學會拒絕,學會表達自己的要求和不滿。

把處理方式對應在實際情境裏去教導孩子,能夠讓孩子明白:遇到什麼情況,該用什麼方法去處理,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2、家長不要過度關注孩子之間的交往,只要不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那麼靜觀其變,讓孩子用自己摸索出來的方法去解決與小朋友之間的問題。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你會發現,孩子也有自己的處理方式,那是他們在不斷探索與世界相處的規則。

這種學習能力,不是父母講多少道理,就可以學會的。

不要逼孩子,把眼淚憋回去

用哭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或許是孩子天生就會的本領。

然而,有很多家長卻見不得孩子掉眼淚,特別是看到男孩哭,勃然大怒,把“哭”視作“軟弱”的標誌,逼孩子收回眼淚,逼孩子要堅強。

成人見不得孩子掉眼淚,其實不過是要麼心疼得不得了,要麼就是被激怒得發狂。

兩三歲的孩子之所以會哭,往往一開始只因為一件小事,但不會持續太久;

如果家長被激怒,那麼孩子就會因為被恐懼包圍,徹底陷入無助狀態,最終持續哭上很久。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你把眼淚給我憋回去!”

這樣的命令是無效的,孩子根本無法做到把眼淚憋回,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反而容易積累更多的心理問題。

所以,遇到孩子哭,請暫時放下你的憤怒和管教的念頭,用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恢復平靜情緒,你之後對孩子做的教育,才能被他們聽到心坎裏去。

並且,如此重複的訓練,還能幫助孩子鍛鍊情緒調節能力,慢慢地,隨着孩子長大,“哭”也不再會成為他的殺手鐧。

退一萬步再講,當你難過得想哭的時,你期待愛人的擁抱,還是怒吼:“不許哭!”

換位思考,其實孩子也一樣,哭的時候,他更需要你的接納。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別逼孩子認錯

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去接他,我遇見了一個犯錯被叫家長的孩子。

媽媽厲聲對着孩子呵斥:你認不認錯?跟老師道歉,聽到沒有?

一開始,男孩與媽媽僵持着,不開口;氣急的媽媽隨後抽出老師講台上的小尺子,“啪啪啪”在孩子小手心上打了3下。

小手被打得紅通通的,孩子當即也“哇”一聲哭了出來。

“説,以後還敢不敢?”

母親依然嚴厲地呵斥着孩子,小男孩抹着鼻涕眼淚求饒:“以後再也不敢了,我錯了!”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原來這個小男孩有些調皮,總喜歡破壞教室內外的各種玩具。老師批評過好幾次,可他一直沒當回事。

這一次,老師忍不住便向媽媽“告了狀”,於是也就有了剛才發生的一幕。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媽媽逼着他當眾認錯。

美國心理治療師Jenise Harmon説:若孩子不是主動道歉,這樣的認錯就沒有意義。

心理學也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不能很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傷害。

家長逼孩子認錯,往往也是孩子迫於家長威嚴,但其實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錯在哪裏。

如果還有下一次,同樣的錯誤,可能會再次發生。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家長要清楚,孩子犯錯,往往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能力不足沒有做好,二是他明知故犯。

1、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事件不嚴重,那麼家長不必過於苛責,鼓勵孩子想想辦法,學會以後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是在原則性上犯了錯,那麼家長應該嚴肅地幫助孩子指出他錯在哪裏,告訴他這件事的界限在哪裏,讓孩子明白後果是什麼,並鼓勵孩子思考補償的辦法。

2、如果遇到第二種情況,家長就要去分析,孩子犯錯背後的情緒或動機到底是什麼?只有解決了“因”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只懲罰“果”,只會讓孩子把“認錯”當做護身保命符,見家長顏色行事,根本不在乎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事。

比起一味逼孩子認錯,不如將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當做他成長路上辨別是非的機會。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不要逼孩子高效率

幾乎所有家長都會遭遇過孩子的“磨蹭之苦”,怎麼催,孩子怎麼都不會着急,真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皇帝不急太監急。

記得有一天早上,因為趕着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去醫院掛號,於是一大早就開始催促兒子,希望他加快速度,爭取早一刻出門。

孩子當下答應的好好的,可結果:

刷牙的時候一如既往玩水杯,

吃飯的時候一如既往出神,

即便收拾好了行頭準備要出門,他的手上不知不覺已經拿上了一個玩具,説要把它變型好了才能告別出門……

那一刻,老母親心碎跌到谷底。

但其實,不是孩子故意磨時間,而是他們真的沒有時間概念。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不到三歲的幼兒,大腦的發育程度使他們無法預判未來,不要説家長要急着出門,就算是要做孩子自己喜歡的事兒,他們也是慢慢悠悠。

家長過多催促,只會令孩子喪失感知時間的快慢、事情緩急的能力。你越催,孩子越慢。

心理學指出:2歲前的孩子一般無法感知時間,3歲前的孩子才剛剛有了些許時間觀念。

所以,當孩子沉浸在眼下的事情時,作為家長做好引導,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1、將時間可視化。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或者一個小沙漏,與孩子約定,當鬧鐘響或沙漏空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要暫時停下手中的事兒,去完成另外一個任務。

藉助實物幫助孩子感知時間流逝,是對這個階段孩子最直觀的時間教育。

2、用積極的語言傳遞時間指令。父母不斷催促孩子,會讓孩子產生“邊際效應”,也就是説,當孩子經歷催促的次數多了,在他們的心理,就會對父母的催促自動過濾,或產生免疫。

所以,父母轉換表達方式很重要,把“你快點出門”改成“我們一起比賽,看誰今天到校第一名”。用遊戲的方式,為孩子增加動力,孩子感受到了樂趣,做事也便更有積極性。

3、適當時候,允許孩子磨蹭,讓孩子感受一下磨蹭的後果。比如不再催孩子快點起牀去幼兒園,讓孩子承當因為遲到而喜歡課程的後果,從而培養他們自己對時間的感知力。

孩子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探索,他們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相處方式,在適合自己的節奏裏,才能用最佳的姿態擁抱世界,獲得安全感,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83 字。

轉載請註明: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