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1932年10月1日,位於寶山大場的孟家木橋有了一所半工半讀的新學校,創辦人正是陶行知。因為學校地處寶山(寶山舊屬江蘇,1958年劃歸上海)、上海之間,又由於“九一八”事變後,山海關危急,所以學校取名 “山海工學團”。“工”是工作,靠自己的生產勞動來養活自己;“學”是科學,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團”是團結,大家團結起來,保衞自己生存的權利。陶行知就此將工農青少年組織起來,邊勞動邊學習。

學校第一批招收了以農民子弟為主的學生40多人,上午上課,下午課後參加木工、漆工、種植、織襪、養蜂等生產勞動。第二年秋天,大場沈家樓成立了棉花工學團,陶行知、張勁夫兼當顧問,推廣棉花良種斯字棉。由於產量較本地之前種植的雞腳棉高出2至3倍,新棉種迅速從孟家木橋、沈家樓推廣到整個大場地區與顧村、羅店等地。不久,侯家宅的共和茶園、養魚工學團,肖場的兒童工學團、青年工學團、婦女工學團相繼建立,入學的有好幾百人。

為了解決日常教育中師資缺乏、經費不足、謀生與教育難以兼顧等矛盾,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制”。“小先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長者為師”,而是知者為師、能者為師,以知識和能力掌握的先後為標準,與年齡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繫。

陶行知説:“每個人,即使是隻學習過幾個月,只要學到一點,就應當把他學到的教給別人,甚至很小的孩子也可當‘小先生’。”

1934年1月,“小先生制”正式開啓,在陶行知的大力推廣下,僅僅10個月,上海就有了18000名“小先生”,並很快推廣到28個省市,使全國的教育運動推向高潮。1936年春天,工學團開辦了藝友班,以提高“小先生”的思想文化水平。來任教的有沈鈞儒、田漢、鄒韜奮、冼星海、艾思奇、薛暮橋、薩空了等學者、藝術家、社會進步人士,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上課,輔導了許多“小先生”。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圖為陶行知在“山海小先生總動員大會”上講話

黨的重要聯絡點,培養抗日救亡運動骨幹

山海工學團從成立之初起,便成了黨的重要聯絡點,其中有着兩個黨的組織——“教聯”與“中青”。“教聯”是上海教育工作者聯盟,後稱為左翼教育工作者聯盟;“中青”是中國青年反帝大同盟。1936年春,“教聯”“中青”合併為“國難教育社山海分社”。1932年,受陶行知之邀,原國務委員張勁夫成了一名工學團教師,1934年加入了“教聯”,1935年擔任團長,193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自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曾説:“陶夫子在人民至上這一革命最根本的問題上給我的教益,是促使我提着頭去找共產黨的重要推動力。而恰在這時,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就在我面前,幫助我學習社會科學,使我在思想上很自然地接受黨的影響。”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圖為學木工

新安旅行團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宣傳抗日救國的青少年文藝團體,1934年來到上海,然而此時的陶行知正遭受着喪母之痛。10年前,陶行知擔心自己遭遇不幸,為了讓母親的生活有所保障,他為母親購買了20年的人壽保險,每年100元,如今母親已逝,他取出已交了10年的保險費,為山海工學團與新安旅行團購買了一架電影放映機、一台供放映機使用的發電機,以及相關的影片,供山海工學團與新安旅行團放映,以喚起民眾共同抗日,新安旅行團而後帶着這架放映機走遍了華北、華南,宣傳抗日。就這樣,山海工學團在陶行知的帶領下,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為抗日救亡作出了巨大貢獻。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圖為學種菜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工學團所在的地區成為戰區,工學團被迫停辦了。部分師生在張勁夫的帶領下,參加戰地服務團,走上了抗日前線;部分師生撤退到上海租界,組織起里弄工學團,創辦難民教育,創辦報童學校;部分師生參加孩子劇團,到全國各地宣傳抗日;還有一部分在難民收容所工作,以後返回大場進行革命鬥爭。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行知基因”嵌入教育血脈

縱觀山海工學團這一時期,陶行知的思想經歷了人生的重要飛躍。陶行知原名文濬,緣於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遂更名“知行”。隨着認識的深入,他在工學團的辦學中逐漸領悟了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理。1934年,他提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的理念。這年7月,他將名字正式改為陶行知,並終身以此理念自勉。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圖為山海工學團

同時,陶行知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諸多重要著作的撰寫、出版,如1932年出版了《齋夫自由談》、1933年出版了《知行詩歌集》、1935年出版了《老少通千字課》等。因山海工學團的校舍為大場一座古廟,於是以“古廟”為題將1933年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定名為《古廟敲鐘錄》,這本中國現代教育小説的經典之作,詳細敍述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以及“小先生制”與“工學團”,他説古廟學校既是一所小學堂,又是一個小工場、小社會,三者“打成一片”,工學團擴大到社會組織的每個角落,就能拯救中華民族。

抗戰初期,陶行知前往重慶,在重慶古聖寺創辦了育才學校;抗戰勝利後,1946年4月,回到上海;5月21日,工學團在大場沈家樓覆校開始了新的教學,此時,學校更名為“山海實驗鄉村學校”,又設立了育才學校駐滬辦事處,預備將育才學校遷至寶山。遺憾的是,僅僅兩個月後,陶行知因長期過度勞累去世了,終年55歲。

寶山大場的本地商人趙視庭、趙竹林父子十分敬仰陶行知,聽説育才學校將要回遷的消息,將位於大場餘慶橋附近自置的趙家花園(即今大場行知路180號上海市行知實驗中學內)的土地、竹園、房屋無償捐贈學校,作為校舍使用。1947年4月,學校在陶行知的學生馬侶賢等人的安排下分批遷入大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學校已發展有6個班級、學生200多人、教職員工35人。

1986年10月18日,一羣人進入修繕一新的山海工學團舊址,走在前面的是原山海工學團團長張勁夫。這天是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開館的日子,館內環境幽雅,園中有池塘、小橋、山石環繞着以漢白玉製作的陶行知頭像及手持書卷的坐像。2002年,由於市政改造,紀念館遷往了大場南部的行知公園內,由一組兼具徽式和蘇式特色的建築組成。嶄新的紀念館內佈置有山海塘、行知堂、展覽廳與學生互動體驗區。東門外是一組以《教人求真》為名的“小先生”羣像雕塑:陶行知身着長衫,手握課本,親切地關注着教授農友讀書識字的“小先生”們;東門內,迎面立着手持書卷的陶行知漢白玉雕像,背景牆上鐫刻着陶行知手書“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荷塘、水榭、曲橋、曲廊、館舍樓閣,既有徽州民居的古老質樸風貌,又有蘇州園林的玲瓏精美韻致,與周邊粉牆黛瓦的小樓交相輝映,景色宜人。

2016年,寶山區政府致力打造“陶行知教育創新發展區”,紀念館和大華行知公園實行“館園一體”,紀念館基本陳列作了重新布展。



  作者:王嘉旖 唐吉慧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7 字。

轉載請註明: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這裏創新實踐“小先生制” - 楠木軒