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又在這裏相遇。呂凱特在不經意間這樣説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這句話語雖然很短,但不禁令我深思。那麼在這裏我將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養生經驗。
人活着需要能量和營養,食物能給我們提供能量和營養,人是鐵,飯是鋼,想要健康地活着,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食物吃進體內,會被身體消化和吸收,但食物並不會完全被身體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一些成分,比如不可溶膳食纖維,身體吸收不了,這些成分就會變成食物殘渣,這就是大便。吃得越多,代謝的殘渣越多,排的大便也就越多。人每天都要吃三頓飯,那麼,每天排幾次便正常呢?
人每天都要吃食物,但不同的人,所吃食物的種類和量不同,代謝的殘渣量不同,所以排便次數並沒有準確的數字。正常情況下,人每天會排1—3次便,或者每1—3天排一次便,只要一週排便的總次數在3—21次,且沒有排便困難、便血、大便顏色異常等情況,就是正常的。
若你每天排便的次數多於3次,這已經屬於腹瀉了,多半是腸胃出問題引起的。而若你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且排便時還有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等情況,就屬於便秘了。
雖然一週排便少於3次,才算是便秘,但從腸道健康的角度考慮,最好每天排便一次。最健康的排便習慣,就是每天早上定時排便一次。
人每天都會吃飯,也就每天都會產生大便。我們的腸道很長,大便產生後,會隨着腸道的蠕動,從腸道的起始端,蠕動到腸道的末端。
大便進入腸道的起始端時,它還是液體的狀態,而大腸有吸收水分的功能。液態大便進入大腸後,其中的水分會被腸道一點一點的吸收,大便中的水分會變得越來越少,會慢慢變成固態。當形成的固態大便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便意,大便會被排出。
大便需要及時排,最好每天排一次。有些人便秘或者有憋大便的習慣,無法及時的把大便排出來。若大便無法被排出來,腸道就會榨乾它的“剩餘價值”,把其中的水分完全吸收走,大便中一點水分也沒有了,會變得特別乾燥,體積也會越變越小。原本大便是條形的,水分被完全吸收走後,就會成小硬塊、小硬球。有些人排出的大便,像羊屎一樣,一顆一顆的,就是因為大便中的水分太少了。大便越乾燥,越硬,排便就會越困難,便秘會變得越嚴重。
大便若沒有及時排出,除了大便會變硬和乾燥,腸道也會受傷。大便的本質是體內的垃圾,若不及時排出,大便會在腸道內滋生細菌,擾亂腸道環境,腸道內的產氣菌會變多,屁會變多,腸道健康會受到影響。
大便在體內待的時間長了,腸道內會產生更多的產氣菌,產氣菌產生的氣體,一部分會變成屁,讓人的屁變多,另一部分還會順着消化系統上行,最後從口腔出排出去,這樣就會產生口臭。
大便若沒有及時排出去,對人體會帶來不少影響,便秘的人,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糧,補充膳食纖維,還要多運動,少久坐,保持良好的情緒,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便秘能得到緩解,大便能及時的被身體排出。
以上所説的您學會了嗎,科學養生使我們越來越長壽,當然好的心情更加重要。以上所説如果您沒看夠也沒有關係,關注我,將帶您一起探尋養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