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景區攬客不能靠“濾鏡”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休閒

  景區攬客不能靠“濾鏡”

  張 雪

  網絡營銷應該只是錦上添花的手段,再厚的濾鏡也藏不住真實的底色,景點、民宿、餐館等與其費心思做“照騙”,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特色,提高產品和服務水平。

  社交平台“小紅書”道歉了。原因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一些遊客按照“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博主的推薦,滿懷憧憬前往被“種草”的遠方,結果卻遭遇了強烈的“賣家秀”和“買家秀”對比。

  網友紛紛吐槽,被多家社交平台炒熱的“粉紅沙灘”,其真實顏色與宣傳圖片反差極大,不用濾鏡就是豬肝色,照片起碼疊了“三百層濾鏡”。還有的遊客去了社交平台上推薦的“絕美拍照地”,感受“宮崎駿的動畫世界”,結果“濾鏡碎了一地”,無奈地調侃道“網圖和現實不説一模一樣吧,簡直是毫無關係”。越來越多吐槽,説明網紅景點宣傳圖片“踩雷”的事件已不鮮見。

  年輕消費者們為何喜歡跟着社交平台的推薦去打卡?究其原因,是平台博主們以普通遊客視角發出的“筆記”,相較正式的官方平台,往往更豐富、有趣、吸睛。同時,圖片作為這類“筆記”的核心內容,比文字更有代入感。這類“筆記”還往往附贈吃住行玩一整套攻略,消費者照單打卡,省心省力。而且,博主們善於獨闢蹊徑,發現小眾景點,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出遊的需求。

  這類“筆記”聚集的巨大流量,成就了一批網紅景點,也讓社交平台被稱為“種草機”,成為年輕消費者們的重要參考,一種新的營銷方式隨之而來。一些景點、民宿、餐館希望通過商業合作,讓明星博主的推薦為自己帶來真實的客流,“筆記”成為被包裝過的工具,照片變成“照騙”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們願意把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作為消費參考,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信賴普通人親身體驗後的真實客觀評價,這也是一些社交平台發展的基礎。“小紅書”在就“濾鏡景點”一事作出回應和道歉時表示,已啓動一系列運營活動,將在大家搜索某個景點的時候,提供更豐富的搜索聯想詞,對“避坑”等內容作更多展示,還將嘗試推出景區評分榜、踩坑榜之類的產品,便於大家獲取更豐富的信息。可見,對於避免出現“濾鏡景點”這類現象,社交平台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自媒體時代,一些網絡營銷活動不大好監管,但絕不能不管。相關管理部門要儘快針對新現象、新問題“對症下藥”,出台規範這類網絡營銷的制度。對於一些景點、民宿、餐館來説,網絡營銷應該只是錦上添花的手段,再厚的濾鏡也藏不住真實的底色,與其費心思做“照騙”,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特色,提高產品和服務水平。對遊客而言,別隻顧跟着網紅拍照打卡,不妨抬起頭,用發現的眼睛在旅途中尋找獨特的風景。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