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民營養周剛過,今年的主題是:會烹會選,會看標籤。這也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新增的一條準則。
會看標籤,不能只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看包裝上的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和營養聲稱。看懂了營養標籤,既能幫你選到更健康的食物,還能看出商家的小心思。
A看配料表
配料表越短,食品往往越安全
判斷一種食物健康與否,首先應該看它的配料表。
配料表越長,食物越不健康大家往往對超市食品配料表中各種成分名稱感到陌生,這毫不奇怪,因為它們大多是“添加劑”。比如超市裏的某種“派”的配料表中有小麥粉、白砂糖、雞蛋、精煉植物油、可可粉、乳清粉、葡萄糖漿、山梨糖醇等共28種原料和配料,除兩三種天然成分外,其餘都是添加劑。
因此,這種“派”的營養品質低,安全隱患也更多。平時,大家在選購食品時,建議儘量買配料表名單短些的。
學會看配料,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按照“用料量遞減”原則,配料表中靠前的原料的含量會相對較高。比如,一種酸奶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配料是生牛乳;另一種酸奶中,配料分別是水、乳粉、乳酸菌等。這説明,前者營養價值更高,後者味道更豐富。
看準配料,選對低糖或無糖食品很多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平時需要選擇一些低糖或無糖食品。“無糖”指的是每100克或者是每100毫升所含有的糖量在0.5克以內。“低糖”指每100克或者是每100毫升所含有的糖量在5克以內。
上圖中的低糖餅乾,每100克含糖2.5克,符合低糖標準。但是,其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麥粉,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仍可以升高血糖。配料表中的麥芽糊精,其升血糖速度比較快,所以糖尿病患者應避開配料中含有該成分的食物。此外,大多數餅乾的原料是麪粉,屬於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平時應少吃。
B看營養成分表
尤其要注意標註單位
通過營養成分表,我們可以看出食物的營養價值。
有些營養成分必須標示一般來説,營養成分表中第一列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等屬於強制標示內容。第二列是每100克(或每100毫升或每份)該食物中能量及各營養素的含量。最後一列的營養素參考值%(NRV%),是指該食品中總能量及各營養素佔每日所需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如右圖)。例如,上述100毫升牛奶中鈣含量為120毫克,經計算佔鈣NRV的百分比為“15%”,則認為如果喝100毫升這個產品,大概能夠滿足成人一天所需鈣的15%。
注意表中的標註單位看營養成分表時,要特別注意標註單位。例如一款醃漬蘿蔔條的營養標籤用“份”作為計量單位。每30克蘿蔔條鈉含量112毫克,即每100克蘿蔔條鈉含量約為373毫克。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膳食指南關於攝入量的標準降到了5克。1克鹽含400毫克鈉,因此一天的鈉攝入量應該不超過2000毫克。
C看營養聲稱
簡單幾個字或藏着不少秘密
營養聲稱是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説明。聲稱用語包括“含有”“高”“低”或“無”等。這幾個字看似簡單,卻藏着不少秘密。
“高鈣奶”不一定高鈣營養聲稱是不能隨便標註的,是當某營養成分含量符合含量要求和限制性條件時,才可以對該成分進行聲稱。以人們經常喝的牛奶為例,從營養學上來講,只有每100毫升牛奶中的鈣含量大於等於120毫克時,才可以稱為“高鈣牛奶”。
健康的濃縮果汁也算“添加糖”時下,不少商家推出了各種“0糖飲料”“0反式脂肪酸甜點”,但是營養聲稱中的“0”可不是真的徹底不含有,只是在界限值以下,因此也不代表這類食物可以大量食用。此外,很多食品宣稱“白砂糖0添加”,但實際上添加的濃縮蘋果汁、檸檬汁、食用葡萄糖都是換了個名頭的添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