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野貓野狗從不生病,憑什麼家裏的貓狗就要仔細照顧
隨着動物醫學和寵物飼養行業的發展,漸漸更多人有了寵物科學飼養的觀念。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專用營養品、糧食、零食和玩具。在一些人的觀念裏,一定會有這個疑問:為什麼外面的流浪貓狗沒人管也沒生病呢?為什麼之前老人養貓養狗沒這麼多講究,也沒聽説過有什麼疾病發生呢?以前養貓養狗吃剩飯剩菜,照樣活得好好的,不打疫苗也很少得病,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
這些疑問,就是在很多中老年羣體中常傳達給別人的"佯謬"。當年輕人養一隻寵物時,家裏長輩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喂貓糧為什麼要打疫苗為什麼還得病?外面的流浪貓狗不是活的好好的嗎?
今天小編就用最科學最合理的解釋,來擊碎這個"野貓野狗好養活,科學飼養太矯情"的謠言。
先説90年代和現在的社會環境區別
我們國家從80年代開始就在飛速進步,小編童年主要在90年代初,記得那時候奶奶就開始在村子裏養貓。家家户户都是平房,每家每户最多也就有個小摩托車而已,大多數都是三輪車。城市裏也沒有如今高樓聳立的住宅。奶奶的貓狗每天都在村子裏撒歡外出,餓了回家,奶奶就給貓咪一點魚下水吃,冬天的奶奶家睡的是火炕,小貓冷了就到奶奶牀上一塊睡。每次去奶奶家,最喜歡的就是抱着貓咪在火炕上睡覺,感覺可滿足了。
現在的社會環境,動不動就是20多層的高樓,汽車普及率達到了35%,速度也是越來越快,這還不算公共交通工具。這些車水馬龍和高樓大廈,在野貓野狗眼裏都是"鋼鐵巨獸"一樣的存在。即使是現在的農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房,少有原來雞犬相聞的景象了。就連莊家的收割方式也變了,不再依靠大量的人工了,聯合收割機家家户户都能租用的到。
以前野貓野狗玩耍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危險越來越密佈。現在的社會進步下,環境越來越適合人類生存,但留給野貓野狗的空間實在不是原來可以相比的了。
在90年代我們社會的發展重點還是滿足温飽為主,重點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那個年代的動物飼料產業,也以生產牲畜飼料為主,寵物飼料普及率非常低,廠家也不會投入生產相關產品,所有的生產廠家都在生產"剛性需求"的產品。那個時候即便是有錢人家養了寵物,想買專用的糧食都不容易買到呢,何況那個時候普遍也沒有其他閒錢去進行這個消費。當我們的農業和輕工業慢慢發展壯大後,西方先進的思想流入大陸,家家户户都步入了小康家庭,已經不再去擔心温飽了,大家開始注重生活質量,娛樂產業等附屬品生產產業開始被消費者購買和認可,才逐漸有了專門的貓狗用品生產廠家。因為這個時候,大家已經有充足的資金去進行剛性需求外的額外消費了。
高樓林立的城市,代表着社會的進步
加上教育的發展,國外先進的寵物品種流入和寵物思想流入,不少人家開始飼養了第一隻品種貓狗,開始習慣用專門的狗糧貓糧去餵養。仔細想想:在90年代各位見到的流浪貓狗,毛色和精神狀態怎麼能跟吃專用糧的相比呢?90年代的家家户户,誰會有閒心去關照貓狗的健康和外表呢?現在大家的審美水平和生活水平全都在提高,寵物的健康和外表漸漸被大家注意到,突然就發現:原來當初看起來活蹦亂跳的野貓野狗,其實很多都是處在亞健康狀態,神色和肢體發育並不是最佳狀態。
從前和現在動物醫學的差距
很多老一輩人有這個感覺:"之前散養的野貓野狗也沒聽説要去看什麼病,怎麼現在貓狗這麼容易生病呢?"
之所以有這種誤解,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當初的動物醫療水平和現在完全是天壤之別。當初的動物並不是無病可生,而是生病後很難被發現,被發現也無處可醫,乾脆就無視,置之不理了。所以當初的野貓野狗生病後,大多自己死亡在野外,主人就認為是丟失了。現在的寵物大多養在家裏,身體異樣及時就被發現了,而隨着動物醫療水平的進步,各地寵物醫院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寵物看病方便快捷,就給了大家一種"現在的寵物説病就病"的現象。再加上現在大家飼養的大多是品種寵物,較基因穩定的田園貓犬本身就更容易發生疾病,就有了"家養貓比野貓更容易生病"的誤解。
以前的貓狗即使生病,又有多少寵物醫院能治療呢?
其實現在想一想,並不是家養貓比流浪動物容易生病,而是家養貓狗生病更容易被發現而已。隨着動物醫療水平的進步,近二十年寵物貓狗的平均壽命上漲了近30%,這正是我們養寵文明進步的根本提現。回憶一下90年代的野貓野狗,在您印象裏又有多少是能活到十年以上的呢?
通訊和網絡的發展,也是讓大家有此誤解的原因
隨着社會進步的,不僅是科學養寵的思想和醫療水平,還有網絡和通訊技術。現在各種網絡渠道,每個人都在網絡上曬自己的愛貓愛犬,動物醫院也一直在更新自己的醫療案例,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樣一幕:動物生病的多了,家庭養貓狗生病的多了。
這當然和寵物數量有直接關係,更有關係的是現在的網絡發達了,一有病情大家就會在網上詢問或者發個朋友圈之類的。而當初野貓野狗生活的時代,主人可沒有這種發達的信息渠道。即便是有人的貓狗生病了,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寵物數量的增多和網絡渠道的發達,也造就了"現在的貓狗更容易生病"的假象。
網絡發達,信息共享讓大家獲得更多寵物生病的諮詢。流浪貓狗可沒有人為它們發朋友圈哦~
所以我們現在很輕易地就能讓"野貓野狗不生病,現在養寵物太講究沒有必要"這種謠言不攻自破了。
不是野貓野狗不生病,而是生病的更多,壽命更短,但沒人能知道。
不是野貓野狗更健康,而是他們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態人無法獲知。
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現在寵物領域的科技公司和生產廠家,不遺餘力的去發展和實驗新型糧食和用品,正是為了讓寵物更能適應如今的社會環境:
遛狗要栓繩是為了避免現在的車水馬龍造成的狗狗隨意溜走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保護狗狗安全;
食用專用糧食是因為現在社會生活變好,家家户户高油脂的食物不符合貓狗的生理需求;
給貓狗準備充足的玩具,是因為科學研究保持寵物正常的社交和娛樂更能維持身體健康,滿足多餘的精力發泄;
給貓狗進行絕育,是因為動物醫學證明,在不以繁殖為目的情況下,去除生殖系統可以有效延長動物壽命,減少大部分生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疾病,包括公貓的種馬尾母貓的子宮疾病等;
疫苗的研發、先進藥品的研發和普及、營養膏和零食的推廣,都是在尊重寵物先天需求的情況下才開始進行的。
我們換另一個説法可能更好理解:如果當今社會貓犬在野外能得到更好的生活,那為什麼要人工圈養大熊貓和東北虎這種動物呢?很明顯,就是因為在人工科學飼養下,動物的健康和壽命能受到更多的保障嘛。如果科學飼養是個偽命題,那把大熊貓放生劃分一片保護區不是更有利嘛~~
所以呀,如果您再聽説"野貓野狗不用照顧好養活這種言論",就知道其實是沒有多大道理的了。它們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的身體,並不比家養貓更容易抵抗疾病。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各個領域研究人員的潛心鑽研。寵物領域依舊如此,您購買的貓糧狗糧,背後可能是科研團隊十幾年的研究和臨牀實驗成果,才確定的配方;您注射的疫苗,背後藏有世界上各個國家動物科學家集中鑽研才攻克的難題;動物科研領域發佈的一些研究結果,不是信口開河公佈的數據,背後可能是無數動物實驗和實際調查……
正是各個科研團隊的努力,才讓我們的社會不同領域在進步,在發展,在慢慢變得更規範更合理。生產製造領域如此,經濟領域如此,教育領域如此,科技領域如此……寵物領域亦如此。每天都有精益求精的科學家在為了提高哪怕1%的數據努力着,這個努力,是不應當被那些故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人羣否定的。
現在大家收入都提高了,家家户户步入小康家庭,年輕人負擔一隻寵物的基礎生活花費輕輕鬆鬆,我們既然選擇了飼養他們,又何必非得錙銖必較,去節約那些養寵的花銷呢。想必大多數主人,生活還是很優越的,是非常願意給自己加寵物更好生活的。
"野貓野狗不生病,科學飼養太矯情"其實,只是一些不想負責的主人用來安慰自己的謬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