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濕氣要三管齊下

我們都知道濕氣有內濕和外濕的區別,內外濕的交加造成了現在“人均濕氣旺盛”這樣一種現象。外濕很好理解,外部環境作用下造成的濕氣就是外濕,現在正值雨季,又恰逢三伏天,正是外濕最嚴重的濕氣。而內濕的產生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它是多個臟器相互作用下產生的。

三焦的作用

而這多個臟器,在中醫的説法裏面就是“三焦”,我們常説的“三焦不通”,也是一樣的説法。

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濕氣要三管齊下

三焦是六腑之一,和五臟相對應。三焦不是一個區域,而是三個區域,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為心肺所在的區域,中焦為脾胃所在的區域,下焦為腎、膀胱以及大小腸所在的區域。

三焦和六腑一樣,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維持臟腑各氣的平衡和水液的運行,使得機體上下疏通。而一旦三焦不通,身體內的水液和諸氣無法平衡,體內的毒素排泄不出去,濕氣、寒氣以及各種淤毒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三焦相輔相成致濕氣

因此,濕氣的產生和三焦功能失常關係密切。比如上焦肺氣的宣發肅降功能出問題了,那麼肯定會影響水份在人體內的運行;比如中焦脾胃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失常之後,也會導致水濕的停聚;再比如下焦膀胱氣化正常,小便就順暢,水濕就能正常代謝掉,如果膀胱功能異常,小便不利了,也會導致水濕停聚。

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濕氣要三管齊下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説的話就是,有一個潮濕的房間,它是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但也有和外界聯繫的通道,比如説窗户、排風系統等等,這個就類似人的肺。空氣的流通,產生風,風的流動能加快水濕在室內的流通,最終從窗户等和外界聯繫的出口排出去。

所以,中醫説“風能勝濕”。實際中藥中凡是辛味的藥物如行氣藥、解表藥、燥濕藥等都具有流通氣機的作用,也就可以加強水濕的排出。

而這個房間中同時也會有廚房、水龍頭這些提供食物、水的東西,這個類似脾胃的受納和運化作用,負責給人體提供飲食營養,並輸送給全身。這兒發生堵塞或者功能出了問題,這些食物、水就會擁堵在房間裏,造成房間裏潮濕、有異味。

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濕氣要三管齊下

房間的下水道,類似人體的下焦,如果下水道不通暢了,也會導致水濕逗留、有異味。雖説這個比喻不是非常恰當,但從這個比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三焦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共同造成了內濕的產生。

君臣佐使治濕氣

君臣佐使指的是中醫組方的原則,最早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指的是組成方劑的藥物可按其在方劑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稱之為君、臣、佐、使。

而其實中醫食療和中藥配伍的原則是一致的,也是有君臣佐使之分的。因為每一種食材都有它特定的食用性和藥用,雖説很多藥食同源的食材多吃或是少吃對身體而定影響並不大,但是食療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如果食用的食物不對或是用量不對,其實對食療的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4 字。

轉載請註明: 三焦相輔相成,中醫治濕氣要三管齊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