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感冒了!”
“多喝水。”
“親愛的,我感冒了!”
“多喝熱水。”
......
喝水似乎成了“萬能藥”,不管身上哪裏不舒服,身邊的親友都會説一句“多喝水”。確實,喝水真的對身體有很多益處,尤其是夏天。
夏天喝水,要遠離4個誤區:
水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可以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約佔人體體重的65%~70%。
炎炎夏日,我們每天的排汗量明顯增加,自然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
不過,如果夏天喝水沒喝對,身體可能會“遭罪”。如果你有以下喝水的壞習慣,趕緊改過來吧!
1.等口渴了再喝水
有部分人總是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這樣容易傷害腎臟。此時,人體已經失去了1%~2%的水分,腎臟處於超高壓的工作狀態。
不主動喝水,代謝殘留物會留在體內,尿液中的雜質濃度升高,威脅腎臟健康,容易誘發尿路感染、腎結石等。
所以,不管是渴了還是不渴的情況下,都要適當地補水,避免身體因缺水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2.習慣用飲料代替水
口渴了就習慣性喝果汁飲料,對身體不好。
大部分飲料都含有糖分,長期用它來代替白開水,會加速衰老,不利健康。
3.過度飲水
古語有云:“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不能一次性喝太多的水,否則也傷身。
就算是太渴了,也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短時間內攝入太多水分,同樣會增加腎臟負擔,體內的水電解質也就容易失衡。
4.大口且迅速地喝水
夏天天氣燥熱,有的人常常會大口大口地灌水,一次性喝下大半瓶。這種喝水方式,會導致血液被大量的水分稀釋,電解質濃度變低,使細胞水腫,導致“水中毒”。
多喝水不如科學喝水
多喝水沒錯,但要懂得“如何科學地喝水”,身體才會更健康!
那麼,你真的會喝水嗎?
1.喝水的量
經常聽到有人説一天要喝夠8杯水,其實這並不科學。“8杯水”的意思是包含日常膳食中吸收的水分。
2016版《中國國民膳食指南》對日常飲水的推薦量為1500~1700ml。當然,不同情況就要區別對待。
如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水分流失過多,就需要增加飲水量;有糖尿病、心臟病、腎病的人,不能“多喝水”,喝水量最好遵醫囑,以免加重心臟或腎臟負擔。
2.喝水的温度
多喝温水,對身體的刺激少。温水對身體更温和,刺激性更少,而且有助於身體吸收利用,比冷水更能解渴。
記住,35~40℃左右的水温對身體更友好,儘量不要用其他水來代替温熱的白開水。喝太燙的水容易損傷食道,誘發食道癌。
3.喝水的頻次
喝水要少量多次,小口慢飲。
喝水的時候,控制好“間隔的時間”,每次小口慢飲大概100~150ml的水,這樣才能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新陳代謝,更好地吸收水分。
4.喝水的時間
晨起、睡前喝水,堅持好習慣。
早晨起牀,建議大家空腹喝一杯約200ml的温水,有助於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睡前2小時內小口抿温水(少於100ml),有助於安神。
需要注意的是,儘量刷完牙再喝水,否則容易將口腔中的殘渣和污垢衝進體內,不利於健康。
飯前、飯後一杯水,保持身材。在吃飯前的30分鐘內喝一杯水,能增加飽腹感;飯後1小時內喝一杯水,可以加強腸胃蠕動。
每天做到這樣的良好習慣,還有助於保持身材!
5.喝水的杯子
用什麼材質的杯子喝水也關係着健康。
我推薦大家選玻璃杯或無彩釉陶瓷杯,這兩種杯子相比之下更安全,是泡茶、裝熱水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