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雨水期間天氣變化不定, 因此仍要注意“春捂”。原則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防止寒邪傷害脾胃陽氣。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中醫認為,人在春季肝氣容易過旺,肝木旺則克脾土,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節氣在飲食方面應注意補脾。甘味食物能補脾,所以應多吃山藥、大棗、小米、糯米、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等,少吃酸味食物,少食生冷油膩,以顧護脾胃陽氣。

還應適當多喝粥以養脾胃。粥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補人之物”。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消化吸收,而且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另外,晚餐要儘量少吃,因為如果晚餐過量,則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狀,還會影響睡眠,“胃不合則卧不安”説的就是這個道理。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容易使人出現精神抑鬱、憂思不斷等表現。

中醫認為,憂思傷脾。也就是説,人過度憂慮,會影響脾胃功能。應儘量調整心態,做到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人為善。遇到不順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鑽牛角尖,力爭及時從不良情緒中擺脱出來。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雨水後應少睡多運動,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與自然相對應。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減少睡眠的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着時間、空間和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才能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有一種睡前養生方法可以很好的顧護陽氣,這就是按摩腹部。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睡眠稱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的名言。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誌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類自身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

在高質量睡眠狀態下,體內會出現一系列有利於生理、生化的變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黃帝內經》中記載:“人卧血歸於肝”,而在春季應“夜卧早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醫生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注重科學睡眠。

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晚飯莫過飽,睡前莫喝濃茶及咖啡。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9 字。

轉載請註明: 雨水節氣養生常識 雨水節氣做這些養生效果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